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相愛的青年男女,,男的叫阿昆,,女的叫阿珠,由于不堪當?shù)貝喊缘钠圬?,雙雙離鄉(xiāng)背井,,來到了荒無人煙,只有滿山叢生的荊棘和參天古樹的地方,,四處一片荒涼,。阿昆和阿珠非常勤勞,建房開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得很幸福,。
有一年,,遇上了大旱災,莊稼絕收,,這可急壞了兩人,,沒有糧食吃,沒有水喝,,兩人只有到山上打獵,,到巖洞中取水。一天,,阿昆和阿珠到了一個巖洞,,只見洞中有股清水順著巖壁淌下,巖壁深處有個水潭,,水潭邊有條奄奄一息的鯉魚,,阿昆拾起鯉魚準備拿回家,阿珠看到鯉魚在流淚,,于是非常不忍心,,就把鯉魚放回了潭中,兩人接滿了水后就回了家,。
天還在一直干旱,,阿昆和阿珠再也不忍心看著那綠油油的禾苗一棵棵的干涸死去,于是他們挑起水桶,,穿上草鞋,,翻山越嶺到十幾里以外的地方去擔水來澆灌禾苗,每天起早摸黑,,雖然只能往返幾次,,但是他們并不氣餒,,一直挑啊挑,挑了整整九十九天,,兩人的肩膀挑腫了,,腰桿壓彎了,腳板底磨出了大大的血泡,,可是兩人還是繼續(xù)挑著水桶,,在那漫長而崎嶇的道路上艱難地行走。
一天夜里,,兩人共同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一條鯉魚化身為妙齡少女,告訴他們她是水神的女兒,,也就是當初他們放生的鯉魚,,如今是來報恩的,她已經(jīng)把清水引到他們家門前,,水里還有很多鯉魚,。第二天清晨,兩人急忙來到門前的石壁下開始挖,,挖了不一會兒,,一股清泉從石頭下面涌了出來,水越來越大,,不一會就成了一大潭水,,隨著水一起涌出來的,是許許多多又肥又大的鯉魚,。阿昆和阿珠捧起清清的泉水,,欣喜萬分,激動得流下了眼淚,。阿昆和阿珠急忙從山上抬來石頭,,將泉水圍住,并順著山腳鑿開水溝,,把水引到田里,。從此以后,無論遇到多大的旱災,,他們的禾苗再也不會被枯死,,他們也不用再到遙遠的地方去擔水了。
許多年后,,阿昆和阿珠的子子孫孫,,把這長滿了雜草的壩子,開墾成了良田,,這個水潭,,一年四季,,長流不斷,據(jù)說是阿昆和阿珠變成了一對青龍,,住到水潭底下去,,年年為人們疏通水道,保護著這股清泉,,于是人們就把這個水潭叫做龍?zhí)?,而那些肥壯的鯉魚,,也順著水溝流到田里,,人們傍晚收工回家,都可以隨手抓上幾條,,提到家里做菜,,由于滿壩子都有魚,于是人們就把這個地方叫做鯉魚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