天寧禪寺,,是全國重點保護寺院,始建于唐朝貞觀,、永徽年間,,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歷史,是常州現(xiàn)存規(guī)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千年古剎,,與鎮(zhèn)江金山寺、揚州高旻寺,、寧波天童寺并稱為中國禪宗四大叢林,。而天寧禪寺又以'殿宇巍峨壯觀、佛像高大莊嚴,、歷代名僧輩出,、法會聞名遐邇”而贏得了“東南第一從林”的殊榮。當年,,崇尚佛教的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也曾三次到天寧寺拈香禮拜,并御筆題寫了“龍城象教”的匾額。由此可見天寧寺的名氣從古代開始就非同一般,。而今更是香火鼎盛,,游客如云,每年接待各地游客70萬人左右,。
自古有寺必有塔,,天寧寺也不例外。在宋代曾有七層寶塔名為“普照王塔”,,后毀于火,。俗話說“亂世毀廟,盛世興塔”,,為禮贊盛世,,天寧禪寺現(xiàn)任方丈松純大和尚發(fā)大宏愿,誓要重建天寧寶塔,。六年功成,,于是便有了今天享譽全國的“神州大佛塔”天寧寶塔。
天寧寶塔坐落于天寧禪寺建筑群中軸線后方,,唐宋樓閣式風格,,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總高153.79米,,塔高為世界佛塔之最,。從底層地宮到頂層鐘樓,整座寶塔以佛教文化為主線,,以福建木雕,、揚州漆器、惠安石雕等手工藝術為表現(xiàn)手法,,巧妙地詮釋了大乘佛教的諸多教義,。佛塔的建成,與北方云崗大佛,,中原龍門大佛,,西方樂山大佛,東方靈山大佛,,南方香港天壇大佛遙相呼應,,為佛緣世界增添新的光彩。自天寧寶塔羅成開放以來,,每年登塔的遠近游客在10萬以上,。
寺內現(xiàn)保存和收藏文物有日晷,建于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陽湖知縣張作楠制作,,分立,、臥兩具,;石刻五百羅漢,始刻于嘉慶三年(1798),,光緒庚寅年(1890)又補刻破損殘缺部分,;石經(jīng)幢,明代知名書畫家鄒之麟所書金剛經(jīng)全文,;唐代銅制釋迦牟尼佛坐像一尊,;宋代香樟木制十面觀音像;收藏天然水晶佛像和唐代石佛各一尊,,均屬稀世珍寶,。
8:30-16:30;16:00停止入場,,重大佛事,、法會例外。
1,、乘11,、23、25,、53,、62、78,、220,、902路公交車可直達。
2,、在火車站乘11路可達,,春秋淹城乘坐80路可達,青楓公園乘坐游1可達,,中華恐龍園乘坐B12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