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子湖是國內(nèi)面積較大的城市內(nèi)湖,,呈南北走向,,湖岸曲折多變,水面縱深開闊,,從空中鳥瞰形似一條騰空巨龍,。湖面南北全長約10公里,東西寬約300米到1000米不等,,水面約8.4平方公里,,水位常年保持在海拔高度17.5米左右。龍子湖三面環(huán)山,,山水相依,,東岸有曹山、錐子山,,綿延起伏如龍,,又稱“雙龍山”;南端有梅花山,、東蘆山,、西蘆山,植被茂盛,,是龍子湖的發(fā)源地,,周圍有大小九條溝渠,上游雨水源源不斷匯集于龍子湖,,整個流域面積約140平方公里,。
湯和墓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東郊曹山,墓室是依山傍水的大型磚石建筑,,墓前有眾多石雕群像,,石雕有大型神道碑和石雕馬、羊,、獅,、武士,粗獷而又流暢,,是蚌埠市著名的風景名勝,。
蚌埠市革命歷史紀念碑背枕曹山仰面龍湖,紀念碑高15.85米,。陳列館展陳自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蚌埠市革命發(fā)展的歷史,,有大量圖片、繪畫,、史料以及實物,。
蚌埠古民居博覽園位于龍子湖畔,以古民居建筑群為核心,,配套有古民居博物館,、佛雕藝術(shù)館、影視拍攝基地,、文化娛樂中心等,。
蚌埠市區(qū)內(nèi)乘公交車到廣電公司站下,向南邊走200米左右即到景區(qū),。
龍子湖位于蚌埠市東南郊,,雪華山、曹山和西蘆山之間,,呈三山夾一湖的獨特風貌,。景區(qū)總面積36.9平方千米,水面面積為8.4平方千米,。龍子湖景區(qū)(以下簡稱景區(qū))是龍子湖風景名勝區(qū)的組成部分,。其范圍北起淮河,東沿環(huán)湖東路,、仇崗路,、京滬鐵路貨運線、曹山路,、黃山大道,、解放路、環(huán)湖西路,、雪華山西路,、勝利東路、珠城路,、淮河東路,、圈堤東路至淮河,面積18.1平方千米,。
蚌埠的特征,,為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冬季一月平均氣溫,,在攝氏零度至零下三度,結(jié)冰期約半月之久,。雨季僅限于6,、7、8三個月,,年雨量在五百至七百五十毫米之間,。
龍子湖流域面積較小,,流域形如扇狀,沿分水嶺低山殘丘連綿,,源近,、流短、峰高,,自身匯流量較小,,且多集中在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