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特色
據(jù)傳,,原塔初建為木塔,后改為磚塔,塔身為十三級,,在古建筑中如鶴立雞群,高聳入云,,故名“凌云塔”,。由于年代久遠,歷史上經(jīng)多次地震和長期風(fēng)雨侵蝕,,塔的上部坍塌,,塔身始向北傾斜,。在明萬歷年間修復(fù)時,降為七級(即現(xiàn)狀),,此后又遭幾次大地震的破壞,,塔身更加傾斜。近年來,,傾斜速度加快,,嚴重偏離重心,,已被列為瀕危古建筑,,政府撥專款,,采取搶救措施,,已開工糾偏。自塔傾斜后,,人們即稱其為“斜塔”,,原”凌云塔“名,反少有人知,。
現(xiàn)存古塔身高20.44米,,塔基呈方形,周邊長4.41米,,為七級方形實心樓閣式磚塔,,造形獨具一格,其結(jié)構(gòu)在國內(nèi)較為罕見,,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歷史
陜西眉縣凈光寺塔(唐代)唐朝元和十年至咸通九年(817—864)
塔的建造時間,相傳與凈光寺同建,說法有三:一說,凈光寺與塔建于唐初,,與位于齊鎮(zhèn)的西銘寺,、營頭鄉(xiāng)的進林寺、金渠鄉(xiāng)的清涼寺等,,屬同一時期的建筑物,;二說,在唐中期元和十一年(816),,同時建造寺,、塔和“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石幢,今在原寺院中,南有古塔一座,,中有石幢一通,,北有古殿三間,即為佐證;三說,,塔和寺均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各說并存,,有待進一步考證。
保護
2002年對該塔進行維護,,糾偏前,,塔頂中心點已偏離垂直中心線近2米,向北側(cè)明顯傾斜,。依塔的高度來看,,其塔體傾斜到這個程度已是全省斜塔中傾斜最厲害的。而且塔基深入地面僅1.5米,,底層塔體剝蝕嚴重,,整個塔體岌岌可危,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維護最后凈光寺塔正了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