泔惠渠工程是陜西省乾縣在1958年,由縣水利局與西安交通大學(xué),、三原水利學(xué)校實習(xí)學(xué)生共同勘測設(shè)計,,縣泔惠渠施工領(lǐng)導(dǎo)小組負(fù)責(zé)施工。
同年4月開工,,11月竣工通水,。1964年、1972年,、1976年,、1999年不斷對工程進行整修、改善,、配套,,西支渠續(xù)建延伸,多處環(huán)山明渠改為隧洞,。灌區(qū)三大工程(渠首樞紐,、渠道、蓄提水)建成后,,累計完成土方365.9萬立方米,,沙石、混凝土0.576萬立方米,,投工1205.3萬個,。工程總投資445萬元,其中國家投資316.8萬元,。
泔惠渠首位于縣城東北15公里處的鐵佛公社丁家村東之泔河(這段河稱丁家河),。其樞紐l程由攔河壩、引水石渠,、沖刷閘,、進水閘組成。攔河壩為重力式砌石溢流壩,,壩高1米,;引水石渠布置在右岸,渠長21.3米,,寬2米,;沖刷閘設(shè)在引水渠后,閘臺高6米,,閘孔為16×3米,,最大泄水量6立方米/秒;進水閘為單孔半圓形,,閘門為1.8×2米,,可引水3立方米/秒。進水閘和沖刷閘均為鋼板長方形閘門,,安裝3噸絲杠手搖啟閉機各1臺,。
分干、支,、斗,、分四級渠道,引渠多為臨時渠道,。
由引水利樞紐工程的進水閘后沿泔河右岸穿山越溝蜿蜒南下,,在陽洪鄉(xiāng)上陸陌村西0.5公里處入原,全長10.6公里,,過水量為1.5~3.0立方米/秒,。沿途建有2座退水閘,10座隧洞,,5座橋涵,,25處過溝填方。
支渠分為南,、西兩條,。其中西渠長5.076公里,設(shè)有12條斗渠,,兩座倒虹,,3座渡槽和其他建筑物共計28座,;南支渠長3.625公里,設(shè)有3條斗渠及橋涵建筑物等共16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