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寶寶需要打哪些疫苗
一種疫苗需要經(jīng)過非常嚴格的檢驗程序,最終被證實安全有效后,,才會推廣使用,。除國家規(guī)定寶寶必須接種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種的疫苗都屬于推薦疫苗,也就是計劃外疫苗,,這些疫苗都是本著自費,、自愿的原則,家長可以有選擇性的給寶寶接種,。計劃免疫外疫苗的疫苗主要有麻風腮三聯(lián)疫苗,、水痘疫苗、Hib疫苗,、甲肝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
二、嬰兒疫苗接種時間表
寶寶從出生后至12歲,,都要進行疫苗接種,。疫苗接種,是將疫苗制劑接種到人或動物體內(nèi)的技術,,使接受方獲得抵抗某一特定或與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統(tǒng)對外來物的辨認,進行抗體的篩選和制造,,以產(chǎn)生對抗該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體,,進而使受注射者對該疾病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疫苗接種的種類很多,,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質(zhì)炎糖丸,、百白破疫苗等,。按照疫苗接種時間表,具體疫苗接種時間為:
一類疫苗
出生24小時內(nèi):乙肝疫苗—第一針,;卡介苗—初種,;
1月齡:乙肝疫苗—第二針;
2月齡:脊髓灰質(zhì)炎糖丸—第一針,;
3月齡:脊髓灰質(zhì)炎糖丸—第二針,;百白破疫苗—第一針;
4月齡:脊髓灰質(zhì)炎糖丸—第三針,;百白破疫苗—第二針,;
6月齡:百白破疫苗—第三針;乙肝疫苗—第三針,;A群流腦疫苗第一針,;
8月齡:麻疹疫苗—第一針,;
9月齡:A群流腦疫苗—第二針;
1歲:乙腦疫苗—初種,;
1.5至2歲:百白破疫苗—加強,;脊髓灰質(zhì)炎糖丸—部分加強;乙腦疫苗—加強,;甲肝疫苗,;
3歲:A群流腦疫苗—第三針(也可用A+C群流腦疫苗)
4歲:脊髓灰質(zhì)炎疫苗—加強針;
6歲:麻疹疫苗—加強針,;白破二聯(lián)疫苗—加強針,;乙腦疫苗—第三針;A群流腦疫苗—第四針,;
12歲:卡介苗—加強針,。
新生兒從出生到18個月齡之內(nèi),是接種疫苗的“密集期”,,在這期間,,家長平均每隔一個月就要帶自己的孩子去相關單位接種一次疫苗。6周歲之前,,兒童需要注射的計劃免疫疫苗有24次之多,。
二類疫苗
A+C群流腦疫苗:3周歲注射1針次,6,、9周歲各加強一針,。
無細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細胞百白破疫苗,接種程序同全細胞百白破疫苗,。
麻腮風疫苗:1.5-2周歲注射一針,,基礎免疫后4年加強1針。
甲肝減毒活疫苗或甲肝滅活疫苗:甲肝減毒活疫苗接種時間是2歲時注射1針,,4年后加強1針,。滅活疫苗1-16歲接種2針,間隔6個月,,16歲以上接種1針,。
水痘疫苗:1-12歲接種1針次。
B型流感嗜血桿菌苗:2,、4,、6月齡各注射一次,12月齡以上接種一針即可,。
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歲每年注射2針,,間隔1個月。3周歲以上每年接種1次即可,。
三,、寶寶打疫苗注意事項
1,、及時讓醫(yī)生知道寶寶的各項身體狀況,比如是否是早產(chǎn)兒,,是否營養(yǎng)不良等,,這些情況是不適合接種疫苗的,應該咨詢醫(yī)生后再商量對策,。
2,、患有感冒、腹瀉,、發(fā)熱等疾病的寶寶是不可以接種疫苗的,,應該在病情痊愈之后再行接種,而肝炎,、結核等傳染病以及嚴重心臟病等疾病會導致寶寶免疫力下降,,也不可以注射疫苗。
3,、患有皮膚病或者過敏體質(zhì)的寶寶不宜注射疫苗,,應該咨詢醫(yī)生的建議。
4,、剛剛接種疫苗的寶寶不應該急著回家,而是需要在醫(yī)院等候20~30分鐘左右,,一旦寶寶發(fā)生不良反應可以及時就醫(yī),。
5、寶寶出生后,,醫(yī)生會給父母一個小冊子,,上面會詳細寫出寶寶需要注射的疫苗和注射時間表,爸媽們一定不要粗心,,要嚴格按照小冊子來接種疫苗,。
6、寶寶接種疫苗之后,,爸媽要注重寶寶的衛(wèi)生,,保證接種部位的清潔,以免引起局部感染,。
7,、注射疫苗應到正規(guī)醫(yī)院或疾控中心去,并且選擇安全保障的疫苗品牌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