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35年(唐太和九年),,27歲的唐文宗不甘為宦官控制,和李訓,、鄭注策劃誅殺宦官,,以奪回皇帝喪失的權(quán)力。11月21日,,唐文宗以觀露為名,,將宦官頭目仇士良騙至禁衛(wèi)軍的后院欲斬殺,被仇士良發(fā)覺,,雙方激烈戰(zhàn)斗,,結(jié)果李訓、王涯,、賈餗、舒元輿,、王璠,、郭行余、羅立言,、李孝本,、韓約等朝廷重要官員被宦官殺死,其家人也受到牽連而滅門,,在這次事變后受株連被殺的一千多人,,史稱“甘露之變”。
安史之亂后,,唐朝宦官勢力開始坐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軍并且成為定制,從此宦官勢力變得不可抑制,。
寶歷二年(826年)十二月,,唐敬宗被宦官劉克明殺害,另一宦官王守澄立文宗為帝,。
文宗向來不滿宦官專權(quán),,大臣李訓,、鄭注知道文宗有反抗之心,便與文宗密謀誅滅宦官,。李,、鄭二人是因為王守澄的引薦而得以進入朝廷任高職,文宗認為與二人謀事不易引起宦官們的警覺,。
當時,,外人僅知道李、鄭二人倚仗宦官擅作威福,,卻不知道二人原來與文宗另有密謀,。太和九年,文宗以李訓之謀,,杖殺曾參與殺害唐憲宗的宦官陳弘志,,不久又以李、鄭之謀賜王守澄死,。
雖然李,、鄭二人的共同目標是消除宦官專權(quán),但二人開始爭功,,發(fā)展成勢不兩立的局面,。九月李訓升為宰相,同時把鄭注派到外地任鳳翔節(jié)度使,,表面上是作為助援,,內(nèi)里卻另有打算,如果清除宦官的計劃成功,,下一目標便是鄭注,。
鄭注和李訓商議,待鄭注到風翔上任后,,挑選幾百名壯士,,每人攜帶一根白色棍棒,懷揣一把利斧,,作為親兵,。二人約定,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戊辰(二十七日),,朝廷在河旁埋葬王守澄時,,由鄭注奏請?zhí)莆淖谂鷾事时o衛(wèi)葬禮,于是便可帶親兵隨從前往,。同時奏請文宗,,命神策軍護軍中尉以下所有宦官都到河旁為王守澄送葬。屆時,,鄭注下令關(guān)閉墓門,,命親兵用利斧砍殺宦官,,全部誅除。計劃已經(jīng)約好,,李訓又和他的同黨密謀說:“如果這個計劃成功,,那么,誅除宦官的功勞就全部歸于鄭注,,不如讓郭行余和王以赴寧,、河東上任為名,多招募一些壯士,,作為私兵,,同時調(diào)動韓約統(tǒng)領(lǐng)的金吾兵和御史臺、京兆府官吏和士卒,,先于鄭注一步,,在京城誅除宦官,隨后,,把鄭注除掉,。”寧節(jié)度使郭行余,、河東節(jié)度使王,、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韓約、京兆少尹羅立言和御史中丞李孝本,,都是李訓所信用的官員,,所以,任命他們擔任要職,,李訓只和這幾個人以及宰相舒元輿密謀,,其他朝廷百官都一概不知。
壬戌(二十一日),,唐文宗御臨紫宸殿。百官列班站定后,,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韓約不按規(guī)定報告平安,,奏稱:“左金吾衙門后院的石榴樹上,昨晚發(fā)現(xiàn)有甘露降臨,,這是祥瑞的征兆,,昨晚我已通過守衛(wèi)宮門的宦官向皇上報告?!庇谑?,行舞蹈禮,再次下拜稱賀,,宰相也率領(lǐng)百官向唐文宗祝賀,。李訓,、舒元輿乘機勸唐文宗親自前往觀看,以便承受上天賜予的祥瑞,。唐文宗表示同意,。接著,百官退下,,列班于含元殿,。辰時剛過,唐文宗乘軟轎出紫宸門,,到含元殿升朝,,先命宰相和中書、門下兩省的官員到左金吾后院察看甘露,,過了很久才回來,。李訓奏報說:“我和眾人去檢查過了,不象是真正的甘露,,不可匆忙向全國宣布,,否則,全國各地就會向陛下祝賀,?!?/p>
唐文宗說:“難道還有這種事!”隨即命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仇士良,、魚弘志率領(lǐng)諸位宦官再次前往左金吾后院察看?;鹿僮吆?,李訓急忙召集郭行余、王璠,,說:“快來接陛下的圣旨,!”王璠緊張得兩腿發(fā)抖,不敢前去,,只有郭行余一人拜倒在含元殿下接旨,。這時,二人招募的私兵幾百人都手執(zhí)兵器,,立在丹鳳門外等待命令,。李訓已經(jīng)先派人去叫他們來含元殿前,接受唐文宗下達的誅除宦官的命令,。結(jié)果,,只有郭行余率領(lǐng)的河東兵來了,王璠率領(lǐng)的寧兵竟沒有來,。
仇士良率領(lǐng)宦官到左金吾后院去察看甘露,,韓約緊張得渾身流汗,,臉色十分難看。
仇士良覺得很奇怪,,問:“將軍為什么這樣,?”過了一會兒,,一陣風把院中的帳幕吹起來,仇士良發(fā)現(xiàn)很多手執(zhí)兵器的士卒,又聽到兵器的碰撞聲音,。仇士良等人大驚,,急忙往外跑,,守門的士卒正想關(guān)門,,被仇士良大聲呵叱,門閂沒有關(guān)上,。仇士良等人急奔含元殿,,向唐文宗報告發(fā)生兵變,被李訓看見,。李訓急呼金吾士卒說:“快來上殿保護皇上,,每人賞錢百緡!”宦官對文宗說:“事情緊急,,請陛下趕快回宮,!”隨即抬來軟轎,迎上前去攙扶文宗上轎,,沖斷殿后面的絲網(wǎng),,向北急奔而去。李訓拉住文宗的軟轎大聲說:“我奏請朝政還沒有完,,陛下不可回宮,!”這時,金吾兵已經(jīng)登上含元殿,。
同時,,羅立言率領(lǐng)京兆府擔負巡邏任務(wù)的士卒三百多人從東邊沖來,李孝本率領(lǐng)御史臺隨從二百多人從西邊沖來,,一齊登上含元殿,,擊殺宦官?;鹿傺魅缱ⅲ舐暫霸?,死傷十幾個人,。文宗的軟轎一路向北進入宣政門,李訓拉住軟轎不放,,呼喊更加急迫,。唐文宗呵斥李訓,,宦官郗志榮乘機揮拳奮擊李訓的胸部,李訓被打倒在地,。唐文宗的軟轎進入宣政門后,,大門隨即關(guān)上,宦官都大呼萬歲,。這時,,正在含元殿上朝的百官都大吃一驚,四散而走,。李訓見唐文宗已入后宮,,知道大事不好,于是,,換上隨從官吏的綠色官服,,騎馬而逃。一路上大聲揚言說:“我有什么罪而被貶逐,!”因而,,人們也不懷疑。宰相王涯,、賈餗,、舒元輿回到政事堂,相互商議說:“陛下過一會兒就會開延英殿,,召集我們商議朝政,。”中書,、門下兩省的官員來問王涯三人,,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三人都說:“我們也不知怎么回事,,諸位各自隨便先去吧,!”仇士良等宦官知道唐文宗參予了李訓的密謀,十分憤恨,,在唐文宗面前出語不遜,。唐文宗羞愧懼怕,不再作聲,。
仇士良等人命令左,、右神策軍副使劉泰倫、魏仲卿等各率禁兵五百人,,持刀露刃從紫宸殿沖出討伐賊黨,。這時,王涯等宰相在政事堂正要吃飯,忽然有官吏報告說:“有一大群士兵從宮中沖出,,逢人就殺,!”
王涯等人狼狽逃奔。中書,、門下兩省和金吾衛(wèi)的士卒和官吏一千多人爭著向門外逃跑,。不一會兒,大門被關(guān)上,,尚未逃出的六百多人全被殺死,。仇士良下令分兵關(guān)閉各個宮門,搜查南衙各司衙門,,逮捕賊黨,。各司的官吏和擔負警衛(wèi)的士卒,以及正在里面賣酒的百姓和商人一千多人全部被殺,,尸體狼藉,,流血遍地。各司的大印,、地圖和戶籍檔案,、衙門的帷幕和辦公用具被搗毀、抄掠一空,。仇士良等人又命左,、右神策軍各出動騎兵一千多人出城追擊逃亡的賊黨,同時派兵在京城大搜捕,。舒元輿換上民服后,,一人騎馬從安化門逃出,被騎兵追上逮捕,。王涯步行到永昌里的一個茶館,,被禁兵逮捕,押送到左神策軍中,。王涯這時年邁已七十多歲,,被戴上腳鐐手銬,遭受毒打,,無法忍受,,因而,違心地承認和李訓一起謀反,,企圖擁立鄭注為皇帝,。
王璠回到長興里家中后,閉門不出,,用招募的私兵防衛(wèi),。神策將前來搜捕,,到他的門口時,大聲喊道:“王涯等人謀反,,朝廷打算任命您為宰相,護軍中尉魚弘志派我們來向您致意,!”王璠大喜,,馬上出來相見。神策將再三祝賀他升遷,,王璠發(fā)現(xiàn)被騙,,流著眼淚跟隨神策將而去。到了左神策軍中,,見到王涯,,王璠說:“你參予謀反,為什么要牽連我,?”王涯說:“你過去擔任京兆尹時,,如果不把宋申錫誅除宦官的計劃透露給王守澄,哪里會發(fā)生今天的事,!”王璠自知理虧,,低頭不語。神策軍又在太平里逮捕了羅立言,,以及王涯的親屬奴婢,,都關(guān)押在左、右神策軍中,。戶部員外郎李元皋是李訓的遠房表弟,,其實李訓并沒有提拔重用他,也被逮捕殺死,。前嶺南節(jié)度使胡證是京城的巨富,,禁軍士卒想掠奪他的財物,借口說賈藏在他家,,進行搜查,,把他的兒子胡抓住殺死。禁軍又到左常侍羅讓,、詹事渾,、翰林學士黎埴等人的家中掠奪財產(chǎn),掃地無遺,。渾鐬是中唐名將渾瑊的兒子,。這時,京城的惡少年也乘機報平日的私仇,,隨意殺人,,剽掠商人和百姓的財物,甚至相互攻打,以致塵埃四起,,漫天蔽日,。
癸亥(二十三日),百官開始上朝,。直到太陽已經(jīng)出來時,,大明宮右側(cè)的建福門才剛剛打開。宮中傳話說,,百官每人只準帶一名隨從進門,。里面禁軍手持刀槍,夾道防衛(wèi),。到宣政門時,,大門尚未打開。這時,,由于沒有宰相和御史大夫率領(lǐng),,百官隊伍混亂,不成班列,。唐文宗親臨紫宸殿,,問:“宰相怎么沒有來?”仇士良回答:“王涯等人謀反,,已經(jīng)被逮捕入獄,。”接著,,把王涯的供詞遞呈文宗,,唐文宗召左仆射令狐楚、右仆射鄭覃上前,,讓他們觀看王涯的供詞,。唐文宗既悲傷又氣憤,幾乎難以自持,,問令狐楚和鄭覃:“是不是王涯的筆跡,?”二人回答說:“是!”唐文宗說:“如果真的這樣,,那就罪不容誅,!”于是,命令二人留在政事堂,,參予決策朝廷大政方針,。同時,又命令狐楚起草制書,,將平定李訓,、王涯等人叛亂宣告朝廷內(nèi)外,。令狐楚在制書中敘述王涯、賈餗謀反的事實時,,浮泛而不切要害,,仇士良等人對此很不滿,由此令狐楚未能被擢拔為宰相,。
這時,,京城街坊和集市中的剽掠仍未停止。朝廷命左,、右神策軍將領(lǐng)楊鎮(zhèn)、靳遂良等人各率五百人分別把守街道的主要路口,,敲擊街鼓加以警告,,同時斬首十幾個罪犯,這才安定下來,。
賈餗換了官服以后,,潛藏在百姓家里。過了一夜,,感到實在無法逃脫,,于是,換上喪服,,騎驢到興安門,,說:“我是宰相賈餗,被奸人所污蔑,,你們把我抓起來送到左,、右神策軍去吧!”守門人隨即把他押送到右神策軍中,。李孝本改換六品,、七品官員穿的綠色官服,但仍舊系著只有五品以上官員才能穿戴的金帶,,用帽子摭住臉,,一個人騎著馬直奔鳳翔,打算投靠鄭注,。到了咸陽城西,,被追兵逮捕。
李訓向來和終南山的僧人宗密關(guān)系親近,,于是,,前往投奔。宗密想為李訓剃發(fā),,裝扮成僧人,,然后藏在寺院中,。他的徒弟們都認為不妥。李訓只好出山,,打算前往鳳翔投靠鄭注,,被周至鎮(zhèn)遏使宋楚逮捕,戴上腳鐐手銬,,押送到京城,。走到昆明池,李訓恐怕到神策軍后被毒打污辱,,便對押送他的人說:“無論誰抓住我都能得到重賞而富貴,!聽說禁軍到處搜捕,他們肯定會把我奪走,。不如把我殺了,,拿我的首級送到京城!”押送他的人表示同意,,于是,,割下李訓的頭送往京城。
左神策軍出兵三百人,,以李訓的首級引導王涯,、王璠、羅立言和郭行余,,右神策軍出兵三百人,,押賈餗、舒元輿和李孝本,,獻祭太廟和太社,,接著,在東,、西兩市游街示眾,,命百官前往觀看。在京城獨柳樹下把他們腰斬,,首級掛在興安門外示眾,。李訓等人的親屬不管親疏老幼,全部被殺,。妻子女兒沒有死的,,沒收為官奴婢。觀看的百姓都怨恨王涯主持茶葉專賣,,有的人大聲怒罵,,有的人拿瓦塊往他身上打。
此前,,鄭注按照事先和李訓的約定,,率親兵五百人已經(jīng)從鳳翔出發(fā),,到達扶鳳縣。扶鳳縣令韓遼知道他和李訓的密謀,,因此,,不加接待,攜帶縣印和下屬胥吏,、士卒逃往武功,。這時,鄭注得到李訓失敗的消息,,于是,,又返回鳳翔。仇士良等人派人攜帶唐文宗的密敕授予鳳翔監(jiān)軍張仲清,,命令他誅除鄭注,。張仲清疑懼不知所措。押牙李叔和勸張仲清說:“我以您的名義用好言好語召來鄭注,,然后設(shè)計退下他的親兵,在坐席把他殺死,,叛亂即刻就可平定,!”張仲清同意,于是,,設(shè)下伏兵等待鄭注,。鄭注依恃他的親兵,因而也不懷疑,,徑直進入鳳翔城來見張仲清,。李叔和把鄭注的親兵引到門外予以款待,只有鄭注和幾個隨從進入監(jiān)軍使院,。鄭注剛剛喝完茶,,被李叔和抽刀斬首。隨即關(guān)閉外門,,全部誅殺鄭注的親兵,。于是,張仲清出示唐文宗的密敕,,向?qū)⑹啃?。接著,殺死鄭注的家眷,,以及?jié)度副使錢可復,、節(jié)度判官盧簡能、觀察判官蕭杰,、掌書記盧弘茂等人和他們的同黨,,總共一千多人,。錢可復是錢徽的兒子;盧簡能是盧綸的兒子,;蕭杰是蕭瑀的弟弟,。這時,朝廷還不知道鄭注已經(jīng)被殺,。丁卯(二十六日),,唐文宗被迫下詔,免去鄭注的職務(wù)和爵位,,命令與鳳翔鄰近的藩鎮(zhèn)按兵不動,,觀察鳳翔城中的動靜。同時,,任命左神策大將軍陳君奕為鳳翔節(jié)度使,。戊辰(二十七日)夜晚,張仲清派李叔和等人前往京城獻上鄭注的首級,,朝廷命掛在興安門上示眾,。于是,京城的人心逐漸安定,,禁軍諸軍開始各回軍營,。
《舊唐書》:王者之政以德,霸者之政以權(quán),。古先后王,,率由茲道,而遂能息人靖亂,,垂統(tǒng)作則者,。如梓人共柯而殊工,良奕同枰而獨勝,,蓋在得其術(shù),,則事無后艱。昭獻皇帝端冕深帷,,憤其廝養(yǎng),,欲鏟宮居之弊,載澄刑政之源,。當宜禮一代正人,,訪先朝耆德,修文教而厚風俗,,設(shè)武備以服要荒,。俾西被東漸,皆陶于景化,;柔祗蒼昊,,必降于闕祥,,自然懷德以寧,無思不服,。況區(qū)區(qū)宦者,,獨能悖化哉,?故豎刁,、易牙,不廢齊桓之霸,;韓嫣,、籍孺,何妨漢帝之明,。蓋有管仲,、亞夫之賢,屬之以大政故也,。此二君者,,制御閽寺,得其道也,。而昭獻忽君人之大體,,惑纖狡之庸儒。雖終日橫經(jīng),,連篇屬思,但得好文之譽,,庸非致治之先,。且李訓者,狙詐百端,,陰險萬狀,,背守澄而勸鴆,出鄭注以擅權(quán),。只如盡隕四星,,兼權(quán)八校,小人方寸,,即又難知,。但慮為蚤虱而采溪蓀,翻獲螾蜓之患也,。嗚呼明主,!夫何不思,遽致血濺黃門,,兵交青瑣,。茍無籓后之勢,,黃屋危哉!涯,、餗綽有士風,,晚為利喪,致身鬼蜮之伍,,何逃瞰室之災,。非天不仁,子失道也,!
《新唐書》:李訓浮躁寡謀,,鄭注斬斬小人,王涯暗沓,,舒元輿險而輕,,邀幸天功,寧不殆哉,!李德裕嘗言天下有常勢,,北軍是也。訓因王守澄以進,,此時出入北軍,,若以上意說諸將,易如靡風,,而反以臺,、府抱關(guān)游徼抗中人以搏精兵,其死宜哉,!文宗與宰相李石,、李固言、鄭覃稱:“訓稟五常性,,服人倫之教,,不如公等,然天下奇才,,公等弗及也,。”德裕曰:“訓曾不得齒徒隸,,尚才之云,!”世以德裕言為然,?!秱鳌吩唬骸皣鴮⑼觯炫c之亂人?!比粲柕瘸指曛Т髲B之顛,,天下為寒心豎毛,文宗偃然倚之成功,,卒為閹謁所乘,,天果厭唐德哉!
司馬光:論者皆謂涯,、有文學名聲,,初不知訓、注之謀,,橫罹覆族之禍,。臣獨以為不然。夫顛危不扶,,焉用彼相,!涯、安高位,,飽重祿,;訓、注小人,,窮奸究險,,為取將相。涯,、與之比肩,,不以為恥;國家危殆,,不以為憂,。偷合茍容,日復一日,,自謂得保身之良策,莫我如也,。若使人人如此而無禍,,則奸臣孰不愿之哉!一旦禍生不虞,,足折刑,,蓋天誅之也,士良安能族之哉,!
尚宛甫:訓,、注雖譎進,然亂賊人人得誅;舉世畏宦官,,訓,、注獨舍生誅之,使其謀成,,則武,、宣、懿三宗必無復廢立之事,。
王鳴盛:俾王叔文一不成,,訓、注再不成,,以至不可救,,而訓、注固未可深責,。
蔡東藩:李訓,、鄭注,皆小人耳,,小人安能成大事,?觀本回甘露之變,訓注志在誅閹,,似屬名正言順,,但須先肅綱紀,正賞罰,,調(diào)護維持,,俾天子得操威令,然后執(zhí)元惡以伸國法,,一舉可成,,訓注非其比也。注欲興甲于送葬之日,,已非上計,,然天子未嘗臨喪,內(nèi)官無從挾脅,,尚無投鼠忌器之憂,,成固萬幸,不成亦不致起大獄,。何物李訓,,縈私變計,蠻觸穴中,,危及乘輿,,譬諸持刀刺人,,反先授人以柄,亦曷怪其自致夷滅也,。王涯賈餗舒元輿輩,,不知進退,徒蹈危機,,死何足惜,?但親屬連坐,老幼悉誅,,毋乃慘甚,。鄭覃令狐楚,不能為涯餗辨冤,,但知依阿取容,,狀亦可鄙。至于訛言再起,,覃且欲趨而避之,,幸李石從容坐鎮(zhèn),始得無事,,鐵中錚錚,,唯石一人,其次則為薛元賞,,正人寥落,,邪焰熏迷,唐之為唐,,已可知矣,。
甘露之變后,宦官一直牢固地掌握軍政大權(quán),,君主的廢立,、生殺也是掌握在宦官手中,為中國歷史的第二次宦官時代的開始,?!疤煜率陆詻Q于北司,宰相行文書而已”,?;鹿佟捌让{天子,下視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
此后很長一段時期,,中書省,、門下省官員入朝都與家人辭別,,因為說不定何時就會被殺。唐文宗更受到宦官欺凌,,一次問當值學士周墀:“朕可方前代何主,?”周墀答:“陛下堯、舜之主也,?!蔽淖趪@道,“朕豈敢比堯舜,,何如周赧漢獻耳,!”周墀:“彼亡國之主,豈可比圣德,?”文宗說:“赧,、獻受制于強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因泣下沾襟,,墀伏地流涕,,自是不復視朝。
唐朝的宦官勢力,,直到朱溫在唐昭宗天復三年(903年)大殺宦官后,,才終告消失,然而,,唐朝不久也因朱溫建后梁篡位而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