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處于羅霄山脈南端,,地形復(fù)雜,最高處八面山海拔2042米,西面為號稱“南洞庭”的東江湖所環(huán)抱,,與東江湖風(fēng)景名勝區(qū)連成一體,湖光山色,,相互映襯,。公園內(nèi)珍禽異獸、奇花異木繁多,,神話傳說,、人工奇跡豐富,有眾多的自然森林景觀和人文景觀,,是理想的避暑,、療養(yǎng)和旅游勝地。
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70.66平方千米,,距東江大壩約兩個半小時的水路,,景區(qū)內(nèi)群峰競秀,綠樹如云,,溪水潺潺,,飛禽走獸,鳥語花香,,景態(tài)奇絕,,物種豐富,有喬灌木植物97科200多屬600多種,,其中包括半楓荷,、紅花木蓮、紅豆杉等1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樹種,,陸生脊椎動物21目38科94種,,其中華南虎、云豹,、短尾猴,、金絲猴、穿山甲等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著名景點有臥木橫橋,、絕壁深羊、急流卷石等,。
湖南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主要有大橋景區(qū),、天鵝頂景區(qū)、濂溪景區(qū)和竹洞景區(qū),。
大橋景區(qū)以天鵝山大橋為中心,,以人文景觀為主。主要景點天鵝山大橋,、紅掌峰,、下鞍屯兵,、蕓香亭、西林寨,、沉浮島,、望江臺等。
天鵝山大橋始建于1987年,,采用吊裝式工藝,,長200米,高100米,,橫跨東江湖,。大橋?qū)γ娴募t掌峰,取意天鵝之掌,,山上植物以紅葉為主,,主要有楓香、雞爪械等,。
竹洞景區(qū)以曲龍溪為中心,,這一景區(qū)的特色以溪流為主。
沿溪而上景點密布,,有龍門,、急流卷石、絕壁深潭,、鳥鳴澗等,,順岸而回,有臥木橫橋,、小鵝池,、白石橋、路碑等景點,。龍門為竹洞景區(qū)重要景點之一,。白石橋和路碑是嘉慶年間遺留下來的重要人文景點。白石橋由兩塊巨石拼成,,造型奇特,。
濂溪景區(qū)以下水堡及華皮壟溪口瀑布群為中心,該景區(qū)瀑布連群,,最高的達百米,。如下水堡瀑布,瀑寬4米多,,高近百米,。
天鵝頂景區(qū)以人文景點為主。天鵝頂海拔1058米,為傳說中的天鵝停留處,。景區(qū)內(nèi)有天鵝庵,、天鵝蛋、天鵝潭等主要景點,。
湖南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資興市中部偏東,,東與桂東交界,西為東江湖,,與坪石鄉(xiāng)、厚玉鄉(xiāng)相接,,南至連坪鄉(xiāng),,北與青腰鎮(zhèn)毗鄰,東西長23千米,,南北長11千米,,總面積10.6萬畝,其中生態(tài)公益林6.99萬畝,。公園位于湘,、粵、贛三省交匯處,,距資興市區(qū)38千米,,距郴州75千米,水路與東江湖風(fēng)景旅游區(qū)相連接,。其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13°27′—113°41′,,北緯25°24′—26°00′之間。
湖南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羅霄山脈南端,,八面山西側(cè),,地勢東高西低,最高海拔2036米,,最低是東江水庫最高位,,海拔285米,坡度以30,。左右為多,。
其主體山脈系中生代時期形成,久經(jīng)侵蝕,,地表破碎,,山勢陡峭,怪石林立,。
湖南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處在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過渡地帶,,屬于南亞熱帶山地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為了16℃。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霜期長,雨量充沛,。
公園臨近東江湖,,形成了冬暖夏涼的獨特小氣候。
湖南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內(nèi)植被完好,,在海拔800米以上為常綠落葉混交林,,在海拔800米以下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針葉林,既保存了完好的原始次森林,,又有大面積的人工栽培林,。
湖南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有木本植物97科,600余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有10多種;八面山有種子植物178科,,834屬,2031種,,有國家重點保護一,、二級野生植物21種,其中一級有5種,,有全國稀有的銀杉植物群落,,及國家重點保護樹木:景烈白蘭、紅花木蓮,、銀雀樹,、紅豆杉等。
湖南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內(nèi)的八面山境內(nèi)已發(fā)現(xiàn)脊椎動物240種,,分屬24目66科,。
其中哺乳類56種,鳥類116種,,爬行類41種,,兩棲類27種。
其中一級有: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等,;二級有獼猴、穿山甲,、大靈貓,、水鹿、斑羚,、紅腹錦雞,、白鷴,、大鯢等28種。
1958年,,天鵝山國有林場成立,。
1992年,湖南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成立,。
2009年,,湖南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成立。
2015年3月18日至5月18日,,資興市對湖南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內(nèi)的天鵝山大橋進行加固,。
2015年8月,湖南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guī)劃獲得國家林業(yè)局批復(fù)同意,。管理處已初步完成了天鵝溪部分景區(qū)控制性詳規(guī)及公園標志性門樓修建性詳規(guī)的編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