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大板水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歷史文化名城遵義市西北近郊,,屬貴州省婁山關風景名勝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旅游開發(fā)的重點區(qū)域,。公園距城區(qū)僅27km,面積3132公頃,。大板水國家森林公園最高峰為白云臺,,海拔1722m,最低峰為馬腦巖水庫壩址,,海拔915m,,山體相對海拔高差807m,地形地貌多樣,。
大板水國家森林公園自然景觀資源有林海,、雄峰、石林,、溶洞,、珍稀動植物、山溪,、瀑布,、溫泉、水庫,、天象等10種類型,,人文景觀資源有龐大的寺廟群、古山遺址,、土司遺跡,、長征遺跡、苗族風情,、田園風光,、民間傳說等7種類型,共計有17種景觀類型,,68處景點,;景觀類型豐富、景點數(shù)量較多,,景觀組合品位高,,這在森林公園中是較為少有的。它是貴州森林公園中景觀類型最多的公園之一,。
大板水國家森林公園山高林茂,,林海茫茫,森林覆蓋率達90.2%,,公園境內(nèi)保存著2507.5hm2連片天然次生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是貴州北部保存最為完好,、面積最大的天然次生林之一,森林景觀優(yōu)美,,滿目翠綠,,野趣盎然,令人神清氣爽,,身心愉悅,;更兼山峰雄峻、石林奇特,、溶洞神奇,、溪水清澈、瀑布秀麗,,自然景觀神氣秀麗,。
大板水國家森林公園已成為遵義市民及外地游客夏日避暑、冬觀雪景,、春季踏青,、秋賞紅葉,進行生態(tài)旅游休閑的理想場所,。
歷史文化
公園內(nèi)佛教文化歷史悠久,,金鼎山寺廟群規(guī)模宏大、寺廟各異,、幾教共存,、多神崇拜,是一個區(qū)域性的佛教名山,,是名著川黔的宗教用地;園內(nèi)殘破的古山寨和眾多的土司遺跡,,增加了景區(qū)的歷史信息,;純樸的苗家山寨,則給公園增添了民族文化風情,。多樣的人文景觀引人入勝,。
景區(qū)
公園由四大景區(qū)組成:包括大板水森林游覽區(qū)、聚仙洞地質景觀區(qū),、瑪瑙湖山水景區(qū),、金鼎山宗教文化觀光區(qū)。有各類景觀景點多達68處,,其中自然景觀46處,,人文景觀22處,常年游客達20萬人次,。
森林公園以“綠,、奇,、秀、靜,、野”和“原始,、古樸”為特色,一年之中,,大板水色彩紛呈,,尤以春天為美,各種山茶,、野櫻花相竟斗艷,,而春夏之交的杜鵑花海更是繁花似火,漫山遍野,。在沙子灣的清溪旁,,“小竹海”修竹萬竿,, 隨山風滾動,,竹濤聲聲不絕。白云臺海拔1500米左右的地方還有一大片環(huán)狀高山草場,,春天新綠遍野,,山花爛漫。
新土溝
后莊溝一帶保存有地球上最為古老的元古宇板溪群及震旦紀斷層,。一九四零年,,浙江大學劉之遠教授將這種遠古海洋積層命名為“新土溝灰?guī)r”。在這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塑造了連綿不斷的喀斯特錐狀峰叢,,密集著“聚仙洞”、“仙人石窟”群,,以及石林,、天坑等自然景觀。
金鼎山
金鼎山海拔1608米,,山勢巍峨,,是貴州市最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其多元宗教文化淵源流長,。史載:唐代“謫臣牛騰,,大布釋教于”,進入宋代,,播洲歷代楊氏土司禮佛,,在金鼎山下辟官莊,在山上建佛教廟宇。明代以后佛教興盛,,金鼎山成為壇場勝景,,山頂俗稱“金桶寺”改建“玉皇殿”,釋道共存,。清道光帝敕稱金鼎山為“小峨嵋”,,使其更加遠近聞名。大板水園區(qū)范圍內(nèi)的泥巴囤,、小板水一帶還聚居著數(shù)十戶川黔滇西部方言苗族,。
著名的中世紀軍事古城堡海龍囤與大板水森林公園一嶺相連。這里是發(fā)生在明萬歷餓二十八年(1600年)震驚全國的平播戰(zhàn)場,,也是見證末代土司楊應龍造反失敗,、自殺身亡的地方。海龍囤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其遺址規(guī)模宏大,,內(nèi)涵豐富,具有極高的歷史文物考古,、旅游價值,。公園內(nèi)現(xiàn)殘存的土司遺跡與傳說都與龍海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如“較場壩”,,“關口”,,“登鞍堡”等。
杜鵑花海
杜鵑花海大板水野生杜鵑資源豐富,。初步調查有10余種,,映山紅、馬纓花,、長蕊杜鵑,、腺萼杜鵑等各種杜鵑遍布山嶺。其中白云臺至瞭望臺一帶杜鵑屬花木成片分布,,路邊,、山坡、崖畔到處都有杜鵑花林,。每年春夏季,各色杜鵑競相綻放,,萬紫千紅,、漫山鋪彩,形成絢麗壯觀的杜鵑花景觀,,賞花者置身花海之中,,無不心曠神怡,引人入勝。
仙人水瀑布
仙人水瀑布位于兩岔河三疊水瀑布上游500m處,,清澈的山溪水從橫山子懸崖與綠林間噴吐而出,,飛流而下,落差達20m,,寬約4m,,流量90L/s;瀑布水流四季長瀉不斷,,有如玉帶,,在陽光照射下更勝似彩虹,壯麗而秀美,。
桂花王
生長于小板水景區(qū),,樹齡約200年,樹高20m,,胸徑1.2m,,冠幅400m2,兩棵桂花樹渾然一體,,呈標準的自然圓頭樹型,,屬金桂品種。在相距50m的地方還分布有兩株僅次于桂花王的桂花樹,。
云海
在海拔1667cm的金鼎山上,,云海波濤壯闊,氣象萬千,,每當雨后初露(特別是春,、夏兩季),晴日黎明,,茫茫云海,,如絹紗縹緲在群峰溝谷中。煙從谷生,,霧由洞出,,挾山風飛騰,幻化成天宮妙景,。登臨峰頂,,常有白云拂面;夜宿山寺,,可見云山相依,,更能領略“廟門泉聲落,床頭嵐氣過”,、“禪門霧鎖云關”的美妙意趣,。
銀霜冬雪
每年冬季來臨,,氣溫下降之時,大板水的初冬遍地銀霜,,樹枝竹尾掛滿冰柱,;寒冬臘月則大雪紛飛,一派北國風光,,到處是雪的世界,。因云霧較多,冬季還常常形成瑰麗的“霧淞”景觀,,山中處處玉樹銀花,,滿目銀光閃閃,令人贊嘆不已,。
水域風光
在大板水園區(qū)內(nèi),,溪流落差多在300—500m之間,形成了數(shù)十處 奔涌飛瀉的瀑布與跌水,。以三疊水和仙人水最有特色,。 三疊水位于兩岔河兩溪交匯處上游不遠,此瀑布上有碧潭,,瀑高近6m,,寬2m,流量360L/s,;落差 雖然不大,,但瀑聲轟鳴,特別夏季水量豐沛時,,水石相激,,濺珠吐玉,聲如戰(zhàn)鼓雷鳴,;瀑布四周森林茂密,,瀑前水霧飄浮,給人飄然如仙的感覺,;空氣負氧離子含量 極高,,春夏特別的涼爽沁脾,是山水游覽的佳境,,讓人久久不愿離去,。
人文景觀
財神廟財神廟主神像趙公明,本廟是道教供奉之神像,,在佛教圣地金鼎山為何 也奉,?原由是清末的一件傳奇故事。據(jù)傳:有一家六弟兄同情鄉(xiāng)鄰,,好打不平,被官府追殺五人,后托夢于許多農(nóng)戶,,求建一財神廟于金鼎山,,鼎山林場,定能保 佑一方平安,,發(fā)財發(fā)富,。受托夢者四百多戶,平時他們都受過弟兄的救濟,,眾議定各處盡力募化與集資,,興建財神廟。廟中從奉正財神趙公明,,廟背后塑偏財神,,前 堂左為五路財神,右為財帛君星,,文,、武財神,正財神左右為福,、祿,、財、喜神位,,求神祈佑的平民百姓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歷史傳說
仙人水瀑布大板水,、金鼎山一帶民間傳說較多,,有“金桶山與金桶和尚”、“先有金鼎,,后有峨嵋”,、“牛眼石”、“楊應龍一夜筑三關”,、“踏腳寺永鎮(zhèn)惡龍”,、“三皇寺寶 地”等神話傳說。其中以“先有金鼎,,后有峨嵋”傳說引人關注,。眾多的傳說,大大增添了公園景觀的神秘感和文化內(nèi)涵,。
(1)先有金鼎,,后有峨眉
相傳佛教 四大菩薩之一的“普賢”騎白象來到年騰(今牛騰),驚嘆九龍山的靈氣,,在此修行,;“普賢”原打算以金鼎山為道場,,只是因為徒弟疏懶,致使“普賢”沒能在金 鼎山“成佛”,?!捌召t”最終“顯圣”于峨眉,使峨眉山成為聞名中外的“普賢”菩薩道場,。
(2)“金桶峰與金桶和尚”
據(jù)《遵義府志山.山川》載:“…… 有僧苦行于此,,……自策金桶,日坐其中,,及寂,,以桶自覆。命其徒于九年啟開,,其徒倦于守,,三年即啟,致不成佛,。人因呼金桶和尚,,所建的寺為金桶寺,山為金桶山,,語訛,,又為金鼎山?!?/p>
(3)“楊應龍一夜筑三關”
傳說楊應龍力大無窮,,有如天神下凡,深受當?shù)厣贁?shù)民族擁戴,。在官軍圍剿時,,楊應龍身先士卒,手 持趕山鞭,,驅趕石頭,,在金鼎山上一夜之間修筑了金甌門、圣恩門,、鼎鎮(zhèn)門三關,。可惜為時太晚,,還只修好兩道半關口,,官軍即攻來,楊應龍只好退入海龍囤,。
(4)牛眼石火兆
金鼎山上金甌門前有兩大石,,形如牛眼,稱牛眼石,,自古即傳說有靈異,。據(jù)清道光年間所編《遵義府志》記載,,此石若偶遇火燒,遵義府 所轄的正安縣城即會發(fā)生火災
旅游信息
地 址: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qū)近郊
開放時間:早上8:00 至 下午 18:00
景區(qū)數(shù):4個
景點數(shù):32個
景區(qū)級別:省級工農(nóng)業(yè)旅游示范點交通路線:公園外部有遵義至松林鎮(zhèn)四級公路貫穿金鼎山鎮(zhèn),,公園內(nèi)部現(xiàn)有金鼎山鎮(zhèn)至公園南大門三級瀝青公路1.0km,,金鼎山鎮(zhèn)至大板水四級瀝青公路10.5km。森林公園距遵義市13 km,,距遵崇高速公路和210國道13km,距326國道8km,,距川黔鐵路遵義站15km,。
飲用水源:金鼎山宗教文化景區(qū)的水源為泉水,大板水森林游覽區(qū)的水源為山溪水,,水源充足,,均未受污染,水質良好較潔凈,,凈化和消毒后即可供生活用水,。
電力:金鼎山、大板水等森林游覽區(qū)均已通電,,由國家電網(wǎng)供電,,電力充足,完全能滿足大板水森林公園建設的電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