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氧化鐵又名氫氧化高鐵,,化學式Fe(OH)3,,分子量106.87。棕色立方晶體或棕色絮凝沉淀,。加熱至500℃以上脫水變成三氧化二鐵,。不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新制得的易溶于無機酸和有機酸,,放置陳化則難于溶解。與碳酸鈉共熔可得鐵酸鈉,。由硝酸鐵或氯化鐵與氨水反應生成沉淀而制得,。用作凈化劑、吸收劑,,用于制顏料,、藥物,、解砷毒藥。與氧化鈣混和可除去煤氣中的氰化物和硫化氫等,。
氫氧化鐵為紅棕色無定形粉末或凝膠體,。加熱時逐漸分解,高于500℃時即完全脫水而成氧化鐵,。不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溶于酸,。在酸中的溶解度隨制品制成的時間長短而定,,新制成的易溶于無機酸和有機酸,放置若干時間后,,則難溶解,。略溶于堿溶液中生成鐵(Ⅲ)酸鹽,例如NaFeO2,。這類鐵(Ⅲ)酸鹽可以容易地從氧化鐵(Ⅲ)和堿金屬氧化物,、氫氧化物或碳酸鹽的熔融混合物中制得。
1. 疏水參數(shù)計算參考值(XlogP):無
2. 氫鍵供體數(shù)量:3
3. 氫鍵受體數(shù)量:3
4. 可旋轉化學鍵數(shù)量:0
5. 互變異構體數(shù)量:無
6.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3
7. 重原子數(shù)量:4
8. 表面電荷:0
9. 復雜度:0
10. 同位素原子數(shù)量:0
11.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shù)量:0
12.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shù)量:0
13.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shù)量:0
14.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shù)量:0
15. 共價鍵單元數(shù)量:4
制法:取100mL 0.2mol/L硝酸鐵水溶液,,在激烈攪拌下滴加1mol/L氫氧化鈉水溶液,,使pH調整到約1.5。將此溶液在繼續(xù)攪拌下一點一點地滴加到1L 1mol/L氫氧化鈉水溶液中,。滴加完了后靜置10~15min,,待沉淀沉降后分離上層澄清液,用大量蒸餾水洗滌使pH大體為7.8,。將沉淀離心分離,,在室溫下干燥。為了避免沉淀的熟化,,盡快洗滌干燥,。
這樣制得的樣品是無定形超微粒一次粒子(約5nm)的集合體。在室溫下,,它的磁化曲線具備典型的超順磁特征,。如果提高析出沉淀時的氫氧化鈉水溶液濃度則含水量減少,并且飽和磁化率上升,。一般由于實驗條件而引起一次粒子大小的變動不多,,大體上為4~5nm,。另外,,樣品中含有約0.5%(質量分數(shù))(以Na2O計)Na ,,造成洗滌困難,。用氨水可以防止這種污染。使用氫氧化鉀會加速向α-FeO(OH)轉變的速度,,因而是不適宜的,。
用于制造醫(yī)藥,、顏料,并用作砷解毒劑等,。也可作催化劑,、凈水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