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青銅神樹,,國家一級文物,1986年在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現(xiàn)藏于三星堆博物館,。
商青銅神樹共有八棵,其中修復完整的一棵高達396厘米,,是全世界已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單件青銅文物,,被命名為一號神樹。另外還有一棵只有下半部分樹身,被命名為二號神樹,。一號神樹由基座和主體兩部分組成,,樹頂已殘缺,基座仿佛三座山相連,,主干三層,,于山頂節(jié)節(jié)攀升,樹的樹枝分為三層,,每層三枝,,樹枝上分別有兩條果枝,一條向上,,一條下垂,,果托碩大,全樹共有九只鳥,,站立在向上果枝的果實上,,一條龍延主干旁側(cè)而下,蓄勢待飛,。二號神樹三面各有一跪坐銅人像,,前臂殘缺。
商青銅神樹是古蜀文明的代表,,可謂青銅鑄造工藝的集大成者,,是古蜀先民人神互通的神話意識形象化的寫照,2002年1月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1986年7~9月,,考古人員在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意外發(fā)掘了兩座大型的商代祭祀坑,從中清理出大量的金,、玉和青銅器,,青銅神樹就在其中。
1986年10月,,殘破的青銅神樹被運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由文物修復專家楊曉鄔帶隊修復。修復工作從1986年持續(xù)到1996年,,總共花了十年的時間,。
1997年10月,三星堆博物館建成開放,,商青銅神樹收藏于該館至今,。
2021年4月6日,經(jīng)國家文物局立項批復,,三星堆3號神樹的修復已經(jīng)啟動并初具成效,。
2021年12月,,考古專家在7號坑內(nèi)發(fā)現(xiàn)了青銅神樹的殘件,就目前的觀察判斷,,可能與1986年出土的青銅神樹拼接起來,。“跨坑拼接”如果實現(xiàn)“破器重圓”,,解碼三星堆謎團又將多一把“新鑰匙”。
2022年,,在新發(fā)現(xiàn)的7號坑和8號坑中,,考古隊員又發(fā)現(xiàn)了一些青銅神樹殘件;3號坑發(fā)現(xiàn)的一件青銅殘件,,或許能與2號坑出土的青銅神樹拼合,;在8號坑內(nèi),一件刀形飾物,,與1986年發(fā)掘的1號坑神樹構(gòu)件非常相似,。
三星堆一、二號青銅神樹大致的形態(tài)基本一樣,,總體都是下端山形底座,,有挺拔直立的樹干,也有樹枝,、果實和鳥,,但是細節(jié)處則各具特色。
一號神樹殘高396厘米,,由于最上端的部件已經(jīng)缺失,,估計全部高度應該在5米左右。
樹的下部有一個圓形底座,,三道如同根狀的斜撐扶持著樹干的底部,。樹干筆直,套有三層樹枝,,每一層三根枝條,,全樹共有九根樹枝。所有的樹枝都柔和下垂,。枝條的中部伸出短枝,,短枝上有鏤空花紋的小圓圈和花蕾,花蕾上各有一只昂首翹尾的小鳥,;枝頭有包裹在一長一短兩個鏤空樹葉內(nèi)的尖桃形果實,。在每層三根枝條中,都有一根分出兩條長枝,。在樹干的一側(cè)有四個橫向的短梁,,將一條身體倒垂的龍固定在樹干上,。
三星堆遺址共發(fā)掘出6棵青銅神樹,其中最完整的是1986年在二號祭祀坑出土的“一號神樹”,。它高3.96米,,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單件青銅文物。它剛出土時殘破不堪,,共計2479塊碎片,。
二號神樹僅保留著下半段,整體形態(tài)不明,,下面為一圓盤底座,。三條象征樹根的斜撐之間的底座上,各跪有一人,,人像的雙手前伸,,似乎原先拿著什么東西。能夠復原的樹干每層伸出三根樹枝,。它的枝頭有一長一短葉片包裹的花蕾,,其后套有小圓圈,與一號神樹基本相同,;但枝條的主體外張并且上翹,,鳥歇息在枝頭花蕾的葉片上,這卻不同于一號神樹,。
三星堆遺址祭祀坑中的遺物在被掩埋之前就已經(jīng)被人為敲碎砸扁,,又在燎祭中經(jīng)歷了火焚,再投入坑內(nèi)填土,,層層夯實,。等到重見天日的時候,它們已經(jīng)變形,、扭曲,、破損得十分嚴重,散布于坑內(nèi),。青銅神樹樹干斷成三截,,樹枝斷成十八截,其余的鳥兒,、果實碎片不計其數(shù),,破損十分嚴重。
一號青銅神樹由底座,、樹和龍三部分組成,,全樹采用分段鑄造法制成,運用了套鑄,、鉚鑄,、嵌鑄,、鑄接等當時最為先進的手法,可謂青銅鑄造工藝的集大成者,。
修復完整的一號青銅神樹底座呈穹窿形,,其下為圓形座圈,底座由三面弧邊三角狀鏤空虛塊面構(gòu)成,,三面間以內(nèi)擫勢的三足相連屬,,構(gòu)擬出三山相連的“神山”意象,座上鑄飾象征太陽的“☉”紋與云氣紋,。樹鑄于“神山之巔”的正中,,卓然挺拔,有直接天宇之勢,。樹側(cè)有一條緣樹逶迤而下的身似繩索相辮的銅龍,整條龍造型怪異詭譎,,莫可名狀,,刀狀羽翼顯得威風凌厲。銅龍的爪子,、腹部和神樹緊緊相連,,非常吻合,從正面看是優(yōu)美的S形,,從側(cè)面看也是同樣的S形,,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
青銅神樹當可視作上古先民天地不絕,、天人感應、人天合一,、人神互通之神話意識的形象化寫照,。由于年代久遠,其藝術(shù)和考古價值難以估量,。
青銅神樹反映了古蜀先民對太陽及太陽神的崇拜,,它在古蜀人的神話意識中具有通靈、通神,、通天的特殊功能,,是中國宇宙樹最具典型意義和代表性的偉大的實物標本。
關(guān)于青銅神樹的內(nèi)涵,,在學術(shù)界尚存在不同看法,,但將銅樹界定為“神樹”,則是共識:一種意見認為,,這株銅神樹的造型與內(nèi)涵應與《山海經(jīng)》中記載的“建木”相關(guān),,銅樹是古蜀人溝通人神,、上下天地的天梯,反映了古蜀人交通于天人之際的特殊宗教權(quán)力被古蜀國神權(quán)政治集團所獨占的情況,。與此相對的觀點則認為青銅神樹并非建木,,從其構(gòu)型分析,更多的與《山海經(jīng)》描述的“若木”相似,。另一種意見認為,,青銅神樹具有“社”的功能,與載籍所記“桑林”一致,,應為“社樹”,。一種意見認為,銅神樹為古蜀人的宇宙樹,,反映了蜀人的世界觀,。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青銅神樹起源于古人對日暈現(xiàn)象的認識,,代表東西兩極的扶桑與若木,。
在古代“十日神話”中,太陽的運行是由自在飛翔于天宇的鳥背負而行,,這是先民對太陽東西移行現(xiàn)象富有想象力的“解釋”,。古代很多民族都將鳥的形象作為太陽的象征,這在文化人類學資料中有大量記述,。中西考古資料中也有不少鳥日并見的圖像,。三星堆銅樹上所鑄的神鳥當即神話中金烏(即太陽)的寫照。三星堆神樹三層九枝及其枝頭分立九鳥的形象,,符合“扶?!焙汀叭裟尽钡摹吧嫌惺铡边@一最為顯著的特征。銅神樹鑄飾九鳥,,或原頂部有一只鳥,,也可能制作者表達的構(gòu)型意圖是另有一只鳥在天上值日。同時銅神樹也具有“建木”的特征和功能,,載籍描述建木有樹葉,、花卉、花果與“黃蛇”,,銅神樹的形式構(gòu)成中同樣有花果與神龍,,而銅神樹它所在的位置恰好是古史神話傳說中所謂“天地之中”的成都平原,“天地之中”意即“世界中心”,,表征這是一株挺立于大地中心的神樹,。
因此,部分學者傾向于認為三星堆神樹應是古代傳說中扶桑,、建木等神樹的一種復合型產(chǎn)物,,其主要功能之一即為“通天”,。神樹連接天地,溝通人神,,神靈藉此降世,,巫師藉此登天,樹間攀援之龍,,或即巫師之駕乘,。
2002年1月,商青銅神樹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