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衢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浙江省常山縣,森林覆蓋率達88%,,總設計面積為1068公頃,。于1997年由縣政府投資為主建園,1999年省林業(yè)廳批準為省級森林公園,,2005年12月根據(jù)國家標準——《中國森林風景公園資源質(zhì)量等級評定》(GB/T18005-1999)通過專業(yè)人員對三衢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zhì)量,、環(huán)境質(zhì)量條件、開發(fā)利用條件三方面的現(xiàn)場調(diào)查和監(jiān)測,,經(jīng)逐項評定,,符合一級森林公園風景資源標準。
地理環(huán)境
三衢國家級森林公園峰林峽谷眾多,,石林紫藤密布,,植被和動物資源豐富,環(huán)境清幽,,林茂水豐,,溪谷縱橫,景觀獨特,,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森林覆蓋率達88%,。主要由圍繞縣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三衢山,、虎山、展衣山,、黃崗山四個獨立地塊組成,,總設計面積為1068公頃。其中林業(yè)用地1023.80公頃,,占公園總面積的95.9%,,非林業(yè)用地面積43.73公頃,,占4.1%;林業(yè)用地中有林地面積939.49公頃,,占林業(yè)用地面積的91.8%,。分三衢石林景區(qū)、展衣山景區(qū),、黃崗山景區(qū)和虎山景區(qū)四個部分,。公園內(nèi)共有維管束植物952種,隸屬154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有22種,,野生動物陸生脊椎動物113種,隸屬4綱24目54科,。其中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14種,。
三衢國家森林公園的建設開放,可為游客提供了一個游樂,、野營,、考察、探險,、休閑,、科研教育的基地和場所,滿足了現(xiàn)代社會人們返璞歸真,、崇尚大自然的現(xiàn)代旅游需求,;同時對保護原始地貌,生態(tài)環(huán)境景觀特征,,生物多樣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景區(qū)特點
浙江三衢國家森林公園分三大景區(qū):東面三衢山景區(qū),,景觀以典雅精致見長,,石牙、石林造型千奇百態(tài),。
中部為小古山景區(qū),,石林景觀以奇、險,、美為主要特色,。
西面為大古山景區(qū),風景以曲折幽深,、氣勢宏偉的石林景觀為主要特色,。
三衢山石林世界造型奇特、惟妙惟肖,、層次感強,、變化無窮,,有百獅爭雄、仙女梳妝,、龍蛇爭霸,、雙龜峰、海龜峰,、老虎洞,、天頂花盆、玉如意,、將軍陣等五十多個景點景觀,,是世界上最大的象形石動物園。
在這片游覽區(qū)內(nèi),,奇峰怒拔,,怪石嶙峋,不愧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由各種姿態(tài)的山峰組成的森林,。
游石林,,既要遠眺其壯麗的景色,又要身歷其境鉆進石林的深處,,才能領略石林的妙處,。
因為這些奇峰怪石,既是個別的獨立體,,又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在它們之間有無數(shù)的曲徑、石廊,、石洞,、天橋、亭臺相通,,迂回曲折,,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使人如入迷宮,。
主要景點
園內(nèi)主要包括四大景觀:生物景觀包括綠浪簇涌、深谷鳴蛙,,曲徑尋幽,凱旋門,,國色天香,,怡情草坪,天府樂園,,西草坪,,紫薇桂花園,,姊妹松,聯(lián)娌樹,,千年苦櫧,,仙傘神劍等;
地文景觀包括:翡翠石林,,寶蟾望天,,千壽神龜,古堡石林,,石林迷宮,,三衢長廊,顧山朝暉,,紫藤峽谷,,翡翠石林,仙人訓牛,,生肖石景,,天國遺風,將軍布陳,,塔山懷古,,清獻書巖,西尖山,,觀音洞,,青龍洞,尼僧會面等,;天象景觀包括:霧景,、旭日景、夕陽景,、霞景,、物候景等;
水文景觀包括:虎山湖,、鳥鷹塢水庫,、黃崗山瀑布等。人文景觀:花會舊址,、湖中居,、榭廊、度假村,、石崆寺,、萬壽寺、萬壽塔,、金釘子等,。是一個集休度假,、旅游觀光、科普教育,、健身娛樂,、文化旅游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山、水,、石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有機融合的城效型森林公園,。
紫藤峽谷
在牛頭峰和猴馬峰之間,有一條長約100米,、深30多米的峽谷,,它由石林、山峰,、陡壁組成峰林峽谷,,含奇、險,、美的特色,。陡峭的巖壁上紫藤攀援,縱橫交錯,,繞樹纏石,,為峽谷增添一份靈氣。游客手扶藤木,,拾級而下,,如入幽深境地,別在一番洞天,。
翡翠石林
它是三衢山景區(qū)最為集中最為豐富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石林景觀,,總面積達30余畝。整個石林連綿百余米,,遠看分為上,、下兩層,實則連成一體,。石林造型奇特,,精致典雅,近觀之似“五十三參”群雕,,個個盡顯精彩,,惟妙惟肖,而且伴生有多種藤本植物,,蔥蔥郁郁,,十分靈氣。正是由于石頭與樹木的美妙媾合,,白與綠的襯托,,才造就“翡翠石林”的獨特韻致。 該景觀景點集中,,主要有:龍鳳呈祥,、野熊尋食、玉兔望春,、雄鷹展翅,、大圣歸山、海鯨露水,、天狗守門,、只手遮天等似物景觀,各景點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生動有余,進入該景區(qū),,步步有景,,景隨步移,如入天然石雕園,。
三衢長廊
這是一條天然的石林長廊,,長約100米,前后寬狹不一,,寬處有5米,,狹處1米有余,是三衢山景區(qū)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堪稱世界上最大的石林長廊,。 長廊兩壁石巖,或片石層疊,,或巨石筑砌,,凹凹凸凸呈龍鱗狀,長廊頂部有的以巨石拼接,,形似拱橋,,上有藤蔓植被覆蓋,盡顯大自然的無窮造化,。 在炎熱的夏天,,游客走進長廊,便可感到一股涼氣撲面而來,,浸人心脾,,使人倍感清新涼爽。巖壁上殘留著根須化石,紋跡依稀可見,,如詩如畫,,輕撫細看,別有一番味道,。
烏鷹塢水庫
在黃崗山腳,,一座近20米高高的攔水大壩巍然屹立在峽谷中形成水面面積50余畝的烏鷹塢水庫。水庫尾端峽谷水灣柳暗花明,、逶迤曲折,,如綠稠縈回、玉帶鎖春,,顯得優(yōu)美和諧,。游弋湖邊,視野開闊,,手可摯天,。府視湖面,但見一湖碧水,,清澈潔凈,,水色黛藍,含沙量極小,,透明度在數(shù)米以上,。山風吹拂,泛起陣陣漣漪,,藍天白云,,倒影其中,如遇云霧雨天,,則水天一色,,游云飄渺,宛若仙境,。
黃崗山瀑布
黃崗山瀑布順著萬壽塔旁的一條小道,,走進濃陰蔽日的天然古樹林,前行10米就可以聽到嘩啦啦的流水聲,,尋聲而去,,是條常流不斷奔躍向前的山谷小溪,順著這條山溪下去50米,,但見溪澗灣曲,,溪谷巖壁陡峭,溪水飛瀉,,形成一處落差15米的瀑布,,即為黃崗山瀑布,,水流撞擊巖谷,水沫飛濺,,猶如玉龍飛舞,,真有“疑是銀河落九天”之感。
天景石林
天景石林坐落在大顧山西部俗稱“深天井”的一喀斯特地凹陷谷地,,總面積100余畝,,四周石林環(huán)抱,景觀獨特,。古藤纏繞著石林,桂樹從石縫中橫生,,彌猴桃果懸石壁,,仙草在峭壁上搖曳。整個谷地既象海底龍宮,,又如天庭圣地,。景觀中以“玉如意”、“花果山”等石林群最為壯觀,?!坝袢缫狻痹煨推嫣兀M合巧妙,,似神仙隨意捏來,,各種象形石,造型迥異,,似天狗,、似雄獅、似麒麟,、似玉兔,,惟妙惟肖,活靈活現(xiàn),?!盎ü健北惶倌靖采w,山上長滿各色奇花異草,,遠看似一座綠島,,微風徐來,片片綠葉鱗鱗波浪,,翻滾起伏,。
綠浪簇涌
綠浪簇涌位于黃崗山景區(qū),一眼望去便是一大片常綠闊葉林,,面積足有500余畝,,生長在海拔200—600米的山坡,樹種有殼斗科的青岡桐、石櫟,、苦櫧,、青栲及山茶科的木荷等常綠樹種,四季常青,,為森林生態(tài)演替的頂極群落,。遠看樹冠若起伏的波浪,在日照下樹葉能折射陽光,,熠熠生輝,,映目不可逼視。其林冠茂密,,林相整齊,,常年散發(fā)著綠的氣息,給人以生機盎然之感,。
旅游信息
交通
320 國道和205國道在縣城交匯,,杭衢高速公路橫貫全境,衢常鐵路專用線已開始籌建,??h城距浙贛鐵路和衢州民航站均在40公里以內(nèi),規(guī)劃中的九景衢鐵路,、黃衢南,、景千高速公路經(jīng)過常山。全縣公路通車里程達313公里,,縣城至鄉(xiāng)鎮(zhèn)公路基本實現(xiàn)硬化,,初步建成了以縣城為中心的半小時經(jīng)濟圈。
外部交通
森林公園的外部交通極為方便,,三衢山景區(qū)位于宋畈鄉(xiāng)距縣城12公里,,縣鄉(xiāng)公路通達優(yōu)良;虎山和展衣山景區(qū)則緊挨常山城區(qū),,其進入性極強,;黃崗山景區(qū)位于何家鄉(xiāng)黃崗村,雖然外部交通路況相對較差,,但其可進入性也是相當不錯的,,距離205國道僅5公里,離縣城也僅15公里,。另外,,常山縣與外界的交通其優(yōu)勢也非常明顯:上海至昆明的320國道和山海關至廣州的205國道在縣城相交,杭金衢高速公路貫穿全境,??h城距浙贛鐵路線(衢州站,、江山站、江西玉山站)和衢州民航站均在40公里內(nèi),。規(guī)劃中的衢景九鐵路也將經(jīng)過常山,。此外,常山縣毗鄰江西玉山縣,,是浙江游客通過320國道去往三清山的必經(jīng)之地,。
內(nèi)部交通
森林公園的四景區(qū),其內(nèi)部的交通也相當便利:展衣山和虎山景區(qū)因地勢海拔相對較低,,加上所處位置便于人為活動,,使得其內(nèi)部道路縱橫交錯;三衢山景區(qū)則經(jīng)過開發(fā)游步道已通達各個景點,;黃崗山景區(qū)雖未開發(fā),,但因得萬壽寺香火之惠,上山道路已初具規(guī)模,。
供電
本森林公園四景區(qū)均已通達照明用電,而其他大功率用電,,除黃崗山景區(qū)稍困難外,,另外三處都可從城鄉(xiāng)電網(wǎng)中方便接入。
供水
本森林公園的展衣山,、虎山和三衢山景區(qū)因臨近城鎮(zhèn),,供水完全可以依靠城鎮(zhèn)供水,納入城鎮(zhèn)水網(wǎng),;黃崗山景區(qū)則有植被良好的溪溝,,溪水常年不斷,且其水質(zhì)優(yōu)良完全能夠滿足森林公園旅游開發(fā)的生活用水的需要,。
民俗文化
雷公塔的由來
三衢山上有一座山峰,,高聳矗立,形同寶塔,,故稱塔山,。山頂上曾建有古塔,據(jù)說這塔與雷公有緣,,它能免遭雷擊或擊而無損,,人們稱它為雷公塔。塔山上建塔形成了“塔上塔”的奇觀,,并引出了一段奇異的傳說,。 相傳該塔山原是托塔李天王手中的一座金塔,后奉玉皇大帝之命,,借給法海和尚,,法海將其放置在三衢山上化身為塔山,。由于托塔天王十分珍惜這一寶物,特意指令雷公經(jīng)常跑來發(fā)雷,。因三衢山眾峰林立,,李天王怕法海變法致使久后難辯,就特意在塔山上放置了座石塔,。 有一年,,白蛇娘娘已修煉成精,但犯了戒規(guī),,法海為捉拿她而引發(fā)了一場“水滿金山”大戰(zhàn),。小青妹妹得知后鼎力相助,法海孤不敵眾,,就直奔塔山欲取寶塔來懲妖,。說時遲,那時快,,白蛇娘娘百般頑抗,,頓發(fā)洪水滿過了塔山。法海取塔不及,,順手脫下身上袈裟披蓋塔山,,引退洪水,白蛇娘娘已知法海準備拿寶物來征服自己,,與小青招呼一聲,,就順錢江而下,慌忙逃竄,。小青隨后跑向北側(cè)三公里處的嚴谷山,,并想帶走那里的鎮(zhèn)山之寶花轎頂,法海眼明手快,,隨地發(fā)起一塊巨石飛將過去壓住了花轎頂,。從此,嚴谷山就出現(xiàn)了一幕花轎頂模樣的鐘乳石,,上方壓著一塊法?!帮w來石”。 法海引退洪水護住了山寶后,,奉行法旨摘取了雷公塔,,沿路追趕白蛇娘娘,直至杭城,,發(fā)現(xiàn)她在西湖邊歇腳,。法海趁其不備之際,用手中金塔將其罩住,。從此,,雷公塔就在杭州西湖邊落戶,,天長日久,被傳訛為雷鋒塔,。 后來雷鋒塔倒掉了,,因當時法海和尚手忙腳亂,取塔時,,把塔基遺留在三衢塔山頂上沒有帶走,。 如今,登上塔山向東眺望,,一灣銀光閃爍的常山江匯合為錢塘江的源頭之水,,從三衢山下往東蜿蜒流馳,好似白蛇娘娘走動的身影,。向北俯視,,連綿的青山宛如青蛇游動。聯(lián)想此情此景,,好象《白蛇傳》的故事在三衢只寫了一半,。
大顧山的傳說
三衢山,群峰峻嶺嚴然陳列,,其中一座最高,、最大的山峰叫大尖山,又名大顧山,,海拔518.8米。南側(cè)有五座并列的小山叫五子山,,與大顧山默默對峙,。清詩人鄭炫至此,賦詩曰:“曲曲洼流緩緩行,,兩涯怪石動吾情,。景多琢句詩難就,山半斜陽又促行”,。正因它石奇景美,,一個民間故事就從這里傳開。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位從北疆凱旋歸鄉(xiāng)的將軍,,一路揚鞭,日夜兼程,,路經(jīng)三衢,。由于山路崎嶇,他不得不下馬步行,。他走著走著,,看著走著,,在這段10里長的山嶺上,被兩旁嶙峋的怪石,、密布的翠藤勝景所深深吸引,,不知不覺夕陽西下,已近黃昏,。由于山路不便夜行,,他準備找個地方落腳,正巧遇上一個晚歸的農(nóng)夫,便上前拱手道:“這是什么嶺,?”農(nóng)夫回答說:“這是石木嶺”。開始將軍不解其意,,認為他答非所問,后來終于搞清,,這個村的村名就叫“石木嶺”,。 當日,,將軍便在石木嶺村投宿下來,。勝景留將軍,將軍愛美女,。幾天后,,將軍與石木嶺村的一位姑娘喜結(jié)良緣,成為一對恩愛夫妻,,并生育了五個兒子,,建立了幸福美滿的家庭,。 突然的一天,將軍接到邊疆告急的消息和朝廷要其奔赴沙場的命令,。雖妻兒之情難舍難分,,但將軍毅然離別而去,從此以后,,善良的妻子無日不想著夫君平安歸來,。她天天爬上村后的大顧山,眺望夫君,。盼來一年,,望來一月,然而,,黃鶴一去不復返,,哪有夫君歸來的身影?如今,,她那辛酸的淚水已化作了兩眼清泉,,在大顧山上長流不息。將軍的五個兒子就在大顧山對面巍然肅立,,他們天天對著大顧山上的母親不時地叫喊著:“我要爸爸,,我要爸爸”。他們喊著喊著,,大顧山也隨之長著長著,,一直升高到海拔518.8米,也即“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