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傷是刀,、剪,、玻璃片或鋒利的器具造成的損傷,。
面部劃傷:如果此時傷口裂開超過1厘米長,應盡快將孩子送至醫(yī)院接受縫合治療,。因為割傷在6小時內(nèi)可以縫合傷口,,促使傷口愈合和減少傷口感染,減少疤痕形成,。
其他部位:切割傷最多發(fā)生在手部,。首要處理是用局部直接壓迫法止血,或捏住手指兩側(cè)止血,。先用干凈紗布或毛巾穩(wěn)固而輕柔地壓在傷口上至少5 分鐘,,切勿經(jīng)常將毛巾拿開查看傷口。5 分鐘后,,若仍有出血,,可以延長5 分鐘,。95%的情況下,,可依靠壓力止血。如果15 分鐘后血還沒止住,,或傷口每隔片刻就有出血,,可能傷及動脈血管,應立即送醫(yī),。
特別提醒:止血后,,用冷水和肥皂將傷口清洗干凈。不要使用外用酒精或過氧化氫刺激傷口,,這些消毒劑會殺死傷口愈合所必要的新細胞,。另外,不要使用抗生素藥膏,,這類藥物會影響傷口愈合速度,。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洗凈的傷口上貼上創(chuàng)可貼,以減少傷口與細菌和臟東西的接觸,。
被釘子,、針等銳利的物品刺傷,一般會有少量血流出,,因為傷口窄,、深、細菌不易被排出,,很容易引發(fā)炎癥,。在緊急處理刺傷傷口時,需要擠壓傷口,,流出一小點鮮血,,同時細菌也會被排出,。假如被刺傷,刺傷無論傷口多小,,都有感染破傷風的危險,,務必要及時就醫(yī),注射破傷風針,。
如果木刺,、竹刺等異物留滯在皮下,可用在異物所處的皮膚部位放一塊冰,,使皮膚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過的針輕輕挑開皮膚,使異物暴露出來,,用消過毒的鑷子將異物夾出來,。
如果導致刺傷的異物是玻璃碎片或是鐵釘斷在傷口里,應讓寶寶馬上停止活動,,一定不要在家自行處理,,而應趕緊去醫(yī)院,通過手術(shù)清除,。如果處理不當,,會導致流血更多甚至損害內(nèi)臟、血管,,神經(jīng),。
擦傷是指寶寶外傷擦破表皮的傷口。孩子不慎跌倒在粗糙的路面,,膝蓋,、肘關(guān)節(jié)容易造成擦傷。這時候應該立刻用抗生素藥膏涂抹在患處以保護外露的內(nèi)層皮膚,。家長可以選擇外用消炎軟膏在創(chuàng)口處涂抹薄薄的一層即可,,不需要用創(chuàng)可貼或繃帶固定。
具體方式:如果在清洗傷口過程中,,患處表面發(fā)生軟化渾濁,,媽媽可以不必擔心,那些軟化物質(zhì)主要由纖維蛋白和凝結(jié)物質(zhì)構(gòu)成,,有助于傷口結(jié)痂,,促進愈合。連續(xù)使用抗生素藥膏2-3天,,直到擦傷處出現(xiàn)紅黑色或黑色硬痂為止,。
淤傷多表現(xiàn)為局部腫脹和淤血。
當兒童摔傷后,,立即用手掌緊緊壓迫受損部位五分鐘,,壓迫面積要大于受傷面積,。能直接減少出血,加快凝血過程,,預防皮下淤血,、水腫。如果皮膚上出現(xiàn)瘀血,,應趕緊用塑料袋加些碎冰和冷水,,壓迫效果會更好。如果受傷部位是胳膊或腿,,將患處適當抬高也有利于消腫,。
在發(fā)生瘀血后24小時內(nèi),應該冷敷減輕腫脹,。第一輪冷敷20 分鐘,,停20 分鐘,反復進行2 ~ 3 小時,。冷敷可以達到鎮(zhèn)痛消腫的效果,。瘀血24 小時后,可以用溫水熱敷患處,,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瘀血消散,。一般來說,,皮下瘀血都能被機體慢慢吸收,時間大約需要2周或更長,。
特別提醒:頭外傷后應密切觀察72小時,,頭外傷后若出現(xiàn)惡心、嘔吐,,嗜睡,,沒精神或異常煩躁、哭鬧,,安慰不起作用時,,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多在外力作用下,,使關(guān)節(jié)發(fā)生超常范圍的活動,,造成四肢關(guān)節(jié)或軀體部軟組織(如肌肉、肌腱,、韌帶,、血管等) 的損傷,而無骨折,、脫臼,、皮肉破損等情況,。主要表現(xiàn)為損傷部位疼痛腫脹和關(guān)節(jié)活動受限。
受傷后24 小時內(nèi),,最好冷敷不要用熱敷,,用冷毛巾包冰塊冷敷20 分鐘,冷敷可以達到鎮(zhèn)痛消腫的效果,。受傷第2 天后,,父母可以改用熱敷促進腫脹消退,也可幫寶寶揉揉受傷處,。有條件的話,,還可以用彈力繃帶包扎扭傷部位,保護和固定受傷關(guān)節(jié),。把扭傷部位墊高,。也可幫助減輕腫脹。
特別提醒:脫臼和骨折有時會被誤認為是普通扭傷,,如果不能準確判斷,,還要及時就醫(yī)。
寶寶的手指在門縫中被擠傷或腳趾被石頭等堅硬的東西砸傷時,,處理方法同挫傷,早期要注意用冷敷,,晚期才采用熱敷,。對于砸傷的傷口來說,繃帶纏得過緊只會增加傷痛,,沒有什么治療的意義,。
特別提醒:寶寶的手指在門縫中被擠傷,而且傷口內(nèi)部因充血呈現(xiàn)紫色,,那就很可能出現(xiàn)了骨折,,應盡快就醫(yī)。
骨折分為開放性骨折和閉合性骨折,。開放性骨折即骨的斷端已露出皮膚外;閉合性骨折是指皮膚完整無損,,這類骨折經(jīng)常出現(xiàn),,而且往往容易被忽略,延誤治療,。外傷后,,父母可輕微碰觸受傷的身體部位,一旦觸摸會引起寶寶劇烈哭鬧,、拒絕觸摸,,表情異常痛苦,,并且受傷的關(guān)節(jié)活動受限,受傷的身體部位出現(xiàn)腫脹,,或有異常的折角,、隆起、青紫,、淤血等,,可初步判斷為有骨折。
一旦懷疑有骨折或脫臼,,家長要盡量減少對受傷身體部位的移動,,以免骨折、脫臼移位引起神經(jīng)血管的損傷,。有出血用消毒紗布壓迫傷口止血,傷口用消毒紗布覆蓋,。就地取材,可以用硬木板片或雜志臨時把骨折的兩端固定好,,以防進一步損傷,。家長在做完這些緊急處理后,都要第一時間把孩子送醫(yī),。
沖:以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15~30分鐘,以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熱度,。如果無法沖洗傷口,,可冷敷。
脫:充分泡濕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時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或暫時保留粘連部分,,盡量避免將水泡弄破。
泡:在冷水(加冰塊)中持續(xù)浸泡15~30分鐘,,可減輕疼痛及穩(wěn)定情緒,。不過,如果燒燙傷面積太大或?qū)殞毮挲g較小,,則不必浸泡過久,,以免體溫下降過多或延誤治療時機。
蓋:蓋上干凈濕布或消毒凡士林紗布等覆蓋受傷部位,。
送:如果傷口嚴重,,面積超過孩子面部大小,趕緊送到醫(yī)院急救,、治療,。
特別提醒:輕度的燒傷(皮膚完好)可以涂一點紅花油或濕潤燒傷膏,,建議家庭備一只濕潤燒傷膏,對于一般外傷或燒燙傷均能用,。家長千萬不要在傷處涂抹醬油,、醋、酒,、牙膏或者其他油脂和偏方,。不僅對傷口無益,還容易引起感染,,并且影響醫(yī)護人員的判斷和緊急處理,。
被狗、貓等動物咬或抓傷后,,切忌像被毒蛇咬傷一樣對傷口進行擠壓,,以防狂犬病毒以更快的速度進入神經(jīng)系統(tǒng)。先用肥皂水,、清水,、洗滌劑徹底沖洗傷口至少20分鐘。在徹底沖洗后,,用碘伏或雙氧水涂抹傷口,,以清除或殺滅局部的病毒。
家長在做完這些緊急處理后,,都要盡快把孩子送往醫(yī)院進一步治療,。如果被沒有預防接種過狂犬疫苗的,被可疑感染狂犬病毒的動物咬傷后,,應在24 小時內(nèi)接種狂犬疫苗,,并使用破傷風抗毒素和抗生素,以控制其他感染,。
夏天被蚊蟲,、跳蚤、毛蟲,、螞蟻,、馬蜂等叮咬蟄傷后,可用肥皂水或弱堿性溶液清洗浸泡患處,,蟄傷后對于昆蟲毒素可有過敏反應,,根據(jù)體質(zhì)不同發(fā)應強弱不同。通常表現(xiàn)為腫脹,、充血,、局部奇癢。嚴重的可造成全身過敏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一般來說,,大部分昆蟲叮咬導致的外傷都不嚴重,但是一定要注意,,盡量不讓寶寶抓撓傷口,,如果把昆蟲叮咬的部位撓破,,同時細菌就會順勢侵入到周圍組織,,可能引發(fā)感染。外用蟲咬水對于緩解癥狀有幫助,。但是較為嚴重的過敏反應建議去醫(yī)院診治,。
如果孩子號啕大哭,在你懷里不停掙扎,,使你無法看清傷口的情況,應該立刻上醫(yī)院,,因為傷口中可能混進了碎片或者玻璃之類的雜物。同時,,如果出現(xiàn)以下任何一種情況,必須在6小時之內(nèi)找醫(yī)生診斷:
1,、傷口長達5厘米以上,;
2、面部劃傷(除非傷口非常淺,,而且長度不超過2厘米);
3,、關(guān)節(jié)劃傷,傷口在運動中容易開裂,;
4、傷口深至脂肪層,,神經(jīng)細胞和肌腱也可能被損傷;
5,、傷口出現(xiàn)缺損,,輕輕拉住兩側(cè)的皮膚,如傷口向你“咧開了嘴”,必須到醫(yī)院請醫(yī)生診斷是否需要接受縫針或綁蝴蝶繃帶,。
誤區(qū)1: 使用雙氧水來清潔傷口
實際上雙氧水可能對于傷口的一些愈合細胞來說是有毒性的,。許多父母可能會覺得雙氧水在傷口表面的泡泡是在清潔寶寶的傷口,但實際上這對于寶寶的皮膚來說是有害的,。如果要清潔寶寶的傷口的話最好使用純凈水或者到藥房買一些含鹽類的消毒藥水,。
誤區(qū)2:傷口流膿表明出現(xiàn)炎癥
事實上在傷口結(jié)痂之前,傷口滲出一些黃色的膿汁是正常的,,這表明了身體正在盡量讓傷口表面形成一層痂從而保護傷口,。但是如果傷口的痂形成以后,還是有膿汁滲出的話就要注意了,,這可能就是炎癥的癥狀了,。
誤區(qū)3: 傷口應暴露在空氣中
在傷口或者痂上面使用繃帶包裹的話有助于保持其清潔,。同時還能夠防止寶寶用手指把痂塊都抓下來,,從而手接觸到傷口從而引起炎癥等,專家還建議家長最好能夠每天更換一次繃帶,。
誤區(qū)4:傷口癢表明傷口在愈合
雖然傷口周圍的皮膚開始聚合的話皮膚會有點癢,,但傷口周圍皮膚的癢也可能是由于對藥膏的過敏或者酵母引起的發(fā)炎引起的。
誤區(qū)5:繃帶須最快速度撕下
如果將傷口上的膠布撕下過快的話可能會引起傷口的再次撕裂,。你應該慢慢地將膠布順著毛發(fā)生長的方向撕下來,,如果膠布很難撕下來的話,你可以嘗試用酒精或者水在膠布的周圍輕拍,,令粘合物有所松散,。
誤區(qū)6:有些傷口愈合需很長時間
大部分傷口基本在兩周內(nèi)愈合,一些臉上的傷口五天內(nèi)就愈合,。但如果流膿并出現(xiàn)腫脹的傷口的話,,就需找醫(yī)生咨詢一下。雖對于一些小的傷口,,一塊可愛的膠布和幾句安慰的話就能夠撫慰寶寶,,但有時這些小傷口絕不能忽視,了解一些基礎(chǔ)知識來處理寶寶的傷口使其加快愈合,。
如果寶寶擦傷、碰傷,、劃傷,,用冷開水稀釋10倍來沖洗被污染的傷口,黏膜的傷口也可以用碘伏,。擦傷,、碰傷,、劃傷后,先用清水清潔,,用紙巾吸干,,如果血能自行止住,只要用碘伏消毒即可,。
寶寶輕度燒傷、創(chuàng)傷,,蚊叮蟲咬引起的各種皮膚感染甚至糜爛,,都可以使用,能夠抗炎,、止痛,。
如果孩子的小傷口有紅腫發(fā)炎的跡象,,可以使用,,這是一種外用抗生素,每天三次,,5天為一個療程,。眼部周圍部位出現(xiàn)傷口紅腫、發(fā)炎時,,不能使用百多邦軟膏,,而應該用紅霉素藥膏。
用于跌打損傷,,活血驅(qū)風,舒筋止痛,,蚊蟲叮咬,。但在損傷的急性期,也就是在24小時之內(nèi)不能適用,,皮膚有破損或者過敏的孩子也不宜使用,。
可以對付創(chuàng)傷較為表淺,、傷口整齊干凈,、出血不多而又不需要縫合的小傷口。但是,,小而深得傷口不要用創(chuàng)可貼,,最好送醫(yī)院處理。另外,,創(chuàng)可貼有吸收液體的功能,,如果沾了水要馬上換掉,。每天需換新的,。
如:派瑞松、金瑞松,、意比舒,。抗炎,、抗過敏,。可用于治療常見的濕疹,、皮炎,,如嬰兒尿布疹、丘疹性蕁麻疹,、蟲咬皮炎等,。
用于急性軟組織扭挫傷,,此藥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如果孩子此處的皮膚破損了就不能用,,對酒精過敏的也不能用,。孩子皮膚嬌嫩,使用氣霧劑最好先噴在正常皮膚處,,沒有過敏反應再用,。另外,面部受傷時不要用,,以防藥劑噴入口,、眼、鼻內(nèi),。
孩子扭傷、拉傷,、挫傷后,,要先用毛巾冷敷。2天后再用扶他林乳膏,,幫他緩解疼痛,,如果皮膚破損或是開放性的創(chuàng)口不能用。這種藥局部使用也會全身吸收,,所以不要大劑量使用,。對解熱鎮(zhèn)痛藥過敏的孩子不能用扶他林,。
寶寶患皮炎丘疹但皮膚沒有明顯糜爛滲出,,或被蚊蟲咬傷時可以涂用,。
用生理鹽水為寶寶清洗傷口,,如需包扎,宜選醫(yī)用紗布進行包扎,。
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越來越活潑好動,可能稍有疏忽,,就會發(fā)生磕傷,、碰傷等意外傷。學會如何處理不同外傷是家長們的必修課,,最好家中常備一些處理小傷口的外用藥,。本期專題就為您講到這,更多請關(guān)注買購網(wǎng)知識大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