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爾佳·費英東(1562—1620年),,蘇完城(今吉林省撫松縣)人,隸屬滿洲鑲黃旗,。后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蘇完部首領(lǐng)索爾果之子,權(quán)臣鰲拜伯父,。驍勇善戰(zhàn),,精于騎射。隨父歸順清太祖努爾哈赤,,授一等大臣,。天命元年(1616年),聯(lián)合額亦都,、扈爾漢,、安費揚古、何和禮,,同為理政五大臣,,授扎爾固齊。跟隨努爾哈赤攻打撫順,,稱為“萬人敵”,,戎馬倥傯三十余年,沖鋒陷陣,,屢立戰(zhàn)功,,授一等總兵官世職,成為后金上層貴族集團的重要人物之一,。
馬占山,字秀芳,,抗日愛國將領(lǐng),、民族英雄。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在黑龍江省會齊齊哈爾就任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軍事總指揮,,率領(lǐng)愛國官兵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由其指揮的江橋抗戰(zhàn)打響了中國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槍,。1936年,參與張學(xué)良、楊虎城發(fā)動的西安事變,。在“七七事變”后,,重上抗日前線,堅持武裝抗日,。解放戰(zhàn)爭期間,,為和平而奔走,對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立下了功勞,。1950年11月29日,,病逝于北京寓所,終年65歲,。
宋小濂(1860年~1926年),字友梅,、鐵梅,,吉林省雙陽縣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中國近代杰出的愛國主義者,。宋小濂工詩善書,被喻為“吉林三杰”之一,,是近代東北史上是一位杰出人物,,他與其同鄉(xiāng)成多祿、徐鼐霖被譽為吉林三杰,。民國三年,,他曾出任黑龍江都督兼民政長;在抗擊沙俄,,捍衛(wèi)國家領(lǐng)土完整方面做出了貢獻,。
徐鼐霖(1865年11月11日~1940年),,原名立坤,,字靜宜,又字敬芹,,號憩園,,晚號退思,永吉州尚禮鎮(zhèn)人(今屬九臺市),。他精詩文,、善書法,文化藝術(shù)成就很高,,被謄為“吉林三杰”之一,;東北淪陷后,,堅持不與偽政權(quán)合作,表現(xiàn)了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徐鼐霖一生雅好經(jīng)史,,著述頗豐,流傳有《憩園詩草》,、《籌邊芻言》,、《吉林先哲祠題名記》、《蒞吉宣言》,、《祭??拔摹返取?
成多祿(1864年~1928年)吉林人,,著名書法家。他精詩文,、功書法,、詩詞、文稿,,墨跡遍及東北三省,,馳名全國,被喻為“吉林三杰”之一,。民國初年任吉林省第二屆參議院議員,,民國教育部審核處處長,且為官清廉,,被群眾譽為“清廉太守”,。成多祿留傳的著作還有《成多祿年譜》、《吉林成氏家譜》,,留下來的墨跡,,有為于蔭霖著《悚齋詩存》寫印本1卷、吉林北山《代省長王公維宙德政碑》書丹等,。
陳翰章(1913~1940),吉林敦化人,,滿族,。陳翰章14歲時以全縣最小年齡考取了私塾教員考試的第四名。1927年陳翰章入敦化敖東中學(xué)讀書,,學(xué)生自治會負責(zé)人,。陳翰章17歲時以全校第一的成績畢業(yè)成為小學(xué)教員。1932年,,19歲的陳翰章棄筆從戎加入了救國軍,,開始了與侵略者死戰(zhàn)到底的鐵血生涯,。“九一八”事變后,,陳翰章參與組織反日愛國宣傳活動,。
牛子厚(吉林牛家代表人物,,著名京劇科班“喜連成”的創(chuàng)始人)本名牛秉坤,字子厚,,祖籍山西太原,。1866年(同治五年)出生于吉林,是著名巨商“船廠牛家”的第四代傳人,,是在吉林城擁有幾十家商號,,并在東北各主要城鎮(zhèn)都布有“買賣”的大東家。他創(chuàng)建了“喜連成科班”,,為中國京劇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于鳳至(1897年-1990年),,出生于吉林公主嶺市,,富商于文斗之女,少帥張學(xué)良之妻,。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兼具傳統(tǒng)淑女風(fēng)范與現(xiàn)代商業(yè)智慧。她以賢淑包容維系與張學(xué)良的婚姻,,抗癌成功后轉(zhuǎn)型為金融家,,憑借敏銳投資眼光在華爾街股市與地產(chǎn)領(lǐng)域積累巨額財富,成為跨越政商兩界的傳奇女性,。她獨自撫養(yǎng)四名子女,,晚年為張學(xué)良籌劃歸國居所卻遺憾未能實現(xiàn)合葬遺愿,其墓碑仍刻有“鳳至·張”字樣,,見證了對愛情的忠貞,。
【 詳細>>】
孝烈武皇后(1590年—1626年),,烏拉那拉氏,,名阿巴亥(穆麟德:Abahai),清代三位烏拉那拉氏皇后中第一位被廢黜的烏拉那拉氏皇后,。烏拉部滿泰貝勒女,,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四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極繼母,。孝慈高皇后去世后被立為大妃,,為努爾哈赤生下三子,,即第十二子英親王阿濟格、第十四子睿親王多爾袞,、第十五子豫親王多鐸,。后金天命十一年被逼殉葬,享年36歲,。
穆克登(1664年~1735年),姓富察(傅氏),,吉林市烏拉街人,。隸滿洲鑲黃旗,清代官員,??滴醵辏?684),任清康熙皇帝侍衛(wèi),??滴跞吣辏?698),從京城返回故里任第四任總管,??滴跷迨荒辏?712),奉康熙帝之命,,代表清政府與朝鮮李朝京官李義復(fù)等人赴長白山分水嶺處議定中朝兩國邊界,。康熙五十八年(1719)授吉林副都統(tǒng),,轉(zhuǎn)年授吉林,、烏拉街兩城八旗兵前鋒統(tǒng)領(lǐ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