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充電模塊安裝方法
一,、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1、環(huán)境與設備檢查
環(huán)境條件:確認安裝場地符合充電樁設計要求(如通風良好,、無強電磁干擾,、溫度范圍-20℃~+50℃、濕度≤90%無凝露),,地面承重需滿足模塊重量要求(通常單模塊重量5~15kg),。
設備核對:對照充電樁型號與充電模塊規(guī)格書,檢查模塊型號,、接口類型(如CAN通信接口,、電源輸入/輸出接口)、防護等級(常見IP20/IP54)是否匹配,;同時核查配件完整性(固定螺栓,、散熱片、連接線纜等),。
2,、工具與材料準備
需配備絕緣工具(萬用表、兆歐表,、剝線鉗),、安裝工具(電鉆、螺絲刀套裝),、輔助材料(絕緣膠帶,、扎帶、導熱硅脂)及個人防護裝備(絕緣手套,、護目鏡),。
3、模塊預檢查
拆封后需目視檢查模塊外觀是否有運輸損傷(如外殼變形、接口松動),,通電前使用萬用表測量輸入/輸出端子間電阻(正常應為無窮大,,避免短路),并用兆歐表檢測絕緣電阻(≥10MΩ,,確保無漏電風險),。
二、充電模塊安裝核心步驟
1,、模塊固定
將模塊對準充電樁機箱內(nèi)的安裝槽位(通常預留定位孔),,使用配套螺栓(一般為M4~M6不銹鋼螺栓)固定。需注意:螺栓需均勻受力,,避免單側(cè)擠壓導致外殼變形,;若模塊與機箱間存在間隙(如散熱需求),,需加裝橡膠墊片緩沖振動,;多模塊并排安裝時,保持模塊間間距≥20mm(滿足散熱與維護空間要求),。
2,、電氣連接
電氣連接分為強電連接與弱電連接兩部分,需嚴格區(qū)分操作順序:
①強電連接(電源輸入/輸出)
輸入端(電網(wǎng)側(cè)):按模塊標識的L(火線),、N(零線),、PE(地線)接入充電樁配電箱對應端子,線徑需≥模塊額定電流的1.5倍(如模塊額定電流30A,,線徑建議≥4mm2),,接線后需用扎帶固定線束,避免拉扯,。
輸出端(車輛側(cè)):連接充電槍線纜的直流輸出端子(DC+,、DC-),需確保插接牢固(插入后輕拉無松動),,并用萬用表檢測通斷(正常應導通,,無虛接)。
②弱電連接(通信與控制)
連接CAN總線(模塊與充電樁主控通信)或RS485接口(部分模塊),,需檢查線序是否匹配(如CAN_H/CAN_L不可反接),,線纜屏蔽層需單端接地(避免電磁干擾)。
3,、散熱處理
充電模塊工作時會產(chǎn)生熱量(效率通常90%~95%),,需確保散熱效率:
自然散熱模塊:安裝時需保證模塊背部與機箱散熱片貼合緊密(可涂抹導熱硅脂增強熱傳導),機箱頂部或側(cè)面預留通風孔(面積≥模塊散熱面積的1.2倍),。
風冷模塊:需檢查風扇轉(zhuǎn)向(通常向外排風),,清理進/出風口濾網(wǎng)(避免灰塵堵塞),風扇電源需獨立供電(部分模塊集成風扇控制,需確認電壓匹配),。
三,、安裝后調(diào)試與測試
1、通電前絕緣檢測
使用兆歐表再次檢測模塊輸入/輸出端子對機箱外殼的絕緣電阻(≥10MΩ),,確認無漏電風險后方可通電,。
2、參數(shù)初始化與校準
接通充電樁總電源,,通過主控界面讀取模塊狀態(tài)(如電壓,、電流、溫度),,檢查是否顯示正常(如無“過壓”,、“過溫”報警);部分模塊需進行參數(shù)校準(如輸出電壓精度調(diào)整),,需按廠家手冊操作,。
3、負載測試
模擬車輛充電場景,,逐步增加輸出電流(從10%額定電流升至100%),,觀察模塊運行狀態(tài):
溫度:滿載運行30分鐘后,模塊表面溫度≤70℃(環(huán)境溫度30℃時),;
噪聲:風冷模塊風扇噪聲≤65dB(距離1米),;
保護功能:人為模擬過流(如短接輸出線)、過壓(接入高于額定電壓電源),,驗證模塊是否觸發(fā)保護(斷電或降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