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娑羅雙(Shorea assamica Dyer)是龍腦香科娑羅雙屬植物,喬木,,高40-50米,,具白色芳香樹脂;樹皮深褐色或灰褐色,,呈不規(guī)則的鱗片狀剝落,。葉近革質,全緣,,卵狀橢圓形或琴形,,長6-12厘米,寬3-6厘米,,先端漸尖,。花萼裂片5枚,,長約8毫米,,內面2枚為披針形,長約6毫米,,均被灰黃色的絨毛,。果實具增大的3長2短的翅或近等長的翅,長的為線狀長圓形,,具縱脈10-14條,,短的為線狀披針形,基部變寬包圍果實,?;ㄆ?-7月,果期12-1月。
分布于中國,、印度,、緬甸、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在中國分布于云南西部和西藏東南部,。生長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熱河谷地區(qū),。
其材質優(yōu)良,有多種用途,。分布區(qū)極窄,,數量稀少,是中國稀有珍貴樹種,,對研究中國熱帶植物區(qū)系有科學價值,。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保護級別為一級,。
生長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熱河谷地區(qū),。多生于緩丘的下部、河流沿岸,、箐溝等水濕條件比較優(yōu)越的地方,山脊及山坡中上部比較少見,。土壤為花崗巖上發(fā)育的磚紅壤,,士層深厚、肥沃,、濕潤,。
分布地區(qū)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旱季較長,。年平均氣溫22.2℃,,月最高平均氣溫29.2℃,極值37℃,;月最低平均氣溫16.3℃,,極值5℃,大于或等于10℃的活動積溫8100℃,,年降雨量2989.2毫米,,相對濕度82%。具有高溫,、多雨,、越冬條件優(yōu)越等特點,但由于受西南季風和熱帶大陸氣團的交替作用,具有干濕季節(jié)極其分明的特點,。一般4月進入雨季,,10月結束,其中5-9月雨量比較集中,,占全年降水的88%,,11月至次年的3月為旱季,降水不到全年雨量的12%,。冬季也很少降霧,。
分布于印度、緬甸,、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中國,;在中國分布于云南西部和西藏東南部,。在中國云南分布于盈江縣昔馬公社那邦大隊和銅壁關公社建邊大隊,揭羊河及南奔河(董崩河)流域,,順河谷呈走廊狀分布,。在那邦主要分布于昔馬河及那渣河河谷一帶,在建邊主要分布于刀弄及浪束的南棄河河谷,,分布區(qū)域不寬,。
喬木,高40-50米,,具白色芳香樹脂,;樹皮深褐色或灰褐色,呈的鱗片狀剝落,。小枝密被灰黃色茸毛,,具圓形皮孔。葉近革質,,全緣,,卵狀橢圓形或琴形,長6-12厘米,,寬3-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微心形,,中脈明顯凹陷,,凹陷部分具長絨毛,側脈12-19對,,羽狀,,具明顯的網脈;葉柄長約1厘米,密被灰黃色的絨毛,;托葉長圓形或鐮狀卵形,,長約2厘米,具縱脈10-11條,,密被灰黃色的茸毛,。
花萼裂片5枚,覆瓦狀排列,,外面3枚橢圓形,,長約8毫米,內面2枚為披針形,,長約6毫米,,均被灰黃色的絨毛;花瓣5枚,,黃白色,,旋轉排列,長橢圓形,,具縱脈11條,,外面具貼生的絨毛;雄蕊30枚,,兩輪排列,,花藥卵形,藥隔附屬體絲狀,,長約3毫米,;子房3室,被疏毛,,花柱細柱狀,柱頭3裂,。果實具增大的3長2短的翅或近等長的翅,,長的為線狀長圓形,長8-10厘米,,寬約1.5厘米,,具縱脈10-14條,短的為線狀披針形,,長3-5厘米,,均被短絨毛,基部變寬包圍果實,?;ㄆ?-7月,果期12-1月。
云南娑羅雙是一個喜光耐蔭,、喜潮濕,、壽命長、病蟲害少的優(yōu)良樹種,,株形優(yōu)美,、四季常綠,白花紅果,、秀色可餐,,是熱帶地區(qū)園林綠化和植樹造林的理想選材。
云南娑羅雙又是良好的生態(tài)樹種,,其樹干通直堅挺,、根部有較強的萌生力、萌芽力較強,。它發(fā)達無比的根系對保持水土,、涵蓄水源有顯著效果,是中國南方生態(tài)公益林建設理想的樹種選擇,。
云南娑羅雙樹干挺直,,分枝高,徑級大,,尖削度小,、節(jié)少,出材量高,。其木材為散孔材,,心邊材明顯,邊材黃白色,,心材黃褐色,,其木材比重及硬度中等,干縮差異大,;木材紋理直,,結構中至略粗,加工性能良好,,可供旋切工業(yè),、建筑、裝修等多種用途,。云南娑羅雙樹干中的白色樹脂也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云南娑羅雙是婆羅雙屬植物分布于中國境內的唯一代表種類,對研究中國熱帶植物區(qū)系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保護級別為一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瀕危(EN),。
物種現狀:稀有種,。是東南亞熱帶雨林主要樹種之一,由于毀林開荒的嚴重破壞,,森林面積日益縮小境惡化,,更新因難,將有滅絕的危險,。
保護措施:中國產地已規(guī)劃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應加強保護。植物學及林業(yè)機構應積極加以引種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