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四十九侄詩》是北宋黃庭堅創(chuàng)作的作品,,此帖原為《宋元寶翰》冊之一,,后改裝成卷。
該帖字大如拳,,結體多取柳公權法,,字大方可盡其筆勢。撇捺特長,,筆畫多取橫勢,,字勢舒展俊朗,跌宕起伏,,變化出新,,極具挺拔之態(tài)。
黃庭堅的書法正如其詩法。張耒評其詩句:“不踐前人舊行跡,,獨經斯世擅風流,。”用此句評論黃庭堅的書法是很恰當?shù)摹?/p>
詩送四十九侄,。又妷財相見,,何堪舉別觴。共期同奮發(fā),,更勉致軒昂,。接物宜從厚,修身貴有常,。翁翁尤念汝,,早去到親旁。
妷:同“侄”,。財:同“才”,。翁翁:猶“公公”,多指祖父,。
黃庭堅(1045—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1067年(北宋治平四年)舉進士,,以校書郎為《神宗實錄》檢討官,,后擢升起居舍人、秘書丞,、國史編修官,。紹圣年間因章惇、蔡卞等黨人論實錄多誣,,被貶為涪州別駕,,安置黔州,此后多次被貶官在外,,最后至宜州(今廣西宜山),,死于該地。他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學于蘇軾門下,被稱為“四學士”,。他善為文章,,長于寫詩,,尤以擅長書法著稱,其楷體字勢開張,,筆力剛勁,;草體盤曲回旋,變化無方,,被譽為北宋四大書家之一,,著有《山谷集》行世。
此帖原為《宋元寶翰》冊之一,,后改裝成卷,。此詩在《山谷外集》中沒有記載,四十九侄亦無考,。
帖后無名款,。鑒藏印有“白石山房”、“宋犖審定”,、“宣統(tǒng)御覽之寶”,。
著錄于《裝余偶記》卷五、《石渠寶笈·初編》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