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蘭(學名:Zygocactus truncatus(Haw.)K.Schum.)是仙人掌科附生肉質植物,,灌木狀,莖懸垂,,多分枝無刺,,老莖木質化,幼莖扁平,;鮮綠色或稍帶紫色,,頂端截形,花單生于枝頂,,兩側對稱,;花萼頂端分離;花冠數(shù)輪,,雄蕊多數(shù),,漿果梨形。蟹爪蘭花期一般集中在九月份到次年的四月份,;室內栽培的蟹爪蘭可通過控制光照來調節(jié)花期,。蟹爪蘭原產巴西,現(xiàn)中國各地公園和花圃常見栽培,,為觀賞植物,,常嫁接于量天尺或其它砧木上,以獲得長勢茂盛的植株,。
蟹爪蘭不斷通過人工繁育,,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蟹爪蘭品種已超過200多個,,蟹爪蘭花朵的顏色包括:紅,、白,、紫、粉,、橙,、黃6個主色系,除此之外,,蟹爪蘭還延伸出金黃,、胭脂、橘紅,、玫瑰紅等20多個復合顏色,。同時,如果根據(jù)蟹爪蘭的原產地不同進行分類,,可將蟹爪蘭大致分為:日本,、巴西、英國,、荷蘭,、美國、比利時,、臺灣省及多地雜交等品種,。
黃金這款蟹爪蘭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顏色是黃金色的,。蟹爪蘭黃色的品種有好幾種,,黃金這款顏色應該算得上是最黃的了。
光炫也是一款黃色品種的蟹爪蘭,,但是這種黃并不刺眼,,反而非常的柔和,有質感,,泛著光澤,,加上蟹爪蘭花朵晶瑩飄逸的花型,感覺這一款蟹爪蘭看上去特別的仙氣,。
冬日是一款玫紅色加白色的蟹爪蘭,,花辨上玫紅色和白色各占一半的面積,從花瓣的中心位置向邊緣,,顏色由純白向玫紅過度,。
冬珍珠是—款小花型的蟹爪蘭,相較于其他品種的蟹爪蘭,,冬珍珠的花要小很多,,比較袖珍,花色整體是深紅色,,花辯靠近花心的位置又變?yōu)榘咨?,整體泛著綢緞的光澤,,特別有質感。
吉納蟹爪蘭是比較常見的白色蟹爪蘭品種,,多栽培在公園或是校園供人欣賞,,長勢較好,花瓣數(shù)量繁多,,看起來既高雅又清秀,,也是白色蟹爪蘭中比較受歡迎的一種。
雪花蟹爪蘭的花色像雪花一樣潔白,,淡雅清秀,,非常惹人愛,它的花期很長,,一般在10月中旬到次年2月初,,喜愛溫暖的生長環(huán)境,多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在我國廣東、福建等地較為常見,。
蟹爪蘭喜歡溫暖濕潤的半陰環(huán)境,并不耐寒,,冬季最好搬到室內,,最低溫度不能低于10℃,而其生長期的最適宜溫度是20~25℃,。喜歡疏松,、富含有機質、排水透氣良好的基質,。蟹爪蘭屬短日照植物,,每天日照8-10小時的條件下,2-3個月即可開花,,可通過控制光照來調節(jié)花期,。
蟹爪蘭原產南美巴西,中國有引進,,各地均有栽培,。全球熱帶,亞熱帶常見栽培,。
附生肉質植物,,常呈灌木狀,無葉,。莖無刺,,多分枝,,常懸垂,老莖木質化,,稍圓柱形,,幼莖及分枝均扁平;每一節(jié)間矩圓形至倒卵形,,長3-6厘米,,寬1.5-2.5厘米,鮮綠色,,有時稍帶紫色,,頂端截形,兩側各有2-4粗鋸齒,,兩面中央均有一肥厚中肋,;窩孔內有時具少許短刺毛。
花單生于枝頂,,玫瑰紅色,,長6-9厘米,兩側對稱,;花萼一輪,,基部短筒狀,頂端分離,;花冠數(shù)輪,,下部長筒狀,上部分離,,愈向內則筒愈長,;雄蕊多數(shù),2輪,,伸出,,向上拱彎;花柱長于雄蕊,,深紅色,,柱頭7裂。漿果梨形,,紅色,,直徑約1厘米。
土壤
蟹爪蘭喜歡土質疏松,、富含有機質,、透氣性好、排水性好的微酸性砂壤土,。通常在每年謝花后需要結合分株進行換盆換土,,給其提供適宜的土壤條件,。
澆水
蟹爪蘭屬于多肉植物,因此并不需要澆過多的水,,特別是在蟹爪蘭花期的時候,,如果澆水過于頻繁,會導致落花落蕾,,嚴重的話根系也會腐爛發(fā)病,。一般間隔1周左右澆一次水即可,澆水的時候一定要緩慢地澆透,,不能澆半截水,。
施肥
蟹爪蘭喜歡腐熟的有機肥,忌施化肥,、濃肥,。施肥的時間需要根據(jù)其生長時期確定,如果蟹爪蘭生長停滯進入休眠,,此時應停肥,。當其生長旺盛時,需要每月追肥1-2次,。
溫度
蟹爪蘭生長適宜溫度為25℃左右,,超過30℃進入半休眠狀態(tài)。冬季室溫保持在15℃左右,,低于10℃,,溫度突變及溫差過大會導致落花落蕾;開花期溫度以10-15℃為好,,并移至散射光處養(yǎng)護,以延長觀賞期,。
光照
蟹爪蘭怕炎熱高溫,,忌曝曬和雨淋,因而夏季應放在室內通風處或陰面陽臺上,。立秋后,,蟹爪蘭逐漸恢復長勢,應放在見光50%的地方,,如蔭棚或向陽窗口,,以接受光照,促進花芽分化,;隨著天氣轉涼逐步增加光照,,晚秋至冬季應給予充足的光照。
換盆
蟹爪蘭一般于3-4月隔年換盆一次,,盆土以疏松肥沃通透性好的微酸性土為宜,,盆底先鋪一層精沙,,以利滲水,結合換盆疏間生長衰弱過密的枝條,,并適度短截,,以利萌生嫩壯新枝,開花繁盛,。
支撐架
栽植蟹爪蘭應根據(jù)其植株的大小合理配制支撐架,,尤其是五六年生以后的植株,枝冠增大,,壓力加大,,應及時更換支撐架,以防支撐架腐爛造成植株倒伏,。若枝冠過厚,,不利通風透光,更不利于育蕾,、開花,,也影響美觀,可隨冠作形,,將枝冠疏理成雙層,,用雙層支架支撐,形成高低見層,,花枝分散均勻的形態(tài),,不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而且造型優(yōu)美別致,,開花也多,。
修剪
春季花謝后,及時從殘花下的3-4片莖節(jié)處短截,,同時疏去部分老莖和過密的莖節(jié),,以利于通風和居家養(yǎng)護;在蟹爪蘭的培育中,,有時從一個節(jié)片的頂端會長出4-5個新枝,,應及時刪去1-2個。莖節(jié)上著生過多的弱小花蕾,,也要摘去一些,,可促成花朵大小一致、開花旺盛,;培養(yǎng)3-5年的植株,,可用3-4根粗鉛絲作支柱,沿盆壁插入土中,上部扎成2-3層圓形支架,,將節(jié)枝捆扎于圓環(huán)上,,以避免莖節(jié)疊壓和散亂,同時刪去些參差不齊的莖節(jié),,使植株呈傘狀,,這樣方可有益于光合作用和陳列觀賞。
(1)秋涼后應將蟹爪蘭置于室內陽光充足處,。如果秋,、冬季得不到充足的陽光照射,形成的花蕾將會脫落,,開花減少或不開花,。
(2)蟹爪蘭植株生長較大時,易頭重腳輕,,需搭架綁扎,,可用鐵絲等物搭架支撐。蟹爪蘭花敗后應將殘花連同末端的開花莖節(jié)一起剪除,,并注意控水,,待新芽長出后可澆水保持盆土濕潤。
(3)蟹爪蘭嫁接苗的上盆盆土可用腐葉土3份,、園土4份,、河沙3份,另加少量有機肥或骨粉等作基肥,。一般每隔1~2年換1次盆,。換盆宜在春季花開敗后進行。
(4)早春,,蟹爪蘭花謝后,,有約40天的休眠期,此時應控制澆水,,但要注意松土,,保持盆土偏干;當頂端開始萌生新芽時,,即開始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度,,但切忌盆內積水,,以免造成爛根;進入夏季高溫季節(jié),,蟹爪蘭處于休眠或半休眠狀態(tài),,應少澆水,使盆土保持半濕狀態(tài),避免雨淋,;人秋后,,隨著天氣轉涼,蟹爪蘭逐漸恢復長勢,,開始正常澆水,,保持盆土濕潤;現(xiàn)蕾期,,要經常噴水霧,,保持變態(tài)莖及花蕾濕潤,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開花后,,要控制澆水,以延長花期,。
時間:蟹爪蘭適合在春秋兩季扦插,,春季可選在3-6月份,最好是在花期后操作,,秋季可選在9-10月份,。
插穗:切取3-7節(jié)飽滿、充實,、健康的葉狀莖當作插穗,,放在陰涼處通風處晾干切口。
基質:準備好疏松,、透氣的基質,。
扦插:將插穗插入基質中,經過兩個月左右即可生根,。
取2~3節(jié)蟹爪蘭作接穗,,用刀在基部兩側各削一刀,將接穗削成楔形,,長約1.5~2厘米,,并削去表皮;在砧木頂端橫切一刀,,切口不宜過大,,切口比接穗削口稍長;將接穗插入,,然后將竹芽簽縱破幾份,,截約3厘米長穿刺固定,15天左右即可愈合,。嫁接前用酒精對工具進行消毒,,可減少創(chuàng)口的感染,。嫁接操作宜在晴天的上午進行,這時砧木和接穗含汁液較多,,裸露的傷口易愈合,。
蟹爪蘭常發(fā)生炭疽病、腐爛病和葉枯病危害葉狀莖,,特別在高溫高濕情況下,,發(fā)病嚴重。發(fā)生嚴重的植株應拔除集中燒毀,。病害發(fā)生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10-15d噴灑1次,,共噴3次,。介殼蟲危害嚴重時,葉狀莖表面布滿白色介殼,,使植株生長衰弱,,被害部呈黃白色,如被害植株較輕,,可用竹片刮除,,嚴重時用25%亞胺硫磷乳油800倍液噴殺。發(fā)生紅蜘蛛危害時,,噴灑1000-1500倍氧化樂果藥液防治,。
蟹爪蘭節(jié)莖常因過長,而呈懸垂狀,,故又常被制作成吊蘭做裝飾,。蟹爪蘭開花正逢圣誕節(jié)、元旦節(jié),,株型垂掛,,適合于窗臺、門庭入口處和展覽大廳裝飾,。但因為飼養(yǎng)方式的關系,,有些蟹爪蘭被調控在十月開花。在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蟹爪蘭已規(guī)模性生產,,成為冬季室內的主要盆花之一,。
蟹爪蘭因節(jié)徑連接形狀如螃蟹的副爪,故名蟹爪蘭,。在信奉基督教的西方國家因其適值“圣誕節(jié)”開花故又稱之為“圣誕仙人掌”
蟹爪蘭花語:鴻運當頭、運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