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蘚和腳氣的區(qū)別
足癬和腳氣其實是一種病,,只是稱呼不同而已,,就是我們常說的“香港腳”,一般都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
足蘚的病因
俗稱"香港腳",、"腳氣",由紅色毛癬菌(64%),、石膏樣毛癬菌(13.5%),、絮狀表皮癬菌(11%)及玫瑰色毛癬菌(6.3%)等引起。
足蘚的癥狀
損害常自第3,、4趾縫間開始,,臨床表現(xiàn)分5型:
1、水皰型:常在足跖和足緣發(fā)生群集或分散小水皰,,皰壁厚,,干燥后形成環(huán)狀鱗屑,有的水皰,皰壁厚,干燥后形成環(huán)狀鱗屑,,有的水皰變可融合成大皰,,自覺癥狀瘙癢,由于搔抓有時繼發(fā)細菌感染,,局部表現(xiàn)紅腫,,糜爛,,膿性分泌物,,伴發(fā)淋巴結(jié)炎和淋巴管炎。
2,、丘疹鱗屑型:此型較少見,,開始多在三,,四趾間輕度炎癥及脫屑,,逐漸向足跖,,足緣及足跟蔓延?;顒有圆∽儼l(fā)生紅斑及丘疹,,甚至群集性小水皰,。
3、浸漬糜爛型:于趾間,,尤其三,,四趾間皮膚浸漬發(fā)白,。由于走動不斷摩擦,,致使表皮剝脫,,呈現(xiàn)潮紅糜爛面,,伴少量滲液,。
4,、角化過度型:足,足緣或足跟皮膚粗糙,,角化增厚,,冬天易皸裂。
5,、體癬型:由足癬向足背發(fā)展而來,,表現(xiàn)為半環(huán)狀或多輪狀損害,自覺瘙癢,。
足蘚的治療
全身治療
對重癥足癬要考慮全應用抗真菌藥物,,如灰黃霉素0.2g,,一天3次,但療程不可過長,?;蛲颠?00mg,Id1次,,一般不超過3周,。Terbinafine 125mg,Id2次,,3~5周后瘙癢,,紅斑消退,6~8周后脫屑及角化過度消失,。
局部治療
1,、急性期足癬:滲液顯著者先用3%硼酸液濕敷,待滲液停止后,,局部涂復方雷鎖辛溶液.待炎癥減輕后,,改用復方水楊酸軟膏涂局部,或復方土槿皮酊,。
2,、角化過度型足癬:選用復方水楊酸軟膏涂局部,或中藥浸泡,。亦可選用抑菌作用較好的黃連,,射干,丁香,,土槿皮,,半枝蓮,金錢草,,伸筋草,,龍膽等8種中藥等分研末混合,50g為1劑,,加豆油100ml,,煎后去渣油劑外用1%Terbinafine霜外用。
3,、鱗屑型及水皰型:局部外用復方水楊酸酊,,復方土槿皮酊,1%益康唑霜,,復方酮康唑霜或1%吡硫霉凈酊(或霜),。1%比佛拉唑凝膠,治療足癬329例,經(jīng)3周治療,,276例臨床痊愈,,真菌檢查陰性。
4,、足癬并發(fā)細菌感染:可用1:5000高錳酸鉀液泡洗或0.1%雷夫諾諾爾液濕敷,,伴有發(fā)發(fā)燒和淋同巴結(jié)腫大者,可全身應用抗生素,。
注意:足蘚用藥最關(guān)鍵的是應按照分型進行連貫正規(guī)的治療,,應該在皮膚科醫(yī)生指導下用藥,不要自行盲目治療延誤或者加重病情,。
特色療法
“速效離子導入療法”從根本解決了腳氣發(fā)作病因以及久治不愈反復發(fā)作的根本,。治療3-5次即可治愈,通過臨床應用3萬多例觀察,,治愈3年后,,無1例出現(xiàn)復發(fā)癥狀。
足蘚傳染嗎
傳染,。足癬是引角質(zhì)層厚,,皮脂缺乏,汗腺豐富,,出汗較多,,足部潮濕,利于霉菌生長繁殖而起,,使用公共浴池,,公用拖鞋,腳盆,,毛巾時也易相互感染,。
足蘚的預防
1、要保持腳的清潔干燥,,汗腳要治療,。勤換鞋襪,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鞋子要通氣良好。
2,、不要用別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經(jīng)常處理,用漂白粉或氯亞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傳染腳氣。
4,、腳氣患者不僅要積極用藥物治療上,,平時更要注意清潔鞋襪,還要特別注意的是,,鞋柜應選擇外斜放式,,并且根據(jù)不同家庭成員分區(qū)擺放。同時鞋柜要經(jīng)常通風,、晾曬,;如果鞋柜不能移動,應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干燥劑,,祛除潮氣,。清潔鞋柜的同時,別忘用干抹布把鞋子擦拭干凈,,并在鞋內(nèi)塞入一些用香料,、茶葉、竹炭做成的除臭包,,以消除病菌,、異味。
足蘚用什么泡腳
雖然熱水燙腳能起到臨時止癢作用,。但是,,足癬患者如用此招不僅不能止癢,還可能因為毛細血管的擴張,,導致繼發(fā)性細菌感染,,所以足蘚患者盡量不要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