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嶰管變青律》是北宋詞人柳永的一首詞,。這首詞主要描寫了北宋京城歡慶元宵節(jié)的盛況,,真實地再現(xiàn)了宋仁宗時期物阜民康的太平景象。詞的上片通過鋪敘的方式,,濃墨重彩地渲染出了元宵佳節(jié)的熱鬧氣氛,。詞的下片則主要以疏筆淡墨來表現(xiàn)人們的歡樂情緒。
迎新春⑴
嶰管⑵變青律⑶,,帝里⑷陽和⑸新布,。晴景回輕煦⑹。慶嘉節(jié)⑺,、當(dāng)三五⑻,。列華燈、千門萬戶,。遍九陌⑼,、羅綺⑽香風(fēng)微度。十里然⑾絳樹⑿,。鰲山⒀聳,、喧天蕭鼓。
漸天如水,,素月⒁當(dāng)午,。香徑里、絕纓擲果⒂無數(shù),。更闌⒃燭影花陰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時,、朝野多歡民康阜⒄、隨分⒅良聚,??阿讓Υ司埃瑺幦挞鬲毿褮w去,。
⑴迎新春:詞牌名,,柳永《樂章集》注“大石調(diào)”,雙調(diào)一百四字,,前段八句七仄韻,,后段十一句六仄韻。
⑵嶰(xiè)管:以嶰谷所生之竹而做的律本,,大概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定聲器,。《漢書·律歷志》:“黃帝使泠倫自大夏之西,,昆侖之陰,,取竹之嶰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jié)間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制十二筩,以聽鳳之鳴,,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此黃鐘之宮,,而皆可以生之,。是為律本?!?/p>
⑶青律:青帝所司之律,,在我國古代神話中青帝為司春之神,青律也就是冬去春來的意思,。
⑷帝里:指汴京,。
⑸陽和:暖和的陽光。
⑹輕煦:微暖,。
⑺嘉節(jié):指元宵節(jié)。
⑻三五:正月十五,。
⑼九陌:漢代長安街有八街,、九陌。后來泛指都城大路,。
⑽羅綺:本為絲織品,,這里指男女人群。
⑾然:通“燃”,,點燃,。
⑿絳樹:神話傳說中仙宮樹名?!痘茨献印椥斡?xùn)》:“(昆侖山)上有木禾,,其修五尋,珠樹,、玉樹,、璇樹、不死樹在其西,,沙棠,、瑯玕在其東,絳樹在其南,,碧樹,、瑤樹在其北,。”這里指經(jīng)人工裝飾的樹,。
⒀鰲山:宋代元宵節(jié),,人們將彩燈堆疊成的山,像傳說中的巨鰲形狀,,亦作“鰲山”,。
⒁素月:潔白的月亮。
⒂絕纓擲果:絕纓,,扯斷結(jié)冠的帶,。據(jù)《韓詩外傳》卷七載:“楚莊王宴群臣,日暮酒酣,,燈燭滅,。有人引美人之衣。美人援絕其冠纓,,以告王,,命上火,欲得絕纓之人,。王不從,,令群臣盡絕纓而上火,盡歡而罷,。后三年,,晉與楚戰(zhàn),有楚將奮死赴敵,,卒勝晉軍,。王問之,始知即前之絕纓者,?!睌S果,《晉書·潘岳傳》:“岳美姿儀,,辭藻絕麗,,尤善為哀誄之文。少時常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遂滿車而歸,。時張載甚丑,每行,小兒以瓦石擲之,,委頓而反,。岳從子尼?!?/p>
⒃更闌(lán):夜深,。
⒄康阜(fù):安樂富足。
⒅隨分:隨便,。
⒆堪:可是,。
⒇爭忍:怎么忍心。
冬去春來,,天氣變暖,,京都到處充滿陽和之氣。晴朗的日光召回了溫暖的天氣,。慶祝元宵節(jié)的時候,,千家萬戶都掛上了彩燈。汴京城內(nèi)都是歡度佳節(jié)的人群,,綺羅叢中煽起陣陣香風(fēng),。十里花燈如珊瑚般美麗。裝飾有彩燈的假山聳立著,,各種樂器聲音震天響,。
漸漸地天水一色,月亮正當(dāng)中天,。街道里,,少男少女狂歡忘形。到了夜深的時候,,少男少女往往在竹陰花影下談情說愛,。天下太平的時候,,朝廷和民間都?xì)g快,,百姓生活安樂富足。隨處都可以舉行美好的聚會,??墒菍χ@種美景,怎么忍心獨自離去呢,?
此詞具體創(chuàng)作年代暫不可考,。因詞中寫的是汴京元宵的盛況,而柳永出仕后在汴京為官時間很短,,所作詞也大多是官場所見,,故此詞應(yīng)該是柳永早年在汴京求取功名時創(chuàng)作的。
柳永(984?一1053,?),,宋代詞人。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崇安(今屬福建省崇安縣)人,。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進(jìn)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或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善為樂章,,長于慢詞。其詞多描繪城市風(fēng)光與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風(fēng)婉約,詞作甚豐,,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詞人,。創(chuàng)作慢詞獨多,發(fā)展了鋪敘手法,,在詞史上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北宋慢詞的興盛和發(fā)展有重要作用。詞作流傳極廣,,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說,。生平亦有詩作,惜傳世不多,。有《樂章集》,。
這首詞,寫都城開封元宵節(jié)盛況,。開頭以節(jié)令之變換,,點出帝京新春和暖。接著寫天氣晴朗更使氣候宜人.“慶嘉節(jié),、當(dāng)三五”,,實寫具體的佳節(jié)之歡。十五元宵,,實際上是燈節(jié),,“列華燈”三句,鋪寫家家張燈結(jié)彩,而賞燈人之眾之多,,卻是暗寫,,以“羅綺”“香風(fēng)”代替男女人群?!熬拍啊薄笆铩闭f明其廣,。“十里”三句,,再寫燈張掛在高高低低,錯落有致,,“蕭鼓”在熱鬧場中吹打著。美麗的花燈配合著音樂演奏,。上片大部分是寫元宵的氣候、燈景,、樂器,而人只是在這環(huán)境中以衣錦飄香,、若隱若現(xiàn)地浮動著,虛中有實,,似少實多,以某些特征而代表全人,,而人又是“遍九陌”之多的。
下片以“天”接“天”,,從“喧天簫鼓”過渡到“漸天如水”,一個“漸”字,,拉開了時間的線索,。時候不早了,“天如水”,,天清而靜。“素月當(dāng)午”,,月照正中。人自賞燈來,,又轉(zhuǎn)入各自尋覓所歡?!敖^纓擲果無數(shù)”,用了兩個典故,,這里說此二艷遇故事,但已非一人之艷遇,,而是“無數(shù)”之多?!案@”二句,寫景極美,,寫事動人?!盃T影花陰”,明明暗暗,,朦朦朧朧,,“少年人、往往奇遇”,,有多少風(fēng)流韻事,然而樂而不淫,,就此煞住?!疤健倍?,推廣開來,,寫當(dāng)時承平氣象,。詞的最后,,對景“爭忍獨醒歸去”,是樂而忘返了,。
這首詞,以鋪敘見長,,氣象渲染,濃淡適宜,。寫景則時疏時密,用典則結(jié)合時宜,。人物都是在良辰美景中出現(xiàn)而又活躍著的,呈現(xiàn)出太平景象,,結(jié)合起來含有歡樂常保的意義,。
薛瑞生《古典詩詞名家·柳永詞選》:全詞疏密相間,,真可謂“密不容針,疏能臥?!?。
祝穆《方輿勝覽》:范蜀公嘗曰: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鎮(zhèn)在翰苑十余載,,不能出一語詠歌,乃于耆卿詞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