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馬云,、葉旺鎮(zhèn)守遼東,,自山東跨海在此登陸,取海上旅途順利之意,,遂稱“旅順口“,。清政府在旅順口興辦北洋水師,修軍港,、建炮臺,、筑船塢、扎營盤,,旅順口成為軍事要賽,。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zhàn)爭和1904年的日俄戰(zhàn)爭,在旅順口歷史上留下了滄桑一頁,,使旅順口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近代史的露天博物館,。旅順口風景區(qū)總面積為244.22平方公里,是大連市最大的風景名勝區(qū),,共有8個景區(qū),、72個景點。旅順口地處遼東半島最南端,,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自然保護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和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北方重要的軍港,,中日甲午戰(zhàn)爭、日俄戰(zhàn)爭都發(fā)生在這里。1990年,,國家林業(yè)部正式命名大連市旅順口區(qū)國營林場的老鐵山,、大石洞等林區(qū)為“旅順口區(qū)國家森林公園”。
203景區(qū)是旅順口國家森林公園中的主要景區(qū),。景區(qū)內既有以大面積黑松,、刺槐和櫻花為主的自然景觀,又有以日俄戰(zhàn)爭為主的人文景觀,。其中的203高地,,是1904~1905年日俄戰(zhàn)爭中的一個戰(zhàn)場。戰(zhàn)后,,日本侵略軍在山巔修了一座彈形塔,,并以203的諧音,將此山成為“爾靈山”,。登上主峰,,西望渤海灣,蛇島,、鳥島和老鐵山風景區(qū)清晰可見,,南瞰旅順港口盡收眼底。
老鐵山景區(qū)地處遼東半島最南端,,是京津門戶,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全區(qū)最高峰老鐵山主峰高465.6米,,景區(qū)內有清政府修建的炮臺,高15米的燈塔,,俄侵略軍的炮陣地等歷史遺址,。老鐵山燈塔是著名的十大燈塔之一,登塔觀海,,可以看到渤海黃海的分界線,。這里高大喬木與低矮灌叢互為交錯,具有原始森林氣息,。每年上百萬只候鳥途經此處,,是東北亞鳥類纖細的必經之地,為鳥類觀察,、研究和保護的重要基地和場所,,深受有關國際鳥類保護組織的關注。
黃泥川景區(qū)是大連至旅順南路的必經之地,。站在有古戰(zhàn)場遺址的主峰環(huán)顧四周,,東面是黃泥川水庫,南面比鄰黃海,西面臨港,,北有綿綿青山,。
大石洞景區(qū)以次生針闊混交林為主,在高大的喬木下伴有生長茂密的草本植物,、灌木和亞喬木,。山巒疊翠,云霧繚繞,,溪水潺潺,,景區(qū)內的龍王塘水庫,有大連地區(qū)的星花玉蘭和成片的櫻花,,每年春季櫻花盛開時,,有幾十萬游客前來賞花游覽。
1,、大連火車站北廣場有公交車直達旅順口,,10--15分鐘一班。
2,、星海公園西側的黑石礁每10分鐘就有一班公交車發(fā)往旅順口,,1小時可達。
旅順口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原為旅順口國有林場,,東臨黃海,,西瀕渤海,由海濱45公里公路聯(lián)成一體,,陸域島嶼面積105平方公里,。它的地理坐標為東經120°20'30"—121°28'30",北緯38°40'—39°10'之間,。
旅順口國家森林公園系長白山余脈形成的沿海丘陵區(qū),,地勢由東向西傾斜,由北向南漸低,。
旅順口國家森林公園氣候冬季少嚴寒,,夏秋涼爽,屬于南溫暖亞濕潤氣候帶,,屬于海洋性氣候,。年平均降水量58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8,、9月份。
旅順口國家森林公園內有季節(jié)性小河,。還建有幾座庫容相當?shù)乃畮?。大石洞景區(qū)內的龍王塘水庫,可容水達1500余萬立方米,黃泥川景區(qū)的老座山水庫,,庫容達350萬立方米,,203景區(qū)附近的三座水庫,容水180萬立方米,,為當?shù)馗珊导竟?jié)水源的補充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旅順口國家森林公園的森林覆蓋率達93%,其中木本植物170多種,,草本植物120多種,,藥用植物70多種。森林植被以人工林為主,,此外還有少量殘存原始次生林,,主要樹種有赤松、油松,、日本黑松,、樟子松、側柏,、刺槐等,。珍稀植物種類主要有銀杏、海州常山,、三椏烏藥等,。
旅順口國家森林公園的野生動物以鳥類為主,其中國家保護鳥類有40多種,,其他動物還有野兔,、蛇、狐貍,、黃鼬等。附近海域中生活著大量海洋動物,,有對蝦,、魚類、貝類,、軟體類等,。
旅順口國家森林公園土壤主要分為:棕壤土、風沙土,、草甸土,、鹽土、沼澤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