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山,,又名卞山,,在浙江湖州城西北9公里,雄峙于太湖南岸,,東起湖州小梅口,,西至長興呂山,,長18公里,;北起長興趙家橋,南至湖州西苕溪,,任12公里,,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為湖州的主山,,素稱“吳興富山水,,弁為眾峰尊”。
唐田園詩人陸龜蒙詩稱:“更感弁峰顏色好,,曉云才散已當門,。”宋嘉泰《吳興志》:“弁山峻極,非清秋爽月不見其頂,?!臂蜕街浴岸絼萑绻谯?,故名”,。宋葉夢得有詩:“山勢如冠弁,相看四面同,?!?/p>
位于長興縣城東南15公里,在弁山主峰(云峰頂)北麓,,海拔300多米,。因巖石壘峭于山腰,望之若苔蘚繡錯,,故稱碧巖,。自宋代以來,碧巖為長興風景區(qū)之一,。
清同治《長興縣志》載:“碧巖在弁山,,弁有三巖,曰秀巖,,曰云巖,,曰碧巖,惟碧巖最勝,,上有碧巖庵,,俯視太湖,洪濤萬頃,,彌漫無際,,巖旁有瀑布泉二道?!睋鲝堫S浻?2景:龍門,、七星臺、石壁,、瀑布泉,、珠簾水、金蓮池,、硯池,、香爐峰、酌泉亭,、望湖亭,、不朽木,、舍射崖。除不朽木,、酌泉亭等人工建筑被毀壞外,,其余勝景尚存。從北坡登碧巖,,自半里涼亭始,,沿石路拾級而上,每50步一折,,凡26折,,梯830級,凡32盤旋至碧巖底,。其中穿竹徑,,經天蟹譚、七星臺,,兩側危峰峭立,,怪石峨響,有香爐峰,、鶴鵝石,、拜經臺等景觀。登上碧巖,,有“珠簾水,、“瀑布泉、龍頭”,,堪稱二絕,。珠簾水,來自十多米高的石壁,,從巖崖檐間滲出滴滴銀泉,,飛灑而下,濺落在石徑上,,發(fā)出噼啪之聲,,經年不絕。站在酌泉亭遺址上,,寒氣逼人,,始覺石壁上“寒泉”二字的深意,。登至山上,,還可以望見對面巨石相傳為蘇東坡所書的“清空世界”四字。
瀑布泉,,集珠簾之水,,匯流于石徑。形成一股清流,即瀑布泉的源頭,。泉水順谷門傾瀉而下,,直瀉幽谷,倏忽消失在萬竿翠竹之中,。
龍頭,,是碧巖景區(qū)的高處,視野開闊,。站在龍頭上,,太湖風光盡收眼底。但見茫茫湖水,,漁帆點點,,洞庭七十二峰,隱約可見,。湖濱田疇,、河塘港漢,歷歷在目,。明代文人,、刑部尚書顧應祥《登碧巖詩》的最后一句:“吾鄉(xiāng)勝概無過此?!?/p>
據舊志記載,,弁山山北多奇石,又產諸藥品,,每土中掘得前代殘碑斷石《烏程府志》,。弁山奇石,即點綴園林的太湖石,。北宋徽宗政和年間(1111—1117)在京都作土山,,廣收天下奇花異石移其中,以供享樂,。
湖州弁山的太湖石,,以其皺、瘦,、透,、漏的獨特造型,被作為“特供”選送朝廷,。北宋滅亡后,,這些奇石流落四方,其中北京頤和園樂壽堂前院中的青芝岫,,蘇州獅子林大假山上的獅子峰,,上海豫園的玉玲瓏,,蘇州拙政園的綴云峰、留園的冠云峰,,湖州的蓮花峰,,都是太湖石中的佼佼者,堪稱稀世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