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帶花屬落葉灌木,,高達1-3米;幼枝稍四方形,,有2列短柔毛,;樹皮灰色。芽頂端尖,,具3-4對鱗片,,常光滑。葉矩圓形,、橢圓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長5-10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闊楔形至圓形,,邊緣有鋸齒,上面疏生短柔毛,,脈上毛較密,,下面密生短柔毛或絨毛,具短柄至無柄,。
花單生或成聚傘花序生于側(cè)生短枝的葉腋或枝頂,;萼筒長圓柱形,疏被柔毛,,萼齒長約1厘米,,不等,深達萼檐中部,;花冠紫紅色或玫瑰紅色,,長3-4厘米,直徑2厘米,,外面疏生短柔毛,,裂片不整齊,開展,,內(nèi)面淺紅色,;花絲短于花冠,花藥黃色,;子房上部的腺體黃綠色,,花柱細長,,柱頭2裂。
果實長1.5-2.5厘米,,頂有短柄狀喙,,疏生柔毛;種子無翅,?;ㄆ?-6月。
生于海拔800-1200米濕潤溝谷,、陰或半陰處,,喜光,耐蔭,,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瘠薄土壤,,但以深厚,、濕潤而腐殖質(zhì)豐富的土壤生長最好,怕水澇,。萌芽力強,,生長迅速。
分布于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北部,、江蘇北部等地。生于海拔100-1450米的雜木林下或山頂灌木叢中,。蘇聯(lián),、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
1,、采種 可于9-10月采收,采收后,,將蒴果晾干,、搓碎、風(fēng)選去雜后即可得到純凈種子,。千粒重0.3g,,發(fā)芽率50%,。
2、種子處理(催芽) 直播或于播前1周,,用冷水浸種2-3小時,,撈出放室內(nèi),用濕布包著催芽后播種,,效果更好,。
3、播種于無風(fēng)及近期無暴雨天氣進行,,床面應(yīng)整平,、整細。播種方式可采用床面撒播或條播,,播種量2g/平方米,,播后覆土厚度不能超過0.3cm,播后30天內(nèi)保持床面濕潤,,20天左右出苗,。
4、苗期管理 苗木長出3-4根須根時可進行第1次間苗,,并及時松土除草,。產(chǎn)苗量200株/平方米,當(dāng)年苗高30-50cm,。1-2年生苗可出圃栽植,。
錦帶花的變異類型應(yīng)采用扦插法育苗,種子繁殖難以保持變異后的性狀,。黑龍江省的做法是在4月上旬,,剪取1-2年生未萌動的枝條,剪成長10-12cm的插穗,,用α-萘乙酸2000mg/kg的溶液蘸插穗后插入露地覆膜遮陽沙質(zhì)插床中,,沙床底部最好墊上一層腐熟的馬糞增加地溫。地溫要求在25-28℃,,氣溫要求在20-25℃,,棚內(nèi)空氣濕度要求在80%-90%,透光度要求在30%左右,。50-60天即可生根,,成活率在80%左右。
此外,,還可用分株法和壓條法繁殖,。
在生長季節(jié)將其壓入土壤中,進行壓條繁殖,。通常在花后選下部枝條壓,,下部枝條容易呈匍匐狀,,節(jié)處很容易生根成活。分株在早春和秋冬進行,。多在春季萌動前后結(jié)合移栽進行,,將整株挖出,分成數(shù)叢,,另行栽種即可,。在4月上中旬進行,播后應(yīng)用洇灌的方法澆水,,不可用噴壺向土面噴水,,以免將種子沖出土面。播后15天左右出苗,。但采用播種法成長期較長,,一般少量繁殖不采用此法。
錦帶花的花期正值春花凋零,、夏花不多之際,,花色艷麗而繁多,故為東北,、華北地區(qū)重要的觀花灌木之一,,其枝葉茂密,花色艷麗,,花期可長達兩個多月,,在園林應(yīng)用上是華北地區(qū)主要的早春花灌木。
適宜庭院墻隅,、湖畔群植,;也可在樹叢林緣作籬笆、叢植配植,;點綴于假山,、坡地。錦帶花對氯化氫抗性強,,是良好的抗污染樹種,。花枝可供瓶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