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婚之俗,并不是僅僅北京才有的,,人們?yōu)樽优畵衽?,必須經“媒人”往返兩家“提親”,其步驟是,,先由媒人問明女孩的生肖屬相,,并索取“八字”,把女孩的“八字”送到男家,,再索取男孩的“八字”復送女家,,雙方互請“算命先生”算命,如男女命中沒有相克之處,,且有成親的可能時,,才進行議婚,,否則雖然“門當戶對”也只有作罷了,此舉俗稱“合婚”,。
合婚結果,,之后是相親,由雙方家長會同媒人,,約定場所,,或在任何一方的家中相見,俗語叫“相親”,。雙方所注意的,,是男女相貌是否端正,肢體有無殘廢,,此舉多半是由媒人陪同男家的人約在女家相聚,。如果相親雙方都很滿意,就可以寫婚書了,。
男女雙方都認為可以成親時,,下一步就是下“小定”禮?!靶《ā钡亩Y物,,并沒有一定的標準,大部分人家都是四盒禮,,送衣料或者首飾之類的,。當天女家要擺設整桌酒席,款待來下禮的大媒,,講究的人家,,還有二十樣果子,這些果子是四葷,、四蜜,、四干、四鮮,、四點心等,。
北京結婚有句俗語“正不娶,臘不訂”,,因正月娶媳婦主妨公婆,,臘月訂婚主克敗婆家。但無論在何時迎娶,,必須要選擇一個好日子,。而且男家在選擇好日子的前幾日,一定要請媒人去女家,,詢明姑娘的“小日子”,。即月信日期暴在上半月或下半月,,以便選定吉日,據說,,若迎娶時適值新娘月信來潮,有“紅馬上床,,家敗人亡”之說,,所以對擇日子很重視。
迎娶的日子決定之后,,緊接著就是“放大定”,,又稱“通訊過禮”。在婚姻過程中,,這個禮節(jié)很重要,,所以儀式也很隆重。除“龍鳳帖”具有特殊意義外,,其他禮物與“小定禮”都差不多,。禮物的數最和品質,雖無一定標準,,但在原則上,,都是分為“四色”禮。如:衣料首飾,、酒肉食品,、面食、果食,。
送嫁妝是女家的事,,大約都是在吉期前一兩天舉行。把所有的陪嫁,,分裝在箱子及食盒里,,雇人抬著,兩人一抬,,由新郎的兄弟押送到男家,。"送嫁妝"之舉是很隆重的,有錢的人家嫁女兒,,正好趁著"送嫁妝"的機會以炫耀富有,。男家收到這些嫁妝以后,新郎要在當天去女家"謝妝",。謝妝要行磕頭禮,,但不作停留,磕過頭之后就回家,。
吉期一到,,新郎要親自率領儀仗前往迎娶,,并且要按照規(guī)定的時辰出發(fā)。在起轎前還要進行驅邪,。有錢的人家娶媳婦場面特別大,,儀式非常隆重,各種儀仗排列的次序大約是"頂馬"(在迎親儀隊中,,有一人盛裝騎馬負責開路并指導整個行列,,名曰頂馬)在最前邊,其次為回避牌,、吹鼓手,、鍘鑼、綴燈,、旌旗等,,可謂:旗、鑼,、傘,、扇一應俱全;同時把金瓜、鉞斧,、朝天鐙等各種兵器,,也都排列在儀仗的行列里,場面之大,,聲勢之成,,實在難以形容。
男家為了能順利達成迎娶新娘的任務,,要在事先預備若干"紅包",,各包銅元、角票等,,在女家索要紅包的時候拿出,。進門后娶客還要把預先帶來的制錢銅元等向門內投撒,俗語叫"撒滿天星",。女家還要以茶酒款待娶客,,并把準備好的"子孫碗箸"放在娶客面前,請娶客帶給男家,。"之后就把紅絨花給新娘戴上,,再把"紅羅蓋頭"蓋在新娘頭上,娶親太太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娶親的花轎及儀仗回到男家門前時,,男家亦照例大門緊閉,說是可以煞煞新娘的性子;此時女家來的送親官客必向前叫門,,再三請求始能開門,。大門開開之后,花轎抬進庭院,,要先過火盆,,送親官客和新娘的兄弟,就隨著花轎進入庭院休息,,男家以酒筵相款待,。
下轎的時辰一到,把花轎抬到大廳門口,。執(zhí)事人等各司其職,準備新娘下轎,。此時新郎官先向轎門作三個揖,,于是由送親太太啟開轎門,由伴嫂(即今之伴娘)攙新娘下轎,。然后遞給新娘一個小瓷瓶,,俗稱"寶瓶",瓶內裝以五谷及黃白戒指兩枚或四枚,。新娘把寶瓶抱在懷里,,然后由伴嫂及送親太太攙扶,姍姍而行,。另由兩人前后接鋪紅氈,,使新娘腳不沾地。此時新郎已站在天地神案前,,手持弓箭向新娘身上輕射三箭,,借以驅除邪魔。射箭的姿勢是射一箭退一步,,然后新娘跨馬鞍,,走火盆,這些關節(jié)過了之后,,就在供案前舉行結婚大典,,俗語叫"拜天地"。
"坐帳"之后,,接著的節(jié)目就是吃子孫餑餑,。子孫餑餑是送親太太從女家?guī)淼模杂扇凰陀H太太各取一碗,,分送給新夫婦交換進食,。之后是吃長壽面,喝交杯酒。
"鬧洞房"是代表喜氣的,,所以家家戶戶,,只要娶媳婦兒,就要鬧洞房,,而且鬧的越熱鬧越好,,既沒有時間性,也沒有空間性,,古今皆"鬧",!只是鬧的程度不同而已。
拜家廟拜祠堂統稱為拜祖先,,這是拜過天地之后,,一個最重要的節(jié)目,因新娘"過門"之后,,就是丈夫家的一員,,而不拜祖先是不算數的,所以拜祖宗是很重要的,。拜過祖先之后,,就要"定名分",俗語叫"分大小",。就是要認識婆家家庭分子中的長幼輩分,。
新婚次日,新娘拜過祖先家族及親友之后,,男家尚有一項重要禮節(jié),,就是會親家,簡稱"會親",?!皶H”也是非常隆重的,女方的家人多數會對新郎之父母,,說些客氣之談,,為新娘免災。
"回門"是婚后第一次,,女家接新娘歸寧,,同時新郎也要一塊兒去,俗語叫"回門",。一般婚姻過程,,大致是從"議婚"起,到"回門"止,,就算完成了,。回門之日,新夫婦不能在女家過夜,,必須在當天趕回男家,。
這老北京的結婚習俗確實是繁瑣,也有很多沒有道理,,但是這些歷史見證了中國的歷史不是嗎,?
北京結婚習俗之聘禮
男女雙方家長說媒、相親,、訂婚后男方送彩禮往女家,,表明聘定女方為妻。聘禮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征意義的物品,?!捌浮笔腔槎Y前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北京結婚習俗之陪嫁
女方收到男方送來的聘禮后,,在出嫁前一天下午將娘家陪送的嫁妝送往男家,。中等人家陪嫁一般為24抬、32抬,,有的人家陪嫁有相應還禮之意,原則上以男方聘禮增一倍還禮,。(嫁個女兒也不容易啊!不過現在一般都是男方準備新房,,女方的陪嫁一般都是新房的家具電器,這個比較實用)
北京結婚習俗之娶親
吉期一到,,喜轎車執(zhí)事上門,,娘家忙著打發(fā)上轎車,夫家忙著迎娶進門,,排場大又隆重,,禮數也多,算給雙方的家境來了一場大展示,。
“娶親太太”扮演著重要角色,,隨喜轎車執(zhí)事上門迎親,引導行禮,。她主持婚禮儀式,,另有儐相指導新郎新娘完成婚禮禮節(jié)。
北京結婚習俗之洞房坐帳
新人拜過天地后,,上炕抓蓋頭,,夫婦才算正式見了面。拜堂后要“鬧新房”,。新婚夫婦進行同吃子孫餑餑,、喝交杯酒、撒床、上頭等儀式,。其中貫穿著祝愿新人稱心如意,,家道發(fā)達興旺的主題。
北京結婚習俗之回門
洞房花燭夜后,,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親三代,,并拜見父母等長輩,,定名分,認大小,。
婚禮舉行后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娘家與父兄親友行回見禮。這就是所謂“回門”,,也叫“回酒”,。
雖然現在這年代已經很少有媒人拉紅線也沒有人信什么八字之合了,但是精簡了的傳統還是被流傳了下來!
北京結婚習俗要點
北京結婚習俗上強調要在12:00之前完成行禮儀式,,形式上多以西式為主,。
北京人中午結婚,酒宴往往喜歡擺在飯莊,,且大多是老字號,,比如東來順、全聚德等處,。
北京市區(qū)不許放鞭炮,,即使結婚,也多以踩氣球代替,。
一般北京人結婚不鬧洞房,,因為是中午,吃完即散,。
北京人送紅包數字和上海人差不多,,一般在3、5百塊,,但各人可量力而行,。若是經濟水平不好的,送少點沒關系,,關鍵是來參加,,就算給對方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