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雖然是世界石油生產大國,,但也是消耗大國,每年都會大量進口石油,。2019年,,中國進口石油約10180408桶/日,,是進口石油最多的國家。據《中國商務新聞網》報道,,中國原油進口量排名前五的來源國是沙特,、俄羅斯、伊拉克,、阿曼和安哥拉,。中國國內原油進口量名列前茅的省市有北京、山東,、遼寧省,、黑龍江、浙江等,。其中北京占進口總量的比例較高,。
美國亦是世界石油生產大國、消耗大國,。2021—2022年,,美國前五大石油進口來源國分別是加拿大、墨西哥,、沙特,、俄羅斯、哥倫比亞,。其中加拿大進口量占美國進口總量的比例高達51%左右,。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戰(zhàn)略石油儲備(戰(zhàn)略石油儲備事關國家能源安全),,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石油儲備計劃,,已知美國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地下儲罐容量為7.14億桶。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進口國,。2022年俄烏沖突升級以來,,印度沒有加入對俄羅斯的制裁活動中,而是加量購買俄羅斯石油,。自2022年4月以來,,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已經占據印度總進口量的10%左右,,而之前12個月僅為0.2%,,這使得俄羅斯躋身印度前十大供應國之列。印方表示,,進口俄羅斯石油能滿足一小部分需求,,中斷購買則會推升民生成本。
日本2019年進口石油約3022705桶/日,,為石油進口排名前十國家,。日本的石油勘探開發(fā)工作雖然進行得比較早,,但本土的石油儲量很少,因此多年來都依賴進口,。不過,,日本為了保證自身能源安全,一方面大力發(fā)展新能源,,另一方面大肆收購開采海外的油氣資源,,以不斷增加本土的石油儲備,現(xiàn)在日本的石油儲存規(guī)模已十分龐大,,在全世界名列前茅,。
韓國是典型的半島國家,有大量的山地和丘陵,,能源極度貧乏,,幾乎沒有化石能源儲量。因此,,大量的能源進口,,促使韓國成為全球重要的能源貿易國。2019—2020年,,韓國石油進口量在292.9萬桶/日左右,,韓國成為全球第5大石油進口國,入選世界十大石油進口國名單,。沙特阿拉伯,、俄羅斯、美國,、科威特,、伊拉克、阿聯(lián)酋等,,均是韓國主要的石油來源地。
德國的石油進口來源地,,橫跨中東,、美洲、非洲,、歐洲和歐亞大陸等全球各地,,涉及二十多個國家。歐洲和歐亞大陸是德國最大的石油來源地,。俄羅斯,、挪威等,則是德國重要的石油進口來源國,。俄羅斯石油雖然占據德國石油進口總量的比例較大,,但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已在2022年4月20日豪言,,德國打算在2022年年底完全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
西班牙亦是石油進口排名前十國家,,主要從俄羅斯,、尼日利亞、墨西哥進口石油,,還有阿爾及利亞,、自安哥拉等。西班牙石油公司(CEPSA)是西班牙第一大石油公司,,1929年成立,,其長期致力于西班牙境內和阿爾及利亞的原油探勘和開采,曾收購加拿大獨立石油生產商Talisman Energy,。
近兩年來盡管歐盟不斷試圖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但意大利對俄羅斯石油的進口量不降反增。這是因為意大利一旦降低90%俄石油,,意大利產能最大的煉油廠會陷入癱瘓,,進而引發(fā)當?shù)氐木蜆I(yè)危機。2022年上半年,,意大利已成為歐盟國家中進口俄羅斯石油最多的國家,,特別是在5月份,意大利每天進口約40萬桶,,這是俄烏沖突爆發(fā)前進口數(shù)量的四倍,。
2019年荷蘭進口石油約1153735桶/日,是進口石油最多的國家之一,。另外在2022年歐盟計劃進一步加強對俄能源禁令之際,,荷蘭和意大利一樣,均加大了石油的進口數(shù)量,;從2022年3月起,,荷蘭每天進口俄石油高達65萬桶。值得一提的是,,荷蘭的皇家殼牌石油公司,,是全球油氣行業(yè)領導者,在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中,,排名世界第三,。
法國的石油工業(yè)已有百年,法國道達爾公司則是全球領先的國際能源公司,,被譽為全球四大石油化工集團之一,。2019年,法國進口石油約976217桶/日,,位居全球石油進口國排名榜前十,。2022年,,法國面對俄烏沖突導致的能源危機,呼吁產油國增加石油產量以遏制油價飆升,,同時還提議石油供應源多樣化,,表示希望伊朗和委內瑞拉重回國際石油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