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珠寺位于西藏昌都地區(qū)丁青縣沙貢鄉(xiāng)境內(nèi)的孜珠山上,,離縣城約37公里。
孜珠意為六座山峰,,這里異峰突起,,挺拔險峻,,怪石嶙峋,禪祠疊疊,。這座寺廟已經(jīng)成為研究藏族古老雍仲苯教的重要場所。
經(jīng)典記載孜珠寺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孜珠”意為“六座山峰”,,六座山峰象征觀音菩薩用慈悲和智慧度化所有六道眾生,幫助他們從煩惱中走向解脫之路,,代表六度萬行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以及對眾生的貪婪,、愚癡,、嗔怒、傲慢,、嫉妒、邪見的對治之道,。
苯教有四大神山之說,主要有阿里的崗底斯山,、林芝的本日神山,,昌都的孜珠山,、德欽的梅里雪山,。六座山峰上到處是大殿,、經(jīng)堂,、僧舍,,繁盛時期僧人多達二、三千人,。佛祖辛繞彌沃在弘揚佛法時,,曾在孜珠山傳法,,給予巨大的加持。并且授記,,今后孜珠山會對苯教佛法的發(fā)展和傳播有著深遠的影響,,會有許多利益眾生的大成就者出現(xiàn)。此后歷代在神山修行者中涌現(xiàn)出了80位大成就者,,并留下了他們的珍貴遺跡,。如有辛美祖普、東炯大師,、占巴南喀大師、才旺仁曾大師,、羅丹尼布大師,、桑杰林巴大師等,以及他們和蓮花生大師修行的山洞,,并在石壁上留下了手印和腳印,。孜珠山的圣跡比比皆是,巖壁和洞穴里自顯的佛像,、壇城,、真言,,令人目不暇接,,它將如此豐富的本教寶藏集于一山,。同時孜珠山也有代表六道輪回的繞山隧道,許多藏民虔誠的不遠千里來此朝拜,。
孜珠寺地處險峻高山,,遠離世俗社會,使其一直保持著純凈的修法氛圍,。三千年來,,無論災(zāi)荒、法難,、戰(zhàn)爭還是動亂,,雖然孜珠寺會受到干擾甚至遭到拆毀,但佛法的火種始終能在這里薪傳不滅;許多苯教佛法的經(jīng)典,、儀軌只在孜珠寺得到了完整的保存和繼承,,例如每十二年演出一次的盛大神舞——《極樂與地獄》。孜珠寺弘揚顯宗,、密宗,、大圓滿等圓融無二的佛法,,擁有著完整無漏的大圓滿傳承系統(tǒng)。宣揚去惡從善,、因果報應(yīng),、輪回痛苦和涅槃快樂等基本教理,主張廣學(xué)博聞與實踐修習(xí)并舉,,尤其注重修煉大圓滿密法,。
地址:西藏昌都地區(qū)丁青縣覺恩鄉(xiāng)境內(nèi)的孜珠山上。
交通:昌都坐班車到丁青覺恩鄉(xiāng)再包車上孜珠寺,。
注意:預(yù)防高反,,攜帶抗高反產(chǎn)品。隨時備用“安乃靜”片,,治療頭痛,。
小貼士
孜珠寺是苯教(苯波教)最古老的寺廟之一,,本教是西藏最古老的宗教,。每年6月下旬到8月中旬為孜珠寺最佳朝拜時間,,每年6月底,孜珠寺有一年一度的法會和跳神舞蹈,。從藏歷(漢歷同)雞年起算,,孜珠寺每13年舉行一次大型的講求因果,,教人行善,倡導(dǎo)和平的苯教神舞――《天堂與地獄》,,全藏地區(qū),,唯有孜珠寺保留和可以重現(xiàn)此舞的原貌,。
多部古代經(jīng)典記載,,雍仲本=苯教圣尊敦巴*辛饒米沃為使雍仲苯教常存不滅,親往吐蕃三十三座險峻高山授記加持,,孜珠山即是其中一座,;佛祖把他的腳印留在孜珠山,至今依然清晰,。
公元前十世紀,,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在吐蕃各地修建三十七處本教道場,“如拉九處”的無垢潔凈林就是后來的孜珠寺,。
第一代孜珠活佛穆邦薩東大師是本教“譯師傳承”八大成就者之一,所遺舍利一直是各代孜珠活佛隨身的圣物,。當(dāng)時的孜珠山是吐藩重要的修法中心,,僧眾三千多人,。苯教圣賢和偉大上師東迥圖欽、敦苯*解察瑪瓊,、占巴南喀,、蓮花生,、才旺仁增、杰欽拉貢,、龍欽穆他、東欽穆察解美等曾先后在孜珠山修行,,各自留下的修行處和圣跡,。那時共有八十位修行者在孜珠山修行得道,,世稱“孜珠八十”。公元八世紀,,第三十代藏王赤松德贊滅苯,;孜珠寺暫時寂靜了下來。
公元十四世紀,,本教掘藏大師和大圓滿成就者羅丹寧布大師復(fù)興了孜珠寺,。羅丹大師是“耳傳”高僧,,他在孜珠寺開壇講修,,弘法利生,,經(jīng)典預(yù)言的許多高僧出自大師門下。他還恢復(fù)了丁青其他許多苯教寺院,。
他傳留了很多經(jīng)法寶藏,,神奇地把一塊頑石攥成膠泥被握之形,成為他證道的法身舍利,。
公元十七世紀,,圣僧桑吉林巴大師主持孜珠寺,孜珠寺因大師而得到空前的發(fā)展,。他傳法利生的事跡豐富神奇,,一尊十一面觀音像曾開口對大師說愿隨他前往孜珠山度眾,那尊觀音像即孜珠寺珍寶“圣者我去自語像”,。大師開啟了大量伏藏得修供儀軌和經(jīng)卷法器,,傳留至今;他還在丁青之外的恢復(fù)了許多本=苯教寺廟,。同羅丹寧布活佛一樣,,桑吉林巴大師也留下一塊“握石”法身舍利。除此之外,,大師所遺舍利還有晶瑩如玉的靈骨和自顯“啊”字的頭骨,。到孜珠寺,,他在孜珠山掘出了《經(jīng)藏》、《大般若藏》,、《總持經(jīng)》和《孜珠山佛跡錄》等重要伏藏,。他把在定中親睹的六道景象,創(chuàng)化為“靜猛教導(dǎo)”,,也就是神舞“天堂與地獄”,,向眾生展示因果報應(yīng);此后孜珠寺每逢藏歷雞年,,都會在藏歷五月召開盛會,,向朝圣信眾展現(xiàn)這個為時數(shù)日大型神舞。首次法會,,就有十萬信眾觀法,。
1982年,格旺南杰活佛和仁欽江參活佛開始主持修復(fù)在“文革”中被拆毀的孜珠寺,。很多寺藏圣物,,由于在劫難中被虔誠信眾冒險保護了下來而逐漸返回了寺廟。如佛祖開光的無量光佛像,、多位祖師的舍利、自語觀音像,、明代御制法器,、伏藏出的金剛撅、法鈴,、手鼓,、班瑪奧巴身像、占巴南喀大師印章以及歷代經(jīng)書,。敦巴.辛繞佛祖留下的左旋白法螺也在吉祥的因緣下再次回到了孜珠寺,。寺廟建筑也初步得到恢復(fù),大批傳統(tǒng)的供修儀軌,,尤其是神舞《極樂與地獄》得到了恢復(fù),。
1993年,丁真俄色仁波切繼任四十三世孜珠活佛,。他延續(xù)前世的努力,,恢復(fù)了扎倉、辯論和禪修三所學(xué)校,,修通了上山的盤山路,,逐年改善者寺院修法與生活的條件。孜珠寺主寺現(xiàn)有僧眾200多人,,還在各地有屬寺二十多所,。他還把本教佛法傳到了漢地和海外,,使更多的信徒走上了解脫道。2005年,,丁真活佛主持雞年大法會,,與會信徒人數(shù)多達二十多萬,規(guī)??涨?。法會召開時,孜珠山上空騰起壯麗的彩虹,,宛如跨越天際的橋梁,,仿佛預(yù)示著孜珠山的無漏正法將要沿著空中的彩橋,傳播到世界各地,,利益更加廣大的眾生,。
瓊波丁青的三十九族地區(qū)逐漸成為苯教寺廟和教徒最多、影響最大的地區(qū),。而孜珠寺是康區(qū)一帶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教徒最多、苯教儀軌保存最完整的寺廟之一,。
孜珠寺由于地處海拔4800米的雪山上,,自然條件極為艱苦,僧人是在非常艱苦的情況下修煉本教的佛法,。孜珠寺有200多個僧人,,寺廟為他們開辦了內(nèi)明、辯論,、禪定3所學(xué)校,,僧人在孜珠寺從內(nèi)明開始修學(xué)到禪定,要把本教現(xiàn)有甘珠爾(祖師敦巴辛繞口述的本教知識)187部顯宗,、密宗,、大圓滿經(jīng)典學(xué)完。近幾年,,由于內(nèi)地的信徒的捐款,,建造了通往孜珠寺的公路。
孜珠寺的苯教禪院可系統(tǒng)地講述苯教經(jīng)典,、傳授包括神秘而古老的本教無上瑜珈等各種修習(xí)方法,。該寺還存有一種古老的本教神舞。全藏地區(qū),,唯有孜珠寺保留和可以重現(xiàn)此舞的原貌,。
扎倉學(xué)校
扎倉的意思是“僧院”,藏傳佛教寺院里僧眾學(xué)習(xí)的學(xué)校被統(tǒng)稱為扎倉,。孜珠寺針對丁青地區(qū)老百姓生活清苦,,教育落后的狀況,,把佛法專修系統(tǒng)中初級的文化和宗教課程集中到一個獨立的教學(xué)機構(gòu),稱作扎倉學(xué)校,;中高級課程另設(shè)內(nèi)明學(xué)校傳授,。僧眾在扎倉學(xué)校的學(xué)期取決于僧人的文化基礎(chǔ)。通常學(xué)期需要2到6年?,F(xiàn)任扎倉堪布是嘎松丹增,。
內(nèi)明學(xué)校
孜珠寺內(nèi)明學(xué)校向具備初級知識的學(xué)僧講授本教中高級課程,除了佛學(xué)之外,,歷史,、星相、地理,、哲學(xué),、詩學(xué)、醫(yī)學(xué)也是學(xué)習(xí)內(nèi)容的組成部分,,這種結(jié)構(gòu)全面的系統(tǒng)幫助專修者建立更加全面扎實的認知基礎(chǔ),,便于在苯教甚深佛法的研習(xí)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內(nèi)明學(xué)校的學(xué)習(xí)過程通常為四年或更長?,F(xiàn)任內(nèi)明堪布是羅布雍仲,。
辯論學(xué)校
藏傳佛教的一大特色就是辯論,也叫辯經(jīng),。辨經(jīng)是通過邏輯辯論,,從佛學(xué)概念的每個方面仔細而反復(fù)地拷問,從而促使僧人對所學(xué)的每一個概念都純熟,、精確、全面而不偏頗,。辯論學(xué)校的學(xué)習(xí)是一個漫長艱苦的過程,,而且每天都要面對壓力,也在壓力中獲得增長,。這個學(xué)習(xí)過程一般要經(jīng)歷20年,,需要極大的毅力才能堅持下來。現(xiàn)任辯論堪布是丹巴,。
禪修學(xué)校
禪修學(xué)校是通過禪坐觀修,,把之前所學(xué)所思“修”出來,使之逐漸融入自己的生活,,變成自己的必然組成部分,。禪修是佛法修行最為深奧的部分,尤其孜珠寺修行的大圓滿傳承,,普通人難以理解和想象,。禪修是沒有止境的,,它修行者終生的功課,它的目標是證得涅?空性?,F(xiàn)任禪修堪布是索南晉美,。
雍仲苯教孜珠寺第四十三代法嗣——丁真俄色活佛,是本教佛法“譯師傳承”的八大成就者之一,穆邦薩東大師的轉(zhuǎn)世,。三千年前,,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為普及苯教佛法,推動在全藏三十七個地方修建道場,,穆邦薩東大師創(chuàng)建了其中的孜珠寺并擔(dān)任住持,。從那時開始,他為了實現(xiàn)度盡眾生的誓愿而不斷乘愿轉(zhuǎn)世,,因而形成了孜珠寺和“孜珠活佛”的法統(tǒng),。
2013年7月,丁真俄色活佛在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研究中心的支持下,,開始組織人員整理,、翻譯《象雄大藏經(jīng)》。
作為《象雄大藏經(jīng)》漢譯工程的主譯師,,丁真俄色活佛精通漢藏以及象雄文字,,他希望通過漢譯讓更多的研究者能夠直接接觸文本,從而推動象雄文化的研究,,挖掘和發(fā)揮古象雄文化對現(xiàn)代社會的作用,。雖然《象雄大藏經(jīng)》名字叫“經(jīng)”,但《象雄大藏經(jīng)》并非單純的宗教經(jīng)典,,而是一部涵蓋了哲學(xué),、天文、地理,、醫(yī)學(xué),、藝術(shù)、建筑等領(lǐng)域的全景式反映古象雄文明的百科全書,,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
希望真理能傳播到世界各地,而不局限于派別、主義的藩籬和枷鎖,使無邊的眾生都平等地得到凈化,,從藩籬和枷鎖中解放出來,,成為世界人類和平的因素,它將變成和諧的重要作用。
愿一切派別間一切舊的觀念都在剎那中消除,。希望純凈的真理永存在這個世界,,擺脫宗教教條、人為、和政治因素的影響,,在戰(zhàn)爭,、沖突、矛盾和仇恨中發(fā)揮革命性的作用,。
我希望天下一切眾生都得到快樂,,有如母親無私地看著自己的孩子時會感到幸福和滿足,心中洋溢著喜悅一樣,,如果每一個眾生都能走出自我的習(xí)氣,,對他人平等地展現(xiàn)這樣無私的思想,培養(yǎng)我們的愛心和菩提心,,我們也同樣能得到快樂,,我們的身邊將永遠都有快樂的源泉存在。
我愿每一個眾生都能當(dāng)下融化自己堅固的我執(zhí)和煩惱,,從對別人的關(guān)愛與寬容中看到無我,,從無我當(dāng)中感受到喜悅與安詳,在喜悅和安詳?shù)谋澈?,真正感受到佛法幾千年來一直提倡的智慧:開啟自己心中無盡的寶藏――佛性,、覺悟和凈化。
仁波切主要代表作品:《寶庫法》《大圓滿前行法?!贰对鹿馄刑帷贰洞钆渑c未來》《戲中戲》《靜猛天眾三中陰圓滿引導(dǎo)聞解脫經(jīng)》
“神舞使我們發(fā)覺,無論今生與來世可以坦然的面對自己和他人而沒有自責(zé)和內(nèi)心的恐懼便是極樂;內(nèi)心的邪念與不可示人的自我折磨就是黑暗的地獄,。”____丁真俄色活佛
神舞介紹:
十二年一次的神舞法會,,是孜珠寺最為隆重的佛門盛事,。每逢雞年,數(shù)以萬計的朝圣者不辭跋涉之苦,,華服盛裝地聚集在這海拔4800米的雪域圣寺,,弘宣善法,祈福懺罪,,殊情勝景,,蔚為壯觀。而最引人入勝的,,就是法會期間上演的神舞劇“極樂與地獄”(又名“極樂世界與地獄”)。
神舞是藏傳佛教舉行法會慶典時由僧侶表演的一種宗教儀式舞蹈,,跳舞時僧侶們戴著各種面具扮演不同的角色,,穿長袍、佩彩帶,、既有普渡眾生的意義也帶有濃厚的宗教文化色彩,。
孜珠寺的“極樂與地獄”神舞與藏地其它寺院的神舞比較起來是與眾不同的,它十二年才跳一次,每一次都加持所有的眾生得到當(dāng)世的覺醒和心靈的重生,。神舞劇是根據(jù)《桑阿林巴說閻羅十判善惡經(jīng)》編排的,。桑阿林巴是藏傳佛教著名的伏藏大師,一生開啟多處伏藏,,包括密集如來像(密集如來是密宗六大傳承體系中主要如來之一),、多部佛經(jīng)、《孜珠山佛跡錄》(此中詳細記載了諸佛菩薩和成就者在孜珠山的行跡,,包括阿彌陀佛留下的腳?。,!渡0⒘职驼f閻羅十判善惡經(jīng)》記載了大師一次中陰游歷地獄的體驗,。后來大師將此經(jīng)傳予孜珠寺,并囑托將以神舞形式表現(xiàn)出來渡化眾生,。
神舞“極樂與地獄”以“閻羅十判”為主軸,,展示了善惡因果報應(yīng)的規(guī)律。全劇共十幕,,由修行深厚的僧侶們表演,。劇情表現(xiàn)了閻羅王對善惡上師、善惡僧人,、善惡官員,、善惡平民、善惡女性共十人的罪福審判,,發(fā)人深省地揭示出“極樂與地獄的選擇取決于如何取舍善惡”的道理,,提示了人們通過所積累的業(yè)力,善入善道,、惡入惡道,。整場表演會對人起到強烈的加持與震撼,使人們對今生今世進行反省,,感悟到人身難得,輪回痛苦,,因果真實不虛,,祈盼早日解脫。
神舞的表演需要半個多月的時間,,念經(jīng)十多天,,經(jīng)過諸多的祈禱、消業(yè),、祈福,、超度等內(nèi)容作為鋪墊,,直到最后一天才進入跳神舞的表演。有生之年能親眼目睹法會的眾生將會得到無比殊勝的加持與心靈的解脫,。
最近的一次是公元2005年7月的神舞法會,,法會前幾天孜珠神山下了一場罕見的瑞雪,丁真活佛預(yù)言法會將吉祥圓滿的進行,,佛法將得到宏揚,。果然此次法會盛況空前,包括有內(nèi)地弟子參加的近二十萬人親歷了這一難得的法會,,這也預(yù)示著本教佛法慈悲的力量將在未來的時代利益更多的有情眾生,。
作者介紹:
作者桑阿林巴大師桑阿林巴大師誕生于公元1863年,是藏傳佛教中著名的伏藏大師,,在一生當(dāng)中曾開啟多處伏藏,。大師于1926年(63歲時)來到孜珠山,并在孜珠山開啟多處伏藏,,包括桑瓦兌巴佛像(桑瓦兌巴是密宗佛法三大傳承體系中根本如來之一),、多部佛經(jīng)、《孜珠山佛跡錄》(此中詳細記載了諸佛菩薩和成就者在孜珠山的行跡,,其中包括阿彌陀佛留下的腳?。M瑫r,,桑阿林大師還將《桑阿林巴說閻羅十判善惡經(jīng)》傳予孜珠寺,,并囑托將此經(jīng)以神舞形式表現(xiàn)出來渡化眾生。大師曾預(yù)言:神舞具有強大的加持力,,有幸三次看到的人將不墮惡道,!并同時預(yù)言孜珠寺將成為后世弘揚佛法的重要地點。
劇情介紹
大師在《桑阿林巴說閻羅十判善惡經(jīng)》因緣分中這樣自述:
閻羅王端坐在法座上,,面有怒色,,眼如銅鈴,身披寶石和明鏡裝飾的黑衣,,手持顯示眾生業(yè)力的匭板,。他的右邊是獅面大臣,手持分辨善惡的寶鏡,。右下方是牛面大臣,,手持算盤和《功過簿》。他的左邊是猴面大臣,,手持善惡稱,。左下方是豬面大臣,手持計數(shù)善惡的黑白石子,。還有不同面相的獄卒,各持令人生畏的刑具。
第一幕 判偽上師
這一幕審判一個在這個宇宙中將要死去一位上師,,閻羅王一聲令下,,獄卒們尖叫著散去。不久,,在閻羅王的法座前出現(xiàn)一位年輕的上師,。
上師的“白衣善性”“黑衣惡性”分列左右。獅面大臣用寶鏡照出上師內(nèi)心的善惡,。牛面大臣讀這位上師的《功過簿》,。猴面大臣宣布他善輕惡重。豬面大臣用黑白石子多少算清他的善惡.結(jié)果這位上師從小嬌橫,;不敬上師,,不依上師的傳承修法;不孝父母,;由于憤怒去殺生,;不守戒律,生下了邪淫的私生子,;沒有對三寶的供養(yǎng),;沒有對上三道的積福;沒有對下三道的布施,;沒有弘法利生,;也沒有自己的清靜修行。
閻羅王宣判他是毀滅佛法的罪人,,修行人的恥辱,,眾生的誤導(dǎo)者,不信因果,、不守戒律的邪見者,,要在地獄的銅釜中煮上幾億年,命獄卒們將打他去地獄,。
獄卒們號叫而去,。
第二幕 判具格上師
閻羅王端坐在法座上.上師坦然而安詳跪在座下。
“白衣善性”“黑衣惡性”分列左右,。獅面大臣,、牛面大臣、猴面大臣,、豬面大臣鑒定的結(jié)果是:這位上師從小天性溫良,;孝養(yǎng)父母;對上師恭敬,,上師所傳法門一一精修,;嚴守戒律,;相續(xù)清靜;供養(yǎng)三寶,、僧團,;修造佛像佛塔;讀誦抄印經(jīng)書,;供垛瑪,、擦擦;修諸本尊,;持誦真言,;修橋補路;布施貧苦,;從不殺生而且放生,,布施水族、飛鳥,、爬蟲,;勸人行善;不盜,、不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語,、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癡;為了自己成就而精進修行,;為了眾生解脫而發(fā)菩提心,;有強大的法力和愿力使人向善:是一位具格上師。
閻羅王道:“你這位上師以達佛的境界,,對輪回和涅已來去自如,,是佛法的寶,是眾生的救主,,你這樣的上師像白天的星星一樣難得,,像如意寶一樣可貴。你去普賢如來王的國度實踐你的宏愿吧,?!?/p>
這時,眾天神,、佛母吹響法器,,迎上師去極樂,。
第三幕 判惡僧
閻羅王端坐在法座上,僧人跪在下面惶恐顫抖。
一番鑒定后,結(jié)果是這位僧人從小頑劣,、性格暴躁,,不孝父母;胸?zé)o點墨,;喜歡做生意,卻以奸詐的手段欺騙人,;將牛羊賣到屠戶手中,;是個酒肉女人都不戒的花和尚,以財養(yǎng)女人,,破尼姑戒體,邪淫后墮胎,;盜取僧物,;騙取供養(yǎng);破和睦僧團,;誦錯經(jīng)文,;貪財,從不供養(yǎng)或布施,,且阻止別人行善,;不守誓言;欺強凌弱,;不敬上師三寶,;好穿白衣不穿僧服;污染供食,。他是一個比俗人中的惡人還可憎的人,。
閻羅王宣判他去阿鼻地獄。
第四幕 判清靜僧
閻羅王端坐在法座上,,僧人坦然而安詳,。鑒定結(jié)果是這位僧人不貪戀輪回,精進修法,;修造了三世佛,、觀音、文殊,、金剛手菩薩等千尊佛像,;修造了佛塔、轉(zhuǎn)經(jīng)筒,、瑪尼堆,、擦擦,;印造了《般若經(jīng)》、《懺悔經(jīng)》,、《賢劫經(jīng)》,;朝拜了多處佛寺;經(jīng)常供燈,、香,、水、花,、食物,、匯供;以身體磕長頭,;以口誦真言,;以意請誠祈禱發(fā)愿;對下三道布施,。像避開毒藥一樣避開惡行,,對善行有正知正見的精進。
閻羅王判他去真巴南喀大師的匯供地繼續(xù)修行,。僧人念蓮師心咒而去,。
第五幕 判貪官
閻羅王端坐在法座上,官員臉色灰白。鑒定結(jié)果是.這位官員從小不聽父母教誨,,認為行善是無意義的,;經(jīng)常違背佛法;不恭敬上師和三寶,;因為權(quán)力而剛愎自用,;與眾多女人亂淫;不奉公守法,;不分辨是非黑白,,包庇罪人,陷害好人,,多有冤獄,,而且在監(jiān)獄中暗算人命;從不依法行事,,行為險惡令人毛骨悚然,;收取賄賂,以權(quán)謀私,,奪人之美,,對財物貪得無厭,巧取豪奪;教唆惡人拆毀寺廟,,毀壞佛經(jīng),、佛像;毫無憐憫的屠殺生命,,圍獵,,把珍稀的鳥和魚作食物;挑撥矛盾,;巧立名目增加賦稅,;把無罪的僧人入獄;無端騷擾修行人,;霸占土地,,盤剝百姓:是這十惡不赦的贓官。
閻羅王道:“官員,,你自私的行為毀了自己,殺生,、貪污,,你成了惡的代表和領(lǐng)袖。你將無法逃避地獄的懲罰,,獄卒帶他去九層燒熱的鐵房中,。”
第六幕 判清官
閻羅王端坐在法座上,,堂下官員輕松而自豪,。鑒定結(jié)果是:這位官員從小正直,有同情心,,聽父母教誨,;自律有主見,有官威,;做事嚴謹,,明察前因后果;恭敬三寶,,經(jīng)常沐浴更衣去誦經(jīng),、叩頭,誦過皈依經(jīng),、發(fā)愿經(jīng),、懺悔經(jīng)、杜母經(jīng),、六字真言,、八字真言、白字真言,;盡心竭力解決百姓疾苦,,建學(xué)堂,、修路、修橋,;獎罰分明,,讓罪人去修路種樹很有智慧;富貴不淫威武不屈,;愛惜生命,,對罪人也盡量不用死刑;建立了很多禁獵區(qū),;保護弱者,;從不以權(quán)謀私,從不黨同伐異:這是位好官,。
閻羅王判他可以在南瞻部洲再為人身,,并遇到具格上師使你修行到不退轉(zhuǎn)地,兩世成就,,在西方極樂世界花開見佛,。”
官員非常高興,,念著八字真言和六字真言離開,。
第七幕 判惡霸
閻羅王端坐在法座上,平民臉色灰白,,身體象風(fēng)中的樹葉一樣顫抖,。
結(jié)果這位平民從小作惡,無緣行善,;五歲開始捕鳥,,大一點開始下水捕魚,上山打獵,,折磨遇到的一切生靈,;飯是未死的熱肉,水是不冷的熱血,;將父母趕出門,;詐騙,欺凌弱??;惡口;養(yǎng)惡犬傷人,、圍獵,;在禁獵處盜獵;身為屠夫,教唆他人做屠夫,;與犢爭乳,;霸占很多女人,生下眾多邪性的孩子,;廟庵放火,;森林放火;大海投毒,;將巨石滾下山,;回避善友,;結(jié)伴惡人傷害善良,;毀謗佛法,;不守誓言;盜殺放生的牛羊,;作鐵匠打造刀槍弓箭,;酗酒;搶劫僧人,、朝拜者和乞丐,;盜取佛像、佛塔的裝藏,;散垛瑪堆、擦擦,;說頭上的天是空的沒有神靈,,腳下的地是實的沒有地獄,人死如燈滅,,善惡因果都是謊言,,行惡是他的宿命。
閻羅王道判他去阿鼻地獄受九億劫的痛苦,。
第八幕 判良民
閻羅王端坐在法座上.下面跪著一位平民,。平民的右邊跟隨著“隨身的白衣善性”,左邊跟隨著“隨身的黑衣惡性”,。獄卒們包圍在他們身邊,。
鑒定結(jié)果這位平民從小認為惡行是殘忍的;從不殺生,,知道生命是平等的,,經(jīng)常放生牛羊;尋找具格上師受法,,減少惡緣,;結(jié)夏修行;自己建造了佛像、佛塔,、印佛經(jīng),,刻瑪坭石,為佛像貼金,,供佛衣,,并且隨喜他人的建造;供燈,;作廟庵施主,;朝拜神山;繞經(jīng)輪,;誦經(jīng),,六字真言誦了五億遍;供僧,;匯供,;修橋補路;不妄語,;勸人行善,;保護弱小,一生行善,。
閻羅王判他于西方極樂世界蓮花中化生,,見到無量光佛!”
第九幕 判壞女人
閻羅王端坐在法座上,。下面跪著的女人不??奁?/p>
大臣們照出這個女人當(dāng)過尼姑,,卻使僧人破戒,,在佛像、佛經(jīng),、佛塔前亂淫,,并且殺死了胎兒;用了很多不能消受的供養(yǎng),。后來還俗出嫁,,在婚禮上殺了很多牛羊;成婚后虐待公婆,,打罵用人,;與人通奸,合謀殺死丈夫,。裝神弄鬼騙人錢財,;盜殺鄰居牛羊,;去放牧打斷牛羊的腿;做生意騙人:是一個完全惡心惡行的女人,。
閻羅王宣判像這樣的女人只能去阿鼻地獄,,再難解脫。
第十幕 判賢良女人
閻羅王端坐在法座上.下面女人的右邊跟隨著“隨身的白衣善性”,,左邊跟隨著“隨身的黑衣惡性”,。獄卒們包圍在他們身邊。
大臣們照出.這個女人從小溫和,;孝養(yǎng)父母并學(xué)會了念祈禱經(jīng),、懺悔經(jīng)和發(fā)愿經(jīng);吃自己勞動換來的,,用自己辛苦掙來的,;不邪淫;放生,;修橋補路,;曾受皈依,恭敬上師并得到加持和灌頂,;供養(yǎng)三寶,;布施貧苦;繞佛塔佛像,;造轉(zhuǎn)經(jīng)筒,;筑瑪坭堆;教人誦經(jīng),;八字真言念了三億遍;兩個兒子在修法:完全是一位具備菩提心的祥和母親,。
閻羅王道:“你這樣賢良而虔誠的母親真是難得,菩提心沒有男女的差別,,你完全可以去佛國得到杜母的加持和境界,。”法器齊鳴,。
創(chuàng)建者桑阿林巴大師自述:
這十次審判之后,,我聽到宇宙間一聲巨響,我問獄卒是什么聲音,,他們不理會我,。我只覺得自己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是不是還要判下一個人,?這時,,獄卒們帶來一個只有八歲的小孩,,我由衷地生起了菩提心。
突然眼前的一切不見了,,我聽到兩位上師在呼喚我的名字,,看到超度我的牌位。
上師乙希喇嘛道:“你沒有死,,你專注自己的意念使自己在原始純凈的狀態(tài)中呈現(xiàn)了一些景象,。”
我又“回到”了人間,,雖然身體疲倦,,心卻非常清靜。上師給我誦了長壽經(jīng)并給我服了藥,。
我想這個使命已經(jīng)完成了,!扎西。
左旋白法螺:
這支左旋的潔白法螺不僅僅是孜珠寺的珍寶,,據(jù)經(jīng)書記載:10000年前辛繞如來為了把因緣成熟的阿彌佛陀的佛法傳到西藏,,來到了本日神山降魔,眾魔用盡手段卻屢戰(zhàn)屢敗,,絕望之際不免傷心落淚,,佛祖見此情景悲心大慟,當(dāng)即拔下自己一顆牙齒,,化作潔白無瑕的左旋海螺,,吹出一陣無比純凈溫暖的法音,頓時,,眾魔止啼為笑,,他們原本堅硬邪惡的心一剎那變得柔軟而虔誠。眾魔跪倒在地,,祈求皈依佛祖,,發(fā)誓永遠護持佛法。所以這支法螺代表著佛的聲音,,是本教至寶,。后來這只法螺就被埋在了本日神山,直到占巴南喀大師住世修法時重新開啟,。公元八世紀赤松德贊滅本,,法螺被伏藏在南方的牛形巖石下。數(shù)百年后,,它被辛賽.郭疊帕巴發(fā)現(xiàn),,并輾轉(zhuǎn)來到了孜珠山。后來由于各種因緣,,海螺又曾離開孜珠山,。將近100年前,,法螺又來到孜珠山,恰逢孜珠山的另一件珍寶——無量光佛金像也回到了神山,。辛繞如來曾在孜珠山留下預(yù)言:當(dāng)后世無量光佛像,、左旋白法螺(圣尊以自己的牙齒所化)與具格的賢者在孜珠山三寶匯聚之時,孜珠山的佛法火種將大放光芒,,照亮世界,。文革期間,海螺又曾失去,,而文革之后,,神奇的因緣又使它從青海回歸了孜珠山,,預(yù)示著孜珠山必然要使佛祖的預(yù)言變成現(xiàn)實,。
無量光佛:
無量光佛鎦金佛像是孜珠寺主要鎮(zhèn)寺之寶。它由本教圣尊辛饒如來親自開光,,在孜珠寺創(chuàng)立之初,,約3000年前就來到了孜珠山。從初祖穆邦薩東大師起,,這尊佛像大都留在孜珠活佛的身邊,,隨活佛各地傳法,代表辛饒如來當(dāng)下予以加持,。無量光佛也叫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接引愿者往生,,慈悲無比。圣尊辛饒如來就是無量光佛的化身,。本教佛法蒙難時期,,此佛像流落民間。遇到災(zāi)荒,,收藏佛像的人家不得已只得用佛像換糧求生,,佛像以其精美絕倫迅速為他們換來了食物,一家人因此得救,;之后,,下一個收藏者再用佛像換糧,,又使自己免于餓死,。于是佛像走過了一家又一家,在災(zāi)荒年里挽救了無數(shù)人的生命,。
稀世大鈸:
桑杰林巴大師曾被邀請去嘉絨傳法,,當(dāng)?shù)刂T位土司在大師返藏時供養(yǎng)了許多法器,,其中有明朝宣德皇帝御制的稀世大鈸和許多其他法器。返藏途中,,大師發(fā)現(xiàn)由于物品太重,,驢背被磨出了血,大師心生慈悲,,命人把法器統(tǒng)統(tǒng)扔進江里,。隨從大惑不解,心里直叫“可惜”,?;氐阶沃樯胶螅蝗?,桑杰林巴大師對僧眾說,,泉眼里有東西在閃光。在大師住所不遠處有一泉眼,,看似很淺,,但無論怎樣汲水也不會干涸。而當(dāng)時泉水里確有東西在閃光,,大家仔細一看,,竟然是那些被丟入江中的法器,正一件一件的從水下冒上來,。原來桑杰林巴大師心痛驢背被磨破,,于是請龍界幫助,用水把大量法器“運”上了山,。
握石舍利:
孜珠寺供奉著兩個特別的舍利,,是兩塊明顯被手攥握得如同刀柄形狀的石頭。它們分別是孜珠寺600年前的羅丹寧布活佛和300年前的桑吉林巴大師留下的法身舍利,。羅丹寧布活佛是600年前復(fù)興本教的偉大上師,,他的功績非常多,例如為后世留下《祖師辛饒十二功績》以及大批“耳傳”經(jīng)卷,,復(fù)興了孜珠寺和眾多丁青的本教寺廟,。
這塊法身舍利,是羅丹寧布大師祈召天龍八部護佑孜珠寺復(fù)興時,,為了表明誓愿而捏成的,。“文革”時紅衛(wèi)兵將舍利的來歷斥為迷信,,認為是用泥巴偽造的,,還用刀砍來證實。結(jié)果刀刃都毀了,,舍利卻只傷了一點點,。紅衛(wèi)兵這才知道圣物不可冒犯,。
300年前的桑吉林巴活佛也是苯教世上著名的伏藏大師。他使孜珠寺得到空前發(fā)展,,復(fù)興了丁青以外的一大批本教寺廟。他還云游到漢地,,曾得到康熙皇帝的禮敬,。
他所留下的法身舍利與羅丹寧布大師的一樣,為了表明誓愿,。有緣得到法身舍利的灌頂加持,,如同得到了大師直接的祝福和加持。
自語觀音
三百年前的孜珠活佛桑杰林巴大師,,是本教歷史上重要伏藏大師和成就者,,住世傳法時即享有盛名。嘉絨土司請示康熙皇上批準,,迎請桑杰林巴大師到嘉絨講經(jīng)傳法,。大師赴嘉絨前,空行對大師說:賢者此行如能遇到一件圣物并帶回孜珠山,,將對度化眾生有極大的好處,。桑杰林巴大師到達嘉絨后,,把本波佛法傳給了嘉絨信眾,,剃度三十多位誓愿專修的信眾出家,使本波佛法在嘉絨得到極大弘揚,,直至今日依然法教興旺。大師在嘉絨的弘法成果卓著,,而空行提到的圣物卻一直沒有遇到。大師將要離開的時候,,嘉絨信眾紛紛奉獻供養(yǎng)。第一件供養(yǎng)是一尊觀音像,,大師手捧觀音像對其頂禮時,觀音像忽然開口說:“圣者不必憂慮,,度化眾生的事交給我”,。于是這尊自語觀音隨大師回到了孜珠寺,加持每一位有緣來到孜珠山的眾生;特別當(dāng)去世的人們被跋涉送上孜珠山天葬臺時,,自語觀音一定會出現(xiàn)在逝者的身旁,加持他/她免入惡趣,;孜珠山作為觀音道場的慈悲力量由此展現(xiàn),。
自語觀音的全名叫作“自語圣者我去救惡趣之眾像”。
生身舍利:
孜珠寺自創(chuàng)建以來出現(xiàn)了數(shù)以百計的大成就者,,他們在孜珠神山覺悟了緣起性空,,證得了虹化之身,。為實現(xiàn)自覺覺他的大乘誓愿,,普渡眾生,大成就者們留下不同形式的舍利以啟發(fā)世人對無常的覺悟,,對解脫的信心,。“舍利”一詞的發(fā)音來自印度,,本意是“身骨”,,通常指佛陀和高僧們滅度荼毗后出現(xiàn)結(jié)晶體。它是戒定慧修行成就的結(jié)晶,,說明修行者已經(jīng)修得成果的見證,。佛門弟子見舍利如見佛菩薩,升起企慕追隨之心,,堅定修行的信念,;尤其來自高僧大德生身的靈骨舍利,更具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力量,。
這顆舍利來自孜珠寺第一世活佛穆邦薩東大師,。
他是本教佛法“譯師傳承”系統(tǒng)中八大成就者之一,在三千年前創(chuàng)建了孜珠寺,。
他留下的經(jīng)卷和講修系統(tǒng)令孜珠寺成為本波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和傳法中心,。
這粒舍利來自三百年前的孜珠活佛桑杰林巴大師。
他是一位著名的伏藏大師,,開啟了許多法難時期伏藏的重要經(jīng)典和法器,。
同時他也是使本波佛法極大弘揚的高僧,他恢復(fù)了西藏許多本教寺廟,,把本波佛法帶到了嘉絨和漢地,。
這是桑杰林巴大師的頂骨舍利,在靈骨上顯現(xiàn)出藏文字母“啊”字,。
這在西藏佛教中代表著空性,,所以這塊頂骨反映了桑杰林巴大師證得空性的大成就。
天鐵佛像:
天鐵是西藏古代流傳下來一種奇異的金屬,密度很大,,極其稀少,,在西藏它是無比珍貴的護身符。
孜珠寺供奉的天鐵佛像更為奇特,,因為據(jù)說佛像是自然形成而非人工刻畫出來的,,所以就更加神奇而珍貴,傳說中它甚至能保佑持有者“刀槍不入”,。
無論如何,,這尊佛像由于其來自遠古,是稀有金屬,,并且自然形成,,因而珍貴無比,一直被孜珠寺奉為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