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蘭,,又名虎尾蘭,、千歲蘭, 是天門冬科虎尾蘭屬的多年生草本觀葉植物,。具根狀莖,,葉基生,肉質(zhì)線狀披針形,,硬革質(zhì),,直立,基部稍呈溝狀,;暗綠色,,兩面有淺綠色和深綠相間的橫向斑帶;總狀花序,,花白色至淡綠色,;漿果直徑約7-8毫米?;ㄆ?1-12月,。植株高度可達1米左右,葉片叢生并直立,,肥厚革質(zhì),,兩面均有不規(guī)則的暗綠色云層狀橫紋,如虎尾而得名,。有橫走根狀莖,。葉基生,常1~2枚,,也有3~6枚成簇的,,直立,,硬革質(zhì),扁平,,但家庭中栽培常不見花開,,以欣賞葉片為主。
虎尾蘭品種較多,,株形和葉色變化較大,,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強。主要品種有金邊虎尾蘭,、銀脈虎尾蘭,。適合布置裝飾書房、客廳,、辦公場所,,可供較長時間觀賞。
原產(chǎn)于非洲西部和亞洲南部,,分布非洲熱帶和印度,。中國各地有栽培。
虎尾蘭,、錦蘭,、千歲蘭、虎尾掌,、黃尾蘭或岳母舌
我國常見的栽培種類還有金邊虎尾蘭和柱葉虎尾蘭,,前者葉有金黃色邊緣,后者葉圓柱形并有縱槽,,易于識別,。
1、金邊虎尾蘭
葉長70~80厘米,,葉緣有金黃色鑲邊,。
2、短葉虎尾蘭
也稱小虎蘭,、虎耳蘭,,株高僅10厘米,葉短而寬回旋重疊,,呈蓮座狀排列,,葉長7~10厘米,寬2.5~3厘米,,葉面暗綠色,,有橫向的灰白色虎紋斑。
3、金邊短葉虎尾蘭
葉緣有金黃色至乳白色寬邊,,有時整個葉片都呈金黃或乳白色,,只有中央的一小部分呈綠色,其它特征同短葉虎尾蘭,。
4、圓葉虎尾蘭
又名棒葉虎尾蘭,、筒葉虎尾蘭,、筒千歲蘭等,莖短或無,,肉質(zhì)葉呈細圓棒狀,,頂端尖細,質(zhì)硬,,直立生長,,有時稍彎曲,葉長80~100厘米,,直徑3厘米,,表面暗綠色,有橫向的灰綠色虎紋斑,??偁罨ㄐ颍』ò咨虻凵?。
5,、姬葉虎尾蘭
植株呈放射狀,葉質(zhì)硬,,廣錐形,,葉面凹槽形,背面半圓形,,葉緣黃褐色,。葉色暗綠,具橫向淺綠色虎紋斑,。
除此之外還有葉面具寬窄不等,、銀白色縱條紋的銀脈虎尾蘭;葉片寬闊呈扇形的廣葉虎尾蘭(也稱扇葉虎尾蘭),,也見于栽培,。
1、放在客廳
植物也有五行,,白色屬金,、綠色屬木、藍色屬水、紅色屬火,、黃色屬土,。那虎皮蘭就是屬木的,擺放在客廳,,可以調(diào)整家人的心臟和腸胃健康,,對膽小或者缺乏勇氣的負面性格也有改善作用。
2,、放在陽臺
陽臺是住宅納氣的地方,可以擺放生旺化煞的植物,。如果陽臺外面山明水秀沒有任何型煞出現(xiàn)的話,,應該種植生旺的植物。而虎皮蘭就是生旺的常綠植物,,非常適合種植在陽臺或者旺位,,增加家里的財氣,生財旺財,,是很好的風水植物,。
3、放在衛(wèi)生間
虎皮蘭的葉子可以自己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為自身保濕所用,,是廁所和浴室植物的理想選擇,。加上虎皮蘭是耐陰耐濕的植物,可以放在洗手臺上,,接近鏡子,,每天刷牙洗臉可以看到綠色的植物和白色的潔具相映成趣。
4,、放在餐桌上
餐桌上可以放置一些小巧的觀葉植物,,特別適合的有像虎皮蘭的其中一個品種短虎尾蘭,小巧又不失高貴,,綠色讓家人在進餐的時候也很舒服,,尤其是夏天有給人消暑的作用。
5,、放在辦公室
虎皮蘭除了放在家中,,辦公室、餐廳都是不錯的選擇,?;⑵ぬm四季常青,擺放在公共場合,,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可以給人帶來好心情,也有招財作用,。更重要的是虎皮蘭可以防輻射,,吸收有毒氣體和塵埃,讓你處在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中,。
1,、藥用價值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虎尾蘭屬虎尾蘭或金邊虎尾蘭的葉。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性涼,味酸,。 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主感冒,、肺熱咳嗽、瘡瘍腫毒,、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燙火傷,。
2,、觀賞價值
我國各地有栽培,供觀賞,。
虎尾蘭葉片堅挺直立,,葉面有灰白和深綠相間的虎尾狀橫帶斑紋,姿態(tài)剛毅,,奇特有趣,;它品種較多,株形和葉色變化較大,,精美別致,;它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強,是一種堅韌不拔的植物,,栽培利用廣泛,,為常見的家內(nèi)盆栽觀葉植物。適合布置裝飾書房,、客廳,、臥室等場所,可供較長時間欣賞,。
3,、使用價值
葉纖維強韌,可供編織用。
4,、凈化空氣
虎尾蘭用來凈化空氣起到良好的作用,。研究表明,虎尾蘭可吸收室內(nèi)部分有害氣體,,并能有效地清除二氧化硫,、氯、乙醚,、乙烯,、一氧化碳、過氧化氮等有害物,。
虎尾蘭堪稱臥室植物,,即便是在夜間它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六棵齊腰高的虎尾蘭就可以滿足一個人的吸氧量,。在室內(nèi)養(yǎng)殖虎尾蘭配合使用椰維炭,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還能在夏季減少開窗換氣,。
盆栽虎尾蘭對光線的要求不高,只要有相對充足光線即可,?;⑽蔡m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生長良好,除盛夏須避免烈日直射外,,其它季節(jié)均應多接受陽光,;若放置在室內(nèi)光線太暗處時間過長,葉子會發(fā)暗,,缺乏生機,。但室內(nèi)盆栽不可突然移至陽光下,應先在光線暗處適應,,以免葉片被灼傷,。如果室內(nèi)條件不允許,也可放在距離陽光比較近的地方,。
澆水要適量,,掌握寧干勿濕的原則。平時用清水擦洗葉面灰塵,,保持葉片清潔光亮,。春季根頸處萌發(fā)新植株時要適當多澆水,保持盆土濕潤,;夏季高溫季節(jié)也應經(jīng)常保持盆土濕潤,;秋末后應控制澆水量,,盆土保持相對干燥,以增強抗寒力,。冬季休眠期要控制澆水,,保持土壤干燥,澆水要避免澆入葉簇內(nèi),。用塑料盆或其它排水性差的裝飾性花盆時,,要切忌積水,以免造成腐爛而使葉片以下折倒,。
虎尾蘭適應性強,,生長適溫為20一30℃,越冬溫度為10℃,。冬季溫度也不能長時間低于10℃,,否則植株基部會發(fā)生腐爛,造成整株死亡,。
虎尾蘭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管理可較為粗放,,喜疏松的沙土和腐殖土,耐干旱和瘠薄,。盆栽可用肥沃園土3份,,煤渣1份,再加入少量豆餅屑或禽糞做基肥,。生長很健壯,,即使布滿了盆也不抑制其生長。一般兩年換一次盆,,春季進行,。
虎尾蘭對肥料要求不高,長期只施氮肥,,葉片上的斑紋就會變暗淡,,故一般使用復合肥。施肥不應過量,。生長盛期,,每月可施1-2次肥,施肥量要少,??稍趽Q盆時使用標準的堆肥,生長季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以保證葉片蒼翠肥厚,。也可在盆邊土壤內(nèi)均勻地埋3穴熟黃豆,,每穴7-10粒,注意不要與根接觸,。從11月至第二年3月停止施肥,。
虎尾蘭繁殖方法可用分株和扦插繁殖。
1,、分株
分株法是將生長過密的葉叢切割成若干叢,,每叢除帶葉片外,還要有一段根狀莖和吸芽,,分別上盆栽種即可,。此法適合所有品種的虎尾蘭,全年均能育苗,,但以春,、夏時節(jié)最佳,可于春季結(jié)合換盆進行,。
方法:
把植株從盆里脫出,,用利刀將子株和母株分離,要盡量避免損傷根系,,讓割離的子株盡可能多的多帶些根系,,切口涂抹硫磺粉或草木灰,稍晾干后便可上盆,。
子株分離后要置放于室內(nèi)陰暗的地方,,防止雨淋,并控制澆水,,以免導致切口的腐爛,,待新葉長出后才能轉(zhuǎn)入正常的養(yǎng)護。
上盆時在植株根部可撒一些細沙,,以利成活,。盆土要選疏松、肥沃,、通透性能好的沙質(zhì)培養(yǎng)土,。每盆可栽2-3株。
2,、扦插
扦插法適合大量繁殖,,但僅適合葉片沒有金黃色鑲邊或銀脈的品種,否則會使葉片上的黃,、白色斑紋消失,,成為普通品種的虎尾蘭。
方法:
選取健壯而充實的葉片,,剪成5-6厘米長,,切下的葉片要置于干燥陰涼的地方數(shù)天,,讓切口干燥后,直插或斜插于介質(zhì)中,,插入深度為切段長的1/3或1/2,,插后澆一次透水。插于沙土或蛭石中,,注意不可倒置,。露出土面一半,保持稍有潮氣,,一個月左右可生根,。在15-20℃的條件下,約一個月就會從基部發(fā)根或長出根狀莖,,并逐漸長成新株,。待小苗長出2-3片葉時可上盆定栽。
在夏季,,插穗一月左右可長出不定根,,之后從其基部萌發(fā)出新芽。待新芽長出葉子后,,便可連插穗一起上盆移栽,。其他季節(jié)扦插,,生根的時間相對要長些,。只要氣溫在15-25℃,,何時扦插都可。對于根部已腐爛的虎尾蘭,,如果上部葉片沒腐爛,照樣可以剪下來進行扦插,,一樣可以成活,。
金邊及斑葉品種利用葉插繁殖出的小苗為綠色苗,金邊及斑紋形狀消失,,降低了觀賞價值,,所以這些品種不宜用扦插繁殖,只能用分株繁殖,。
1,、細菌性軟腐病
癥狀特征
染病后葉片由綠色變?yōu)闇\黃色至灰黃色,近地面的莖基部出現(xiàn)水浸狀軟腐病,,后期受害病葉易倒折,。根莖部染病,呈草黃色軟腐,,根部腐爛枯死,。根系受水浸亦呈黑腐狀枯死,。特別春、夏季高溫多雨,、臺風大雨天氣發(fā)病較為嚴重,。病原是由細菌引起的。
防治方法
冬,、春季應保持10℃以上,,控制澆水,盛夏高溫天氣應稍遮陰,。春,、秋生長期旺,應增施磷鉀肥,,提高抗病能力,。最好選擇無病土或火燒土或經(jīng)熱力滅菌后再種植。發(fā)現(xiàn)病葉應及時剪除燒毀,。
發(fā)病初期,,可選用醫(yī)用硫酸鏈霉素2000倍液、47%加瑞農(nóng)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30%綠得懸浮劑500倍液,每隔5-7天噴一次,,連噴2-3次防治,。
2,、鐮孢斑點病
癥狀特征
鐮孢斑點病又稱葉斑病,,最先在葉片發(fā)現(xiàn)圓形病斑,,直徑可擴大到12毫米,。稍下陷,,淺紅褐色,,有淡黃色邊緣,。病斑散生,,遍及全葉,斑中央干枯脫落,,形成穿孔,。幾個病斑相互融合,環(huán)割葉片,則病部以上枯死,。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球殼目真菌,。高溫多雨季節(jié)易發(fā)病,。
防治方法
降低土壤濕度。發(fā)病初期,,可選用波爾多液、53.8%可殺得2000干懸浮劑1000倍液或47%加瑞農(nóng)可濕性粉劑700倍液,,連噴2-3次,每隔5-7天噴一次,。
3,、炭疽病
癥狀特征
病斑開始于葉尖或葉緣,褐色,,斑面現(xiàn)明顯或不明顯的輪紋,,其病葉上形成有散生或排列規(guī)則的小黑點。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真菌,,稱虎尾蘭刺盤孢菌,。南方高溫的天氣蔭濕條件下有利發(fā)病,,尤其4-6月發(fā)病較嚴重。
防病方法
冬春季剪除病部葉片及枯病葉,增施磷鉀肥,,發(fā)病初期及時噴施5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 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1)1000倍液。
4、矢尖蚧
癥狀特征
成蟲、若蟲群集嫩枝和葉片刺吸汁液,,使葉片變灰綠色或黃色,致使全株枯萎。
防治方法
以若蟲分散轉(zhuǎn)移期施藥最佳,,蟲體無蠟粉和介殼,,抗藥力最弱??捎?0%樂果乳油500-1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25%亞胺硫磷或殺蟲凈或30%苯溴磷等乳油400-600倍液,、50%稻豐散乳油1500-2000倍液,。也可用礦物油乳劑夏秋季用含油量0.5%,冬季用3%-5%或松脂合劑夏秋季用18-20倍液,、冬季8-10倍液,。如化學農(nóng)藥和礦物油乳劑混用效果更好,對已分泌蠟粉或蠟殼者亦有防效,。松脂合劑配比為燒堿2:松香3:水10,。
光照:虎尾蘭是相對耐陰的植物,在散光下養(yǎng)殖即可,,或者在光照不是很強烈的地方,,如果烈日暴曬,會導致有曬斑,,葉子變軟等情況,。
澆水:虎尾蘭根系不發(fā)達,澆水過于頻繁容易導致虎尾蘭根系缺氧,,并爛根,,然后引起葉子變軟,。
溫度:虎尾蘭喜歡溫暖的環(huán)境,溫度過低虎尾蘭生長會出現(xiàn)狀況,。
土壤潮濕板結(jié):虎尾蘭比較耐旱,,根系有些肉質(zhì),土壤通氣排水不好,,就容易爛根,根一旦受損,,葉子當然要蔫掉,。
缺乏日曬。即使是室內(nèi)植物,,也是需要陽光的,,而且虎尾蘭不是蕨類,沒有充分的光照會枯萎的,。春天到了,,建議將它放到陽光比較充足的地方。
澆水,,最多一個星期澆水一次,,不要太頻繁,經(jīng)常性澆水容易使虎尾蘭根系缺氧,。生長期內(nèi),,不論室內(nèi)、室外養(yǎng)護,,都不宜長期放在庇蔭處和強陽光下,,否則,黃色鑲邊變窄退色,。劍葉生長期內(nèi)生長點卷曲閉合,,呈暗褐色,休眠期舒展,,初養(yǎng)者往往認為是干尖而剪除,。頂端生長點破壞后,生長終止,。
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性較好的砂質(zhì)壤土。保證不爛根,,葉片就不會腐爛,。它適合生長適溫為20一30℃,越冬溫度為10℃,。要注意通風,。一般放置于陰處或半陰處,,但也較喜陽光,惟有光線太強時,,葉色會變暗,、發(fā)白。喜歡溫暖的氣溫,。
1,、虎皮蘭對土壤要求不嚴,盆土可用腐葉土加1/3河沙配成,。平時放在通風良好的向陽處養(yǎng)護,。澆水要見干見濕,特別是幼苗階段,,不宜澆水過多,,否則易引起根莖腐爛,甚至死亡,。
2,、夏季需移至北面陽臺或室內(nèi)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每天向葉面上噴1~2次清水,,保持空氣濕潤,,以利葉色濃綠。生長旺季每隔2~3周施一次氮,、磷結(jié)合的稀薄液肥,。若長期只施氮肥,葉面上的斑紋就會變得暗淡,。
3,、冬季放室內(nèi)陽光充足處,控制澆水,,但仍需每隔5~7天向葉面上噴一次溫水,,保持葉片潔凈,防止沾染灰塵,。室內(nèi)溫度不低于12℃,。每隔1~2年于春季結(jié)合分株換一次盆。由于虎皮蘭葉叢直立向上生長,,故宜選用筒子盆,,以顯示植株緊湊美觀。
4,、虎皮蘭葉形聳直,,很像利劍。葉面斑紋狀如虎尾,,極有神韻,,葉片厚硬,,葉端尖細,株形挺立,,猶如綠色的武士,。擺設在書房、廳堂的角處或布置大,、中型會議室的隋圓形會議桌中央,,四季青翠,古雅剛勁,,是堅強和勇敢的象征,,給人以激奮亢進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