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宇軒昂(qì yǔ xuān á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明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該成語指風(fēng)度氣概高敞豁達,形容精神飽滿,、氣度不凡的樣子,;在句中作謂語、定語,、狀語,。
張昭等見孔明豐神飄灑,器宇軒昂,,料到此人必來游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
漢獻帝劉協(xié)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發(fā)了八十三萬人馬,,號稱百萬,,往南攻荊州,;九月,諸葛亮火燒新野,,劉表的小兒子劉琮獻出地盤投降,;劉備在當(dāng)陽(今湖北當(dāng)陽東北)兵敗,奔往夏口(今湖北漢口),;十月,,曹操從江陵出發(fā)順江東下。東吳孫權(quán)派魯肅到夏口會見劉備,,劉備接受了魯肅的意見,,把諸葛亮派到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
諸葛亮一到柴桑,,魯肅就去見孫權(quán),,說諸葛亮來了。孫權(quán)也是個英雄豪杰,,很注重實際,,只聽說過諸葛亮的大名,卻沒有見過這個人,,雖說曾經(jīng)博望燒屯,火燒新野十分出色,,但僅僅只有二十七八歲,,這么大的戰(zhàn)爭,劉備只派他一個人來“聯(lián)合”抗曹,,分量夠嗎,?東吳謀士如云,他能比得上嗎,?所以他聽完了魯肅的報告,,只不冷不熱地說一句:“叫他先領(lǐng)教領(lǐng)教我們東吳的才俊(有才華的俊杰)!”并事先通知了東吳的謀士們在外廳等侯,。
諸葛亮從容不迫地跟著魯肅,。互相作了自我介紹,,施禮后,,坐了下來,東吳的一班謀士仔細打量了一番諸葛亮,,張昭(字子布,,孫權(quán)的第一個謀士)等見孔明風(fēng)神瀟灑,器宇軒昂,,估計孔明是來游說的,。于是,,就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舌戰(zhàn)。結(jié)果,,東吳的那群謀士,,在孔明時而義正詞嚴,時而談笑風(fēng)生的回擊下,,不是對不上來,,就是沒了語言,通通敗下陣去,。
《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張昭等見孔明豐神飄灑,,器宇軒昂,料到此人必來游說,?!痹谶@場舌戰(zhàn)群儒故事中,東吳群臣們看到的孔明(諸葛亮)器宇軒昂,,神情氣質(zhì)飄逸瀟灑,。
該成語形容氣概非凡、精神飽滿,,用于稱譽氣度不凡的人,;在句中作謂語、定語,、狀語,。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觀卿器宇軒昂,門庭雅飭,,定然佳士,。”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玄德視其人器宇軒昂,,因問泌曰:'此何人,?'”
明·無名氏《漁樵閑話》:“一個個前撮后擁,看見他呵,,是好個軒昂氣宇,。”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莊紹光見蕭昊氣宇軒昂,,不同流俗,,也就著實親近?!?/p>
清·李伯元《文明小史》:“只見這來人豐神秀逸,,氣宇軒昂,知是儒雅流?!?/p>
與“器宇軒昂”相類似的還有“氣宇軒昂”,。“氣宇”指人的風(fēng)格,、氣度,。“器宇軒昂”更側(cè)重形容人包括儀表和氣質(zhì)在內(nèi)的整體狀態(tài),,而“氣宇軒昂”更偏向形容人的氣質(zhì),。“氣”和“器”都對,,“氣”指“氣質(zhì)”,,“器”不單單是氣質(zhì),還指整體的表現(xiàn),。在古文中兩個詞都可以使用,,但現(xiàn)在更提倡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