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云蒙景區(qū)又稱山東蒙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蒙山之陰,,是沂蒙山旅游區(qū)核心景區(qū),,總面積5.5萬畝;風景秀麗,,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名勝古跡頗多。蒙山北坡森林面積達30余萬畝,,素有百里林海之稱。自然景觀有中國瀑布,、后花園,、觀峰臺、天壺峰,、神龍聚會和云蒙峰等,;人文景觀有金剛門、流碧橋,、雨王廟,、戲仙臺等。云蒙景區(qū)負氧離子含量居全國之首,,被譽為“世界級天然氧吧”,,蒙山空氣又稱“極氧”。
沂蒙山旅游區(qū)云蒙景區(qū)以自然資源為依托,,以生態(tài)旅游為主題,,逐步開發(fā)為全省乃至全國休閑度假、健身康體綠色旅游勝地,。景區(qū)道路總長40余公里,,形成了三縱二橫的循環(huán)線路,建設公路10公里,,石質(zhì)臺階路32000多級,,木質(zhì)步游道3990米(已申請吉尼斯世界記錄,成為天下第一步道),,建在了20000平方米的停車場,,配備了20部觀光旅游車,建設了長1200米的客運索道,。景區(qū)內(nèi)還建有三星級賓館2處,,建設了旅游購物市場,,開發(fā)了鹿苑、藥園,、鳥園,、竹園、花園,、大型石質(zhì)牌樓等新景點,,配套了森林浴場、游泳場,、森林漂流,、采摘園、森林沖鋒車,、民俗風情等娛樂項目,,完善了通訊、衛(wèi)生,、安全等設施,。
沂蒙山旅游區(qū)云蒙景區(qū)自1993年開發(fā)以來,本著先保護后開發(fā),,邊保護邊開發(fā)的原則,,憑借典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獨特的自然資源,榮獲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zhì)公園,、全國青年文明號等近百項行業(yè)認證和榮譽稱號,現(xiàn)已成為蒙山旅游的核心主景區(qū),,沂蒙山好風光的典型代表,。
沂蒙山旅游區(qū)云蒙景區(qū),奇峰聳立,,層巒疊嶂,,深澗遍布,古稱有“七十二峰”,、“九十九峪”,、三十六洞“。現(xiàn)風景名勝區(qū)包括水簾洞,、雨王廟,、云蒙峰、百花峪,、老龍?zhí)?、望海樓六大景區(qū),擁有蒙山疊翠、蒙山花潮,、蒙山飛瀑,、蒙山云海、蒙山日出,、蒙山聽濤,、蒙山秋色、雪峰玉谷八大自然景觀?,F(xiàn)已開發(fā)水簾洞,、雨王廟、大小云蒙峰,、天壺峰,、棲鳳山、蒙山臥佛,、蒙山猿人,、邵家寨、蒙山巨龍,、百丈崖,、浴人,仙池等180余個景點,。
買購網(wǎng)原創(chuàng)圖片,未經(jīng)許可不能轉(zhuǎn)載,,版權(quán)聲明
反饋
“蒙陰”因位于蒙山之陰而得名,。蒙山之陰(即北坡)風景秀麗,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名勝古跡頗多,。蒙山北坡森林面積達30余萬畝,素有百里林海之稱,。1993年1月被評為省森林公園,,1994年被評為國家森林公園。自然景觀有林?;ǔ?、水簾洞、后花園,、觀峰臺,、百丈崖、蒙山石林,、神蟻臺和云蒙湖等,;人文景觀有二郎帽子山、鐵拐李葫蘆谷、雨王廟,、戲仙臺等,。
登觀峰臺可觀日出,蒙山群峰盡收眼底,;穿蒙山石林如入仙境,,石林排空、崢嶸而立,;臨百丈崖心曠神怡,,有一種返歸大自然的感覺。
登二郎帽子山,,如見楊二郎擔山造乾坤,;入鐵拐李葫蘆谷,可見鐵拐李的寶葫蘆,;臨戲仙臺,,仿佛聽見八仙飲酒嬉戲。雨王廟一帶碑碣隨處可見,,記載了歷代修廟建祠的經(jīng)過和古人游蒙山的景況,。
云蒙湖位于蒙山北坡腳下,湖面5萬畝,,畜水量7.8億立方米?,F(xiàn)有俄羅斯游艇6艘,可供游人乘船游湖,;有水上跳傘塔一座,,可供游人跳傘。
為蒙山旅游區(qū)內(nèi)蒙陰縣古八景之一,。因蒙山東西綿延百里,,奇峰聳立險峻,山勢逶迤起伏,,錯落有致,,植物資源豐富,林木蔥郁,,灌叢繁茂,,花香遍地,層林盡染,,蒼翠欲滴,,氣候奇特,常有藍色薄霧籠罩整個蒙山,,藍霧清蔥明麗,,透映著群山峭巖,幽谷深邃,故謂“蒙山疊翠”,。
這一奇異神秘的景觀,,透射出了蒙山披錦吐秀、流碧溢翠的綺麗,。古人贊美“蒙山疊翠”的佳句甚多,,如“遙看崖樹攢青靄,逆溯泉流上翠微”,,“山雨滿崖谷,,四周如籠煙”,“雨過煙光明翠黛,,秀出東蒙翠不磨”等,。可謂人居翠霧中,,景色讓人陶醉,。
位于蒙山之陰。傳說為隱于懸崖中的神仙洞府,,因洞口為飛流水簾所掩蓋,,故名。
懸崖東北西南而立,,面向西南,。萬仞瀑布飛流直下,上有令人目眩之峭壁,,下有激流回旋之深淵,。澗水不時為懸崖切斷,形成數(shù)級瀑布,,飛流涌瀉,咆哮似萬馬奔騰,,訇然若千均雷霆,,山岳轟鳴,大地震顫,。晴日里霰雨紛飛,,彩虹映照,蔚蔚壯觀,。
瀑布兩側(cè),,巍然聳立著兩座絕崖,人稱升仙臺,。傳說人由此跳下,,可脫離凡體,羽化成仙。懸崖上拱形洞門清晰可見,,傳說此洞為戰(zhàn)國時縱橫家鬼谷子教授孫臏,、龐涓等習武之地,五百年開門一次,。在瀑布正前方的山頂上,,建有“觀瀑亭”,立于此亭,,瀑布勝景盡收眼底,。
位于蒙山旅游區(qū)內(nèi)道教名山——蒙山之上,始建于金明昌年間,。傳說鐘離子,、羨門子在此祭神祈雨,故名,。
清光緒二年,,道人尹仁遂來蒙山結(jié)茅屋而居,光緒十四年,,募化鄉(xiāng)民集資,,在舊址上建“翠云觀”祠一處,并立昭應王神壇一所,,光緒二十五年,,建成嘉惠昭應王廟(即雨王廟),祈雨輒靈,,香火頗盛,。如此流傳下來,轉(zhuǎn)化為每年三月三日為雨神祭奠日,。傳說每年有七十二場澆花雨降于蒙山,。
后雨王廟荒廢。現(xiàn)已由香港恒基兆業(yè)有限公司捐資180萬元人民幣重建,。廟內(nèi)塑有雨王,、鬼谷子、觀音三神像,。廟四周碑碣遍地,,記載了歷代建寺經(jīng)過。
原名布袋峪,,位于蒙山旅游區(qū),。1996年被蒙陰縣列為旅游度假區(qū),是蒙山森林公園內(nèi)自然風景最秀麗的四大旅游景點之一,。
百花峪內(nèi)有5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如天蒙峰,、大云峰、小云峰,、東大樓峰和西大樓峰,。百花峪內(nèi)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喬木131種,,草木400余種,,動物15種,鳥類20余種,,是一座天然動植物園,。百花峪內(nèi)有大小自然村10余個,民風純樸,,展現(xiàn)了沂蒙山區(qū)人民的民居和民俗特色,。每年春夏時節(jié),百花峪內(nèi)百花盛開,,百鳥爭鳴,,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是旅游,、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位于蒙陰縣城南部10公里處的桃墟鎮(zhèn)杏山村,。此洞是杏山村民在1994年1月6日修建房屋采石時發(fā)現(xiàn)的。洞門是從溶洞中間炸開的,,兩頭深不見底,,有待于進一步開發(fā)建設。現(xiàn)已開發(fā)360多米,,并已于1994年12月17日正式向游人開放,。
天然雕飾的杏山溶洞,洞內(nèi)鐘乳石千姿百態(tài),,十分壯觀,。寶石花,如此之多,,如此漂亮,是其他溶洞中所罕見的,,有很高的觀賞和旅游價值,。洞內(nèi)洞套洞,洞連洞,,洞中有湖,,湖中有島,,怪石林立,奇景疊出,?!芭P牛”等造型惟妙惟肖,,“龍宮”等場景把人帶入世外仙境,,童話世界。
杏山溶洞已具備接待游客的條件,,并與5公里外的蒙山國家森林公園,、20公里外的云蒙湖及孟良崮形成了旅游圈,僅杏山溶洞接待游客在高峰期就達日數(shù)千人,。
位于蒙山旅游區(qū)內(nèi)睡虎山前,,是一天然溶洞,因洞內(nèi)供奉云霞娘娘,,故名,。相傳,云霞娘娘是泰山老母碧霞元君之妹,。碧霞元君巡行天下,,看中此洞,便留其妹云霞在此居留,,建立泰山行宮,。由于洞府寬廣,位置優(yōu)越,,是修仙的佳境,,故隋唐時代被辟為道觀,并在正對洞口的位置供奉道教的三清教主原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一洞供奉四位尊神,而且是男女神仙同處,,實為罕見,。
云霞洞曾多次重建、擴建,,歷經(jīng)千年而香火旺盛,,百里聞名。過去每年都舉行萬人廟會,,為當?shù)匾淮笫⑹?,并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
洞南面上方有一個自然形成的南天門,,日光能由此射入,,故洞內(nèi)光線充足,。北側(cè)另有一個黑洞,過去曾是道士的居室,,深不可測,,尚待探明。
原名九泉峪,、方家莊,,位于蒙山旅游區(qū)。因山泉眾多而得名,,近年來,,百泉峪生態(tài)旅游度假村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好客山東最美鄉(xiāng)村”,、“山東省自駕游示范點”,、“山東省十佳旅游特色村”等榮譽稱號。
百泉峪內(nèi)有大小賓館飯店20余個,,民風純樸,,特別是以大方之家農(nóng)家樂為代表的農(nóng)家樂形成了以“農(nóng)家食宿、果園采摘,、生態(tài)游覽”等項目的旅游場所,。
風景區(qū)內(nèi)景象萬千,一年四季,,景色變幻:春季層巒疊翠,,林海花潮,;夏季飛瀑流水,,云霧飄緲;秋季漫山碧透,,紅葉映照,;冬季銀裝素裹,玉琢冰雕,。集“泰山之雄壯,,華山之險峻,黃山之秀麗,,雁蕩山之奇絕”于一體,,薈江南江北山水之雋秀。
成人票:70元
08:30-15:30
1,、汽車:汽車站買去蒙陰的汽車票,,大約3小時到達。然后在蒙陰汽車站坐去桃曲鎮(zhèn)的車,,路過蒙山,。
2、火車:從濟南火車站坐火車去平邑縣火車站,,然后在平邑汽車站坐汽車去蒙陰汽車站,,然后在蒙陰汽車站坐車去桃曲鎮(zhèn)那邊,路過蒙山腳下,。
沂蒙山旅游區(qū)蒙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山東省中南部,,地處蒙山山脈北坡,南與平邑縣,、費縣毗鄰,,東、西,、北分別接蒙陰縣垛莊,、桃墟和聯(lián)城等鄉(xiāng)鎮(zhèn),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20°13′25"~120°34′48",;北緯35°12′21"~36°14′16",。公園總面積5.5萬畝。
沂蒙山旅游區(qū)蒙山國家森林公園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受山地地形和森林群落的影響,園區(qū)氣候有其特殊性,。根據(jù)天麻林場氣象站(海拔320米)觀測:年平均氣溫12.8℃,,八月份氣溫最高,平均25.3℃,,最高達30.9℃,,一月份氣溫最低,平均-0.52℃,,最低為-7.1℃,,受海拔、坡向及森林群落影響,,海拔800以上地段氣溫平均比山下低3~4℃,,物候期遲10~15天;平均降水量998.0毫米,,比周圍縣區(qū)平均降水量高21.3%,,降水多集中在六、七,、八三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5%;年平均相對溫度為62.5%,,以七,、八,、九月最大:62~84%,1~5月較干燥,,平均濕度小于42%,;夏季多東南風,冬季多西北風,,最大風力八級,;初霜期為10月下旬,終霜期在4月中旬,,平均無霜期191天,。
沂蒙山旅游區(qū)云蒙景區(qū)總面積5.5萬畝,自然資源豐富多彩,。擁有野生動物:獸類10科15種,,鳥類28科76種,植物100余科900余種,,森林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有"百里林海,天然課堂"之稱,。
1999年經(jīng)中國科學院生態(tài)研究中心監(jiān)測,,景區(qū)內(nèi)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個,為北京地區(qū)的195倍,,居全國之首,,為該中心有史以來測得的較高值。被譽為“天然氧吧”,、"超潔凈地區(qū)",,成為"中國最佳綠色健身旅游勝地"。
蒙山豐富的自然資源,,蘊育了渾厚的文化內(nèi)涵,,曾有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駐留蒙山,,吟誦蒙山,。孔子"登東山(蒙山,,古時稱東山,、東蒙)而小魯",李白,,杜甫同游蒙山留下"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等佳句,蘇軾游蒙山詩曰:“不驚渤海桑田變,來看云蒙漏澤春”,;明代文字家公鼐作<<蒙山賦>>誦嘆蒙山,;康熙大帝冬游蒙山留下“馬蹄踏碎瓊瑤路,隔斷蒙山頂上峰”的詩篇,;乾隆皇帝南巡中游歷蒙山則留有“山靈蓋不違堯命,,示我詩情在玉峰”的贊美詩篇,還有民間典故,、流傳不勝枚舉,秦磚漢瓦,、古剎廟宇,、碑碣石刻等遺存悠悠林立。
蒙山雨王廟廟會:每年三月初三
蒙山登山賽:每年五一期間
蒙山登山節(jié):每年五一,、十一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