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08月 - 1977年09月,,在沈陽第三機床廠技校學習。
1978年01月 - 1982年02月,,本科生就讀于沈陽藥科大學藥學系,。
1982年02月 - 1984年12月,碩士研究生就讀于沈陽藥科大學藥學系,。
1986年12月 - 1991年12月,,博士研究生就讀于美國北卡大學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系。
1970年08月 - 1975年08月,,在遼寧省盤錦地區(qū)前進農場插隊,。
1977年09月 - 1978年01月,,任沈陽第三機床廠第一車間工人。
1984年12月 - 1986年05月,,任沈陽藥科大學藥學系教師,。
1986年05月 - 1986年12月,任瑞典卡羅琳斯卡醫(yī)學院訪問學者,。
1991年12月 - 1995年03月,,在美國杜克大學醫(yī)學中心從事博士后工作。
1995年03月 - 1997年06月,,任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所研究員,、中科院和德國馬普學會青年科學家小組組長。
1997年06月 - 2000年05月,,任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所所長助理,。
1999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0年05月 - 2007年11月,,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
2001年,,當選世界科學院院士,。
2007年08月 - 2016年09月,任同濟大學校長,。
2018年,,任上海市歐美同學會會長。
1997年,,榮獲求是科技基金會“杰出青年學者獎”,。
1998年,項目《孤啡肽受體及阿片受體的信號傳導機理研究》榮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01年,項目《阿片受體磷酸化及其對受體信號轉導的調控機制》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1年,,項目《阿片類藥物耐受和成癮的分子機制研究》榮獲“中華醫(yī)學科技獎一等獎”。
2002年,,項目《蛋白激酶在阿片類物質介導神經信號的轉導和賴受依賴中的作用》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06年,項目《G蛋白偶聯(lián)受體信號與其它細胞信號通路間的對話機制》榮獲“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
2007年,,項目《G蛋白偶聯(lián)受體信號與其它細胞信號通路間的對話機制》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10年,,榮獲“陳嘉庚生命科學獎”,。
2011年,,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