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社投稿】如何向報社投稿 怎樣向報社投稿 報社投稿怎么投
如何向報社投稿
1,、關鍵是你所寫稿子是哪個方面的,,也就是哪種類型的。比如說,,是文學作品啊,,還是學生作文啊,是生活常識啊,,還是專業(yè)論文啊,,等等?! ?/p>
2,、弄清報社的郵政地址和電子郵箱這兩種投遞的方式,將你的作品用其中的一種方式投遞過去就可以了,。不過,,現(xiàn)在通常都用網(wǎng)上投稿這一方便快捷的方式,效率是很高的,?! ?/p>
3、要想投遞的稿子能被報社錄用,,你一定要把握好稿子的質(zhì)量,,這樣成功率會比較高。
1,、選看報社的風格,,如果以評論為主,就寫論文,。以敘述類為主就要寫記述文……
2,、寫稿→(用電子郵箱)投到報社某個欄目的信箱→OK(現(xiàn)在以書信形式的投稿方式已經(jīng)很少了,現(xiàn)在幾乎所有報刊雜志都設有電子郵箱供作者投稿,。因為這樣自己能及時得到回復——信件方式的投稿,,一般都得不到回復的,就算你夾有郵資也不可能得到回復)
怎樣向報社投稿
1,、是弱化標題的誤區(qū),。
在日常編輯工作中,每次選稿我都是先把標題好的稿件選出來修改備用,,基本會在第一時間內(nèi)刊發(fā),,而那些內(nèi)容好標題卻不起眼的稿件自然就壓在了下面,,如果時間允許,我會為這些壓在下面的稿件擬定適合的標題,,但若遇到時間緊或稿源多的情況,,這些稿要見諸報端就會比較晚或有些難了。據(jù)我所知,,這種擇稿方式,,也是我身邊大多數(shù)編輯的選擇。
這不禁讓我想起自己在做基層通訊員時,,撰稿過程中總愛把大部分心思用在稿件的內(nèi)容上,,常常是寫完稿后再起標題,想不出好的就隨意編個了事,,總認為會有編輯為自己把關,。在作為編輯和基層通訊員交流時,我發(fā)現(xiàn)很多通訊員也和曾經(jīng)的我一樣,,其實,這是陷入了弱化標題擬定環(huán)節(jié)的誤區(qū),。對此,,我想告訴大家:標題絕對是一篇稿件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新聞學上有這樣的定位:標題是新聞的眼睛,。如果眼睛不明亮,,那新聞是很難吸引人的。我們在讀報時,,最先看到的常是新聞的標題,,一個好的標題會抓住你的眼球讓你不由自主被吸引著看下去;而一個索然無味的標題只能讓你一掃而過不想再探究下面的新聞,。因此,,作為通訊員,在撰寫稿件時,,一定要從讀者的眼光和編輯的角度出發(fā),,多在標題擬定上下功夫,要按照創(chuàng)新,、貼切,、準確、精煉等原則做好每一個標題,,建議最好是先確定思路和角度,,然后擬定標題,最后再開始寫作主體,,因為這樣的順序有利于我們圍繞主題突出重點,,避免后期制作標題時難以找到入口的弊端,。
2、是角度錯位的誤區(qū),。
基層通訊員負有及時宣傳報道本單位大事要聞的職責,,為此,各位通訊員都付諸了極大努力,,但結果卻各不相同,,其中,稿件投出后如泥牛入海者不在少數(shù),。這里也包括曾經(jīng)的我,。記得我在做通訊員時也曾有個這樣的焦急迷惑,常常會問自己:我的稿件為什么沒被刊發(fā),?而在成為編輯后,,我自己找到了答案:問題就出在稿件采寫的角度上。 在編輯工作中,,我經(jīng)常會收到這樣的一些來稿:XX大隊召開XX會議,,XX領導講話要求。對此,,我大半會為這些稿件標注上“作廢”字樣,,原因就是這些報道的角度不對。在這里,,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幾年來,為不斷提高版面質(zhì)量,,我們編采人員致力于精益求精,,努力增強報道的新聞性、親民性,、創(chuàng)新性,,尤其在調(diào)整報道方向、改進會議報道,、拓展大眾視角上下了很大功夫,,目前,除市委重大會議外,,一般會議我們都不按會議報道處理,,而是從中提取最有價值的新聞點展現(xiàn)出來,對市委領導的活動也多是從更貼近基層實際的角度出發(fā)進行報道,。所以,,站在全市的高度看,基層會議和基層領導的活動不是新聞,,而會議里出臺的重要舉措和領導強調(diào)的工作導向才是重點,,通訊員在寫作時只有避開會議角度將這些新聞要點“拎”出來,,稿件才容易見報。此外,,那些易遭淘汰的時效過期稿,、寫法老套稿等等,問題也大都出在報道角度上,。要知道,,如果說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那角度就是新聞的靈魂,,找準了新聞的角度,,也就找到了報道成功之源。
3,、是貪大求全的誤區(qū),。
在修改一些消息稿件時我會有這種感覺:就象是走進了一個長滿了白菜、蘿卜,、土豆,、青椒等各色品種的菜園子,看似內(nèi)容很多,,卻雜亂無章,,找不到一樣值得拿出來的東西,回想起來,,這樣的稿件我也寫過:在基層工作時,總想把單位的各項工作全面地反映出來,,寫消息時就不得要領地——“一,、二、三,、四”地,、方方面面都想帶上一筆,殊不知,,這就是陷入了另一個消息寫作的誤區(qū):貪大求全,。
在編輯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很多基層通訊員都從事過機關應用文的寫作,在新聞寫作時常會不自覺地帶有機關應用文寫作的痕跡,,把稿件寫成了總結報告式,,總想面面俱到,卻面面不到,。其實,,在新聞寫作尤其消息寫作中是要求一事一題的,一篇稿件只需說清一件新聞事實就可以了,,如果出現(xiàn)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題,,那這篇消息就是失敗的,。曾有新聞學者提出過寫消息“不做灌木叢”的觀點,說的也是這個涵義,,灌木再多,,看上去也是不起眼的一片,只有象一棵挺拔的白楊般砍去多余的枝節(jié),,突出報道的主干,,才會讓人一眼望去就醒目地明了,留下深刻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