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 f. alba (Nichols.) Rehd.)是紫薇(唐書·百官志)的園藝品種,,別稱:癢癢花(山東),癢癢樹(河南,、陜西),,紫金花、紫蘭花(廣西),,蚊子花,、西洋水楊梅(廣東),百日紅(海南圃史),,無皮樹(灌囿草木識),,落葉灌木,株高約2~6公尺,,主干直立,,葉互生或?qū)ιι覅采?,葉面濃綠,、平滑,僅脈上有毛,,葉形為橢圓或倒卵形,,全緣。夏季開花,,花開在新生枝條上,,花序為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序長約15~25公分,,幅寬約7~13公分,,花色白色,花朵較特殊,,花瓣邊緣波浪皺曲,。
銀薇耐干旱和寒冷。對土壤要求不嚴,,種植在肥沃,、深厚、疏松呈微酸性,、酸性的土壤中生長健壯,。原產(chǎn)亞洲,現(xiàn)廣植于熱帶地區(qū),。
銀薇的枝干多扭曲,,樹皮光滑,老樹表皮片狀剝落,,樹干蒼潤,,古雅珍奇,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紫薇還具有葉細,、枝密、干粗,、露根等特點,,很適宜制作盆景。
半陰生,,喜生于肥沃濕潤的土壤上,,也能耐旱,不論鈣質(zhì)土或酸性土都生長良好,。
中國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江西、浙江,、江蘇,、湖北、河南,、河北,、山東、安徽,、陜西,、四川,、云南,、貴州及吉林均有生長或栽培,;原產(chǎn)亞洲,廣植于熱帶地區(qū),。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樹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纖細,,具4棱,,略成翅狀。
葉互生或有時對生,,紙質(zhì),,橢圓形、闊矩圓形或倒卵形,,長2.5-7厘米,,寬1.5-4厘米,頂端短尖或鈍形,,有時微凹,,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無毛或下面沿中脈有微柔毛,,側(cè)脈3-7對,,小脈不明顯;無柄或葉柄很短,。
花淡紅色或紫色,、白色,直徑3-4厘米,,常組成7-20厘米的頂生圓錐花序,;花梗長3-15毫米,中軸及花梗均被柔毛,;花萼長7-10毫米,,外面平滑無棱,但鮮時萼筒有微突起短棱,,兩面無毛,,裂片6,三角形,,直立,,無附屬體,;花瓣6,皺縮,,長12-20毫米,,具長爪;雄蕊36-42,,外面6枚著生于花萼上,,比其余的長得多;子房3-6室,,無毛,。
蒴果橢圓狀球形或闊橢圓形,長1-1.3厘米,,幼時綠色至黃色,,成熟時或干燥時呈紫黑色,室背開裂,;種子有翅,,長約8毫米?;ㄆ?-9月,,果期9-12月。
⑴地栽:宜在11月落葉后至第二年3月栽植,。栽植時留主干高100~120厘米,,剪去上部。待新的春梢生長后選留角度適宜的3~4個主枝,,讓其開花,。
⑵盆栽:用當年老枝插活的成苗進行盆栽是快速培養(yǎng)盆景的好方法。由于紫薇枝條柔軟,,盆栽的紫薇可適當進行攀扎,。一般在春梢生長停止,枝條趨半木質(zhì)化時進行盤扎和造形,,用細棕繩牽引制成各種姿態(tài)的盆景,。
一般管理比較粗放。3月上旬應(yīng)施抽梢肥,,氮磷鉀結(jié)合:5月下旬至6月上旬施一次磷鉀肥,,以壯枝和催花;7月下旬和9月上旬各施一次花期肥,,肥料為餅肥水等,,使花開得艷麗。
發(fā)現(xiàn)病害,,用波爾多液或600倍的多菌靈液防治,。
銀薇的花是生長在當年萌發(fā)的春梢頂部,,萌發(fā)力強,樹冠不整齊,,因此需要進行修剪,。
⑴冬季修剪:為保證正常開花,且形成大花序,,冬季修剪很重要,。地栽的應(yīng)在主枝定干(拳)高度處剪去當年生的枝條,,使翌年抽出壯枝開花,;盆栽的首先剪去所有的萌蘗枝、病枯枝,、交叉重疊枝,,為了美化造型,對其他枝條的飽滿頂芽的上方`1厘米處短截,,一般只保留5厘米左右,。
⑵花后修剪:在夏季開花后應(yīng)剪去一部分殘花,不讓其結(jié)籽,,以減少養(yǎng)分損耗,,促進萌發(fā)新枝和開花。生長期修剪切忌對春季萌發(fā)的新枝進行修剪或短截,,否則易造成只長枝不開花,。
繁殖通常用播種、扦插兩種方法,,其中扦插法較好,,不僅成活率高,而且成株快,,開花早,,苗木的產(chǎn)量也較高。
適于大量繁殖,。在10月份種子成熟時及時采收晾干,,用小布袋裝好放在通風(fēng)干燥處保存。到翌年3月份,,首先用0.2%高錳酸鉀浸泡消毒24~48小時,,用清水沖洗干凈后放入40~50℃溫水中浸泡2~3天。播種前先將苗床整平,,按20~25厘米寬的行距開好播種溝,,溝深約3厘米,然后把種子均勻撒入,,每隔3~4厘米撒l~2粒為好,。播后注意遮蔭,、保濕。約50天左右苗可出齊,,澆一次透水,,并進行中耕、鋤草,,尤其要做好間苗工作,,保證苗距10~15厘米。
春季扦插一般在4月下旬,。冬剪時把頭年生,、開過花的粗壯枝條剪下,埋入濕土貯藏,。翌年谷雨后將其挖出,,剪成長16厘米左右的插穗,插入準備好的疏松沙質(zhì)土中,,苗距15~20厘米,,深度為插條長度的2/3,澆水后蓋約5厘米厚的細土,。大約40天后即發(fā)芽,。5月份開始為其遮蔭。7月份進行鋤草松土,。10月份苗高50~60厘米時,,澆一次腐熟液肥后過冬。翌年3月份,,將苗的上部枝條剪去,,留約30cm高的帶根苗移植即可。
夏季扦插可于6月份進行,。選取一年生木質(zhì)化較好且無病蟲害的壯枝,,剪成長15厘米左右的插穗,只留上部二三片葉子,,插入已消毒的苗床中,,深度為10厘米左右,然后罩以薄膜和葦簾,,用于保濕和遮蔭,。扦插后,每天噴1次水,,使?jié)穸缺3衷?0%以上,,45天后可生根。待插穗長出新芽后逐漸使其接受光照,兩個月后開始施肥,。
銀薇花色美麗,,花期較長,栽培供觀賞,;樹皮和葉含單寧,。樹齡有達200年的,現(xiàn)熱帶地區(qū)已廣泛栽培為庭園觀賞樹,,有時亦作盆景,。花白色的稱銀薇〔L. indica Linn. f. alba ( Nichols.) Rehd.〕,,木材堅硬,、耐腐,可作農(nóng)具,、家具,、建筑等用材;樹皮,、葉及花為強瀉劑;根和樹皮煎劑可治咯血,、吐血,、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