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這首詞描寫清明時節(jié)西湖游春的熱鬧繁華景象,,特別著重描繪日暮回城時喧嘩熙攘的情景,,著意描繪游春的歡樂氣氛,從側面來寫西湖之美,。這首詞寫得人歡景艷,,別具一格,不乏動人之處,。
采桑子⑴
清明上巳西湖好⑵,,滿目繁華。爭道誰家⑶,,綠柳朱輪走鈿車⑷,。
游人日暮相將去⑸,醒醉喧嘩⑹,。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⑴采桑子:詞牌名,,又名《丑奴兒》《羅敷媚》等,,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
⑵上巳:節(jié)日名,,古時以陰歷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這一天人們多到水邊嘻游,,以消除不祥。西湖:指潁州西湖,。
⑶爭道:游人車輛爭先而行,。
⑷朱輪:漆著紅色的輪子。漢制,,太守所乘之車,,以紅漆涂輪。鈿車:嵌上金絲花紋作為裝飾的車子,。
⑸相將:相隨,,相攜,即手牽手,。
⑹醉醒:醉酒的人和酒醒的人,。
清明上巳西湖風光好:滿眼車水馬龍,艷裝春服,,到處都是一片繁華熱鬧,。擁擠的湖邊吵吵嚷嚷,那是誰家在爭道?紅色車輪的鈿車閃著金光,,在翠綠的垂柳下穿行而過,。
傍晚時分游人才相隨離去,酒醒的,,酒醉的,,一片喧嘩。游人連成一串,,漸行漸遠,,道路彎轉,湖堤也歪斜變化,。從提岸直到城頭,,一路上滿是頭上簪花的游人。
歐陽修對潁州西湖可以說是深情一片,。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歐陽修移知潁州,“愛其民淳訟簡而物產美,,土厚水甘而風氣和,,于是慨然已有終焉之意也。邇來俯仰二十年間······思潁之念未嘗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時時見于文字也”(《思潁詩后序》),。并與梅堯臣相約,買田于潁,,以便日后退居,。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歐陽修出知亳州,,特意繞道潁州,,“蓋將謀歸休之計也。乃發(fā)舊稿,,得自南京以后詩十余篇,,皆思穎之作,以見予拳拳于穎者非一日也”(《思潁詩后序》),。數(shù)年后,,終于以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致仕,,得以如愿歸居潁州,。幾次游覽后,,創(chuàng)作了十首《采桑子》,。這首即其中之一。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天圣八年(1030年)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文忠。政治上曾支持過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張,,文學上主張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并積極培養(yǎng)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余風,。有《歐陽文忠公集》,。
這首詞是寫清明時節(jié)西湖游春的熱鬧繁華景象,,從側面來寫西湖之美,著意描繪游春的歡樂氣氛,?!秹袅轰洝肪矶d:“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觴故事,,起于晉時。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亦是此意,?!薄稏|京夢華錄》也記載:“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边@就可以看出是郊外人們在清明時節(jié)游春的盛況。西湖景色迷人,,是游人的最佳去處,。看綠柳叢中,,車如流水馬如龍,,爭相搶道,西湖岸上,,游人如織,,各色人等都在享受欣賞著大好春光。詞人自己也乘著朱輪鈿車加入了這歡樂春游的隊伍,。以這樣一個游覽的時節(jié),,再加上西湖這樣一個游覽勝地,真可謂良辰美景,,兩者鑄備,,熱鬧景象自是非同尋常。這首詞所表現(xiàn)的正是一派盛景,,上片描繪的是一幅白天西湖春游圖,,下片寫游人返歸的景象?!皾M目繁華”即為全詞的核心,。
滿目繁華的特點,首先體現(xiàn)在對游者的描寫上,,這也是作品表現(xiàn)的重點,。游者,一是多,,二是歡,。游者之多,在詞中寫道:“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這一句寫了兩種不同的游者,一種是乘車者,,一種是徒步者,。車多,才會引起人們的爭相指點,;行者多,,也才可能出現(xiàn)“爭道”的景狀,。最后這兩句用寥寥數(shù)字,展示出了一個轂擊肩摩的游覽盛況,。另外,,下片“喧嘩”一詞,又從音響的角度突出了游者之多,,以西湖這樣的敝廓之地,,竟有人聲鼎沸之感,那行人熙來攘往的情景是可想而知的了,。上述行人“爭道誰家”車的描寫,,已傳出一片歡快活躍的氣氛,接著寫游人日暮歸返時的“醒醉”二字,,更是道盡了游者各各相異的神態(tài),。這很像是明代文學家張岱在《西湖七月半》一文中對各種賞月人的生動描寫:他們有的“淺斟低唱”,有的“喝呼嘈雜,,裝假醉”,,也有的“呼客縱飲”、“縱舟酣睡”,。這首詞中“醒醉”二字所激起的正是類似這些景象的聯(lián)想,,從游人歸返之態(tài)中,似可想見他們有的專意游覽,,飽享春景,;有的就景歡飲,一醉方休,,他們各以自己的方式縱情游樂,,盡興而歸??傊?,游者云集,笑語連天,。
滿目繁華,,還體現(xiàn)在對西湖自身景色特點的描繪上。這雖然不是作品的表現(xiàn)重點,,但卻是組成繁華景象不可缺少的部分,。清明上巳已是暮春時節(jié),但作品中絕無花衰紅消的悲涼之意,,卻呈現(xiàn)出色彩濃艷的一派盛景,。在“綠柳朱輪走鈿車”一句中,詞人以綠柳和朱輪相對,既寫了鈿車的豪華,,也襯托出柳樹的茂盛,,色彩鮮明,春意濃郁,。詞的結句順承“游人日暮相將去”的語意,,寫歸途所見的景色,路轉堤斜,,一路是花,。這是枝上花還是落于地上的花?詞人沒有明寫,,他僅給人留下一個印緣,只覺得滿目姹紫嫣紅,,春花充盈著整個空間,。熙熙攘攘的人流和滿地遍野的鮮花匯成一體,氣氛是很熱烈的,。歐陽修在另一首《采桑子》中所寫的詞句:“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边@一個“空”字,,正是從對立的角度表明了詞人對這首詞中所顯示的盛況無比深切的感受,也說明了詞人和春意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所以,,這首詞即抓住這兩方面內容共同表現(xiàn)了潁州西湖的繁盛。此詞從開始到結束都貫穿著“繁華”,、“喧嘩”的節(jié)日氣氛,,把讀者也卷入這氣氛之中,領受節(jié)日的歡樂,。讀完這首詞,,再回頭看看第一句:“清明上已西湖好”就不難看出,作者是借節(jié)日的繁華來贊美西湖好的,。詞中每一句都有豐富的內涵,,全詞構成一幅生動壯美的游春圖。這首《采桑子》寫得人歡景艷,,別具一格,,不乏動人之處。
近代·夏敬觀《吷庵詞評》:此穎州西湖詞,。十詞無一重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