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是北宋詞人晏殊所寫的一首詞,。這首詞感嘆人生短促,、離別太多,勸人及時行樂,。上片說光陰荏苒,,人生苦短,偏偏又聚少離多,。下片承上離別意,,體現(xiàn)了詞人把握當前、享有生活,,超脫愁苦的生活態(tài)度,。全詞格調(diào)雖然沉郁,但取景甚大,,氣象宏闊,且具有一種溫婉的氣象,,語言清麗,,頗堪玩味。
浣溪沙1
一向2年光3有限身4,,等閑5離別易銷魂6,,酒筵歌席莫辭頻7。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8取眼前人9。
浣溪沙:詞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雙調(diào)四十二字,,五平韻,。
一向:一晌,片刻,,一會兒,。
年光:時光。
有限身:有限的生命,。
等閑:平常,,隨便,無端,。
銷魂:極度悲傷,,極度快樂。
莫辭頻:頻,,頻繁,。不要因為次數(shù)多而推辭。
憐:珍惜,,憐愛,。
取:語助詞,。
片刻的時光,,有限的生命,宛若江水東流,,一去不返,,深感悲傷。于是,,頻繁的聚會,,借酒消愁,對酒當歌,,及時行樂,,聊慰此有限之身。
若是登臨之際,,放眼遼闊河山,,突然懷思遠別的親友;就算是獨處家中,,看到風雨吹落了繁花,,更令人感傷春光易逝。不如在酒宴上,,好好愛憐眼前的人,。
該詞具體創(chuàng)作年份未知。晏殊性格剛簡,,雖然幾乎天天過著性情中的詩酒生活,,但始終對人生懷有審慎的理性態(tài)度,。所以歌樂相佐的宴飲生活,不僅沒有消磨掉他的精神和意志,,反而使他由繁華想到消歇,。人生的有限與無限、離散與聚合等重大問題始終縈繞在他的腦際,,這首《浣溪沙》即是晏殊在一次宴席之后所寫下的,。
晏殊(991一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七歲能文,十四歲以神童召試,。賜進士出身,,擢秘書監(jiān)正字。宋仁宗慶歷中,,以刑部尚書居相位,,當世名臣范仲淹、韓琦,、富弼等皆出其門,。后知外州,以疾歸京師,。卒贈司空兼侍中,,謚元獻。詞風蘊藉和婉,,溫潤秀潔,,為宋初第一大家。有《珠玉詞》一卷,,存詞130余首,。
這是晏殊的代表詞作之一,表達了詞人感嘆人生有限,,不要沉陷于離情別緒,應及時行樂的豁達思想,,蘊涵豐富的哲理,。
上片起首的“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兩句,,不做任何鋪墊,,直言年華有限,稍縱即逝,,以精煉的語言表達富有深度的哲理,,讓人不覺為之一振,。“等閑離別易銷魂”一句,,詞人將離別看做是平常事,,可見人的一生離別之多,因而“易銷魂”,,但詞人轉(zhuǎn)而又寫“酒筵歌席莫辭頻”,,意在說明人生短暫,莫為離別傷神,,流連于痛苦是沒有益處的,,不如對酒當歌,及時行樂,,聊以慰藉有限的生命,。
下片抒情。起首的“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兩句為空想之詞:到了登臨之時,,放眼望去,盡是大好河山,,不禁突然思念起遠方的友人,;等到風雨吹落繁花之際,才發(fā)現(xiàn)春天易逝,,不禁更生傷春愁情,。這兩句意境開闊、遼遠,,表現(xiàn)出詞人對時空不可逾越,、消逝的事物不可復得的感慨。結(jié)句中,,詞人以“不如”一詞轉(zhuǎn)折,,再次表達了自己及時享樂的思想:與其徒勞地思念遠方親友,因風雨搖落的花朵而傷懷,,不如實際一些,,珍惜眼前朋友的情誼。不要讓痛苦的思緒折磨自己,,也不要沉溺于歌酒升平中樂而忘返,,這是詞人對待生活的一向態(tài)度。
全詞一改詞人的閑雅之風,,取景闊大,,筆力雄厚,深沉和溫婉,,別具一格,。
近代學者,、詩人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此詞前半首筆意回曲,如石梁瀑布,,作三折而下,。言年光易盡,而此身有限,,自嗟過客光陰,,每值分離,即尋常判袂,,亦不免魂消黯然,。三句言消魂無益,不若歌筵頻醉,,借酒澆愁,,半首中無一平筆。后半轉(zhuǎn)頭處言浩莽山河,,飄搖風雨,,氣象恢宏。而“念遠”句承上“離別”而言,,“傷春”句承上“年光”而言,,欲開仍合。雖小令而具長調(diào)章法,。結(jié)句言傷春念遠,,只惱人懷,而眼前之人,,豈能常聚,,與其落月停云,他日徒勞相憶,,不若憐取眼前,,樂其晨夕,勿追悔蹉跎,,串足第三句“歌席莫辭”之意也,。
近代詞學家趙尊岳《珠玉詞選評》:此詞感慨特深,堂廡更大,,忽爾拓之使遠,,又復收之使近,誠有抝鐵為枝之幻,。亦惟如此,始益見其沉郁,。
現(xiàn)代戲曲理論家和教育家,,詩詞曲作家吳梅《詞學通論》:惟“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二語,較“無可奈何”勝過十倍,,而人未之知,,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