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是北宋詩人晏殊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是抒寫別后相思的戀情詩。首聯(lián)追敘離別時的情景,。頷聯(lián)寓情于景,,回憶當年花前月下的美好生活。頸聯(lián)敘述自己寂寥蕭索的處境,,揭示伊人離去之后的苦況,。尾聯(lián)表達對所戀之人的刻苦相思之情。
寓意⑴
油壁香車不再逢⑵,,峽云無跡任西東⑶,。
梨花院落溶溶月⑷,柳絮池塘淡淡風⑸,。
幾日寂寥傷酒后⑹,,一番蕭索禁煙中⑺。
魚書欲寄何由達⑻,,水遠山長處處同⑼,。
⑴寓意:有所寄托,但在詩題上又不明白說出。這類詩題多用于寫愛情的詩,。
⑵油壁香車:古代婦女所坐的車子,,因車廂涂刷了油漆而得名。這里指代女子,。
⑶峽云:巫山峽谷上的云彩,。宋玉《高唐賦》記有巫山神女,與楚王相會,,說自己住在巫山南,,“旦為朝云,暮為行雨”,。后常以巫峽云雨指男女愛情,。
⑷溶溶:月光似水一般地流動。
⑸淡淡:輕微的意思,。
⑹傷酒:飲酒過量導致身體不舒服,。
⑺蕭索:缺乏生機。禁煙:在清明前一天或二天為寒食節(jié),,舊俗在那天禁火,,吃冷食。
⑻魚書:古樂府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句,,后因以“魚書”指書信,。
⑼何由達:即無法寄達。水遠山長:形容天各一方,,重重阻隔,。
我再也見不到你所乘坐的油壁香車,沒想到,,我們是這么無緣,,像那巫峽的彩云倏忽飄散,我在西,,你向東,。你是否記得,盛開著梨花的小院里,,似水的月光照著我們相逢,;柳絮飛揚的池塘邊,我們曾相偎著,,在微風里傾吐著情衷,。唉,,往事如煙,我喝著酒打發(fā)走一天又一天,,是那么的傷懷寂寞,;眼前凄涼的寒食節(jié),怎不令我加倍地思念你的芳蹤,。我的心,,你知道么?想寄封信兒告訴你,,這層層的山,,道道的水,又怎能到得了你的手中,?
晏殊(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zhèn)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jié)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這是一首情歌,。詩人與情人由于某種原因被迫分離,留下了無窮無盡的相思,。面對寒食春景,,他思緒起伏,寫了這首勾心攝魄的感嘆詩,。
首聯(lián)飄忽傳神,。一開始出現(xiàn)的便是兩個瞬息變幻的恃寫鏡頭:“油壁香車”奔馳而來,又驟然消逝,;一片彩云剛剛出現(xiàn)而又倏忽散去,。寫的都是物像,卻半隱半露,,寄寓了一段愛情周折,,揭示主旨。車是這樣的精美,,則車中人的雍容妍麗,,可以想見,。然而這樣一位美人卻如巫山之云,來去無蹤,,重逢難再,,怎不令作者悵惘?!坝吃啤卑涤贸逋鹾臀咨缴衽畨糁邢鄷拿利悅髡f,,渲染濃密的愛情氣氛。但“云雨巫山枉斷腸”,,畢竟是一場虛妄,。前句寫人間,寫現(xiàn)實,;后句寫天上,,寫夢幻。首聯(lián)寫得興象玲瓏,,清新流麗,。
頷聯(lián)景中有情?!袄婊ㄔ郝洹?、“柳絮池塘”,描寫了一個華麗精致的庭院,。宋葛立方說:“此自然有富貴氣,。”(《韻語陽秋》卷一)反映出詩人的高貴身份,?!叭苋茉隆薄ⅰ暗L”,,是詩人著意渲染的自然景象,。這兩句互文見義:院子里、池塘邊,,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陣陣微風吹來,梨花擂曳,,柳條輕拂,,飛絮蒙回,是一個意境清幽,、情致纏綿的境界,。大概是詩人相思入骨,一腔幽怨無處抒寫,,又適值春暮,,感時傷別,,借景寄情;或是詩人觸景生情,,面對春宵花月,,情思悠悠,過去一段幽情再現(xiàn),。這里展現(xiàn)的似乎是實景,,又仿佛是一個幻覺、詩人以神取景,,神余象外,。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詩品》),。
頸聯(lián)“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索禁煙中”,,寫眼前苦況,,欲遣不能。多少日子以來只憑杯酒解悶,,由于飲得過最,,形容憔悴,心境凄涼,?!皞啤眱勺郑娙祟j唐,、沮喪的形象可見,。眼前又是寒食禁煙之際,,更添蕭索之感,。
末聯(lián)宕開一筆,由設問自答作結,,深化了主題,。詩人似乎想從悱惻的感傷中掙脫出來,探索寄書的途徑,,去尋覓失去了的愛情,。但問得深切,答得無情,?!八h山長處處同”一句,乃斬釘截鐵之語,,如瓶落井,,一去不回,。原來擺在詩人面前的不是一般險阻,而是永遠沖不破的障礙,。這兩句看似尋常平直,,卻是全詩中決絕語,最為沉痛哀怨,。晏殊在《鵲踏枝》詞中有“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說的情景與本詩類似,,都有一種難言之隱,。但這首詩寓意更深?!爸翁帯?,一切尚在不解之中,使人感到悵惘,;“處處同”則已無疑可置,,只有絕望之情。這種情緒在首聯(lián)已暗暗流露,,然后曲折道出,,由結句點破,情長怨深,?!疤幪幫比窒彝庥幸簦瑢だ[其意,,乃人事阻隔,,才處處有礙,無路可通,。此聯(lián)“妙在能使人思”(鐘惺《古詩歸》),。
此詩通篇運用含蓄手法,“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馬光《迂叟詩話》)“怨別”乃全詩主旨,。字面上不著一“怨”字,,怨在語言最深處?!安辉俜辍?、“任西東”,怨也,;“溶溶月”,、“淡淡風”,,怨也;“寂寥”,、“蕭素”,、“水遠山長”,無一不怨,?!疤幪幫眲t是怨的高潮。章節(jié)之間起承轉合,,首尾呼應也都以“怨”貫串,,此其一。其二,,含蓄又通過比擬手法表現(xiàn)出來,。“油壁香車”,、“峽云無跡”,、“水遠山長”,托物寓意,,言近旨遙,,“婉轉附物,怊悵情切沙(《文心雕龍》),。其三,,寫景寄興,“梨花”,、“柳絮”二句出之以景語,,卻滲透、融匯了詩人的主觀情緒,,蘊藉傳神,。
晏殊這首詩一名《無題》,在風格上學李商隱的無題詩,,運用含蓄的手法,,表現(xiàn)自己傷別的哀思,。詩在表現(xiàn)上,,則將思想藏在詩的深處,通過景語來表達,,然后在景語中注入強烈的主觀色彩,,這樣,詩便顯得幽迷怨曠,。與李商隱詩風不同的是,,晏殊這首詩清而不麗,,也沒有堆砌典故,所以呈現(xiàn)出一派淡雅與疏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