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蒸包子的做法:
【主料】:特精小麥粉200g,溫水80g,牛奶20g,包子餡料
【輔料】:白糖10g,,豬油10g,酵母2g,泡打粉1g(可不放)
步驟:
1,、溫水與牛奶混合,,加入糖,攪拌至糖溶解,;再加入酵母攪勻,,使其活化,;面粉、泡打粉混合后過篩,,用料理盆裝好,,中間堆高后挖個小坑;把1倒入2的中間,,用筷子對混合物進行攪拌,,攪成片狀后,倒于光滑的工作臺面上,。
2,、雙手對面團進行搓揉,成團后推揉成長條,,對折,,再揉成長條并對折,重復以上的動作,,至面團不粘手,;加入豬油繼續(xù)重復之前的揉面動作,一直揉到面團表面光滑細膩,,全過程20分鐘左右,。
3、把光滑的面團在工作臺上用料理碗蓋好(保鮮膜也可,,只是不那么環(huán)保),,靜置發(fā)酵至2.5倍大;發(fā)好的面團,,用搟面棒進行排氣,。壓平表面,此時可以感覺到氣泡爆裂的“啪啪”聲,,折疊后再次壓平,,重復四五次,把全部的氣體排掉,。
4,、把搟壓成長方形的面片卷成長條狀,靜置松馳5分鐘,。用刮板分切成12等份,,約30克一個;工作臺上放一小碟面粉,,每次取一個小面團在面粉上滾一下,,沾上輕薄的面粉后,用搟面棒搟開成中間厚周邊薄的圓形面片。
5,、托起面片,,把中央厚的部分放在另一只手虎口位置上,填上備好的餡料,,開始進行包邊,。
6、包好的包子排在墊了濕油布的蒸架上(墊油紙,、紗布均可),,包子之間要留出與包子半徑相等的空間,以防止發(fā)酵膨脹后包子被粘連,。包子排好后,,蓋溫布進行二發(fā)。
7,、在蒸鍋里倒入2CM高的水,,燒開之后,把排放好包子的蒸架置入鍋中,;用噴壺在包子表面上均勻地噴上一層水霧,,蓋好鍋蓋,如果蓋與鍋之間有縫隙,,用毛巾捂嚴實防止漏氣,,大火蒸15分鐘。
8,、蒸好后關火,,等五分鐘鍋內(nèi)氣溫降低后再打開,,揭蓋時注意防止水蒸氣滴到包子表面上,。
9、如果不能一次吃完的包子,,待完全冷卻后,,用保鮮袋密封好冷藏,食用時重新用大火蒸透即可,。如果要存放更長時間,,可以用冷凍的方法進行保存。
小貼士:
1,、液體部分中使用牛奶,,以及后來要加入白白的豬油,都是為了能讓面團更加顯白的原料,。
2,、泡打粉能幫助包子在加熱后得到蓬松一些的效果,這個是最低的用量,泡打粉只要不過量使用就不會影響口感及健康,。
3,、噴水能讓包子皮結成一層可以撕下來的光滑薄膜,也可以發(fā)好后就用冷水下鍋開蒸,,無需噴水,。
4、包包子時注意分好先后順序排放,,將先包好的先進行蒸制,,這樣才能控制好二發(fā)的時間。燒開水最好是在第一個包子包好后過十分鐘再開始,,即如果燒開水需要十分鐘,,就能使第一籠的包子獲得起碼20分鐘(夏天)的發(fā)酵時長。二發(fā)的時間約需20分鐘,,發(fā)到2倍大,。
5、蒸好的包子一定要徹底放涼后冷藏,,不能再放回蒸鍋里存放,,否則也會出現(xiàn)“鬼抓饃”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