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五針松(Pinus dabeshanensis W.C.Cheng&Y.W.Law)是松科,,松屬喬木,高可達20米,胸徑達0.5米,;樹皮棕褐色,,枝條開展,樹冠尖塔形,;枝灰紅褐色,,粗糙不平;冬芽淡黃褐色,,無樹脂,。針葉微彎曲,先端漸尖,,邊緣具細鋸齒,,葉鞘早落。球果圓柱狀橢圓形,,熟時種鱗張開,,鱗盾淡黃色,有光澤,,鱗臍不顯著,,種子淡褐色,上部邊緣具極短的木質(zhì)翅,,種皮較薄,。
分布于中國安徽西南部及湖北東部的大別山區(qū);在岳西來榜門坎嶺海拔900-1400米之山坡地帶與黃山松混生,,或生于懸?guī)r石縫間,。
該種木材性質(zhì)及用途同華山松??勺鞔髣e山區(qū)的造林樹種,。
大別山五針松適生在大別山區(qū)E115°24′-116°21′、N30°44′-30°51′,、海拔介于900-1350米的山脊,、懸?guī)r陡坡和溝谷兩側(cè),該區(qū)域?qū)儆诖髣e山腹地,,雨量豐富,,夏季多云霧,冬季較寒冷,,氣溫年平均為14-15℃,,年降水量1350-1400毫米,,耐嚴寒,,抗風(fēng)害。常與黃山松等針闊葉混生。
喬木,,高達35米,,胸徑1米;幼樹樹皮灰綠色或淡灰色,,平滑,,老則呈灰色,裂成方形或長方形厚塊片固著于樹干上,,或脫落,;枝條平展,形成圓錐形或柱狀塔形樹冠,;一年生枝綠色或灰綠色(干后褐色),,無毛,微被白粉,;冬芽近圓柱形,,褐色,微具樹脂,,芽鱗排列疏松,。針葉5針一束,稀6-7針一束,,長8-15厘米,,徑1-1.5毫米,邊緣具細鋸齒,,僅腹面兩側(cè)各具4-8條白色氣孔線,;橫切面三角形,單層皮下層細胞,,樹脂道通常3個,,中生或背面2個邊生、腹面1個中生,,稀具4-7個樹脂道,,則中生與邊生兼有;葉鞘早落,。雄球花黃色,,卵狀圓柱形,長約1.4厘米,,基部圍有近10枚卵狀匙形的鱗片,,多數(shù)集生于新枝下部成穗狀,排列較疏松,。球果圓錐狀長卵圓形,,長10-20厘米,徑5-8厘米,幼時綠色,,成熟時黃色或褐黃色,,種鱗張開,種子脫落,,果梗長2-3厘米,;中部種鱗近斜方狀倒卵形,長3-4厘米,寬2.5-3厘米,,鱗盾近斜方形或?qū)捜菭钚狈叫?,不具縱脊,先端鈍圓或微尖,,不反曲或微反曲,,鱗臍不明顯;種子黃褐色,、暗褐色或黑色,,倒卵圓形,長1-1.5厘米,,徑6-10毫米,,無翅或兩側(cè)及頂端具棱脊,稀具極短的木質(zhì)翅,;子葉10-15枚,,針形,橫切面三角形,,長4-6.4厘米,,徑約1毫米,先端漸尖,,全緣或上部棱脊微具細齒,;初生葉條形,長3.5-4.5厘米,,寬約1毫米,,上下兩面均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ㄆ?-5月,球果第二年9-10月成熟,。
大別山五針松分布在中國安徽西南部(岳西)及湖北東部(英山,、羅田)的大別山區(qū);在岳西來榜門坎嶺(模式標本產(chǎn)地),。
大別山五針松為喬木,,高20余米,,胸徑50厘米;樹皮棕褐色,,淺裂成不規(guī)則的小方形薄片脫落;枝條開展,,樹冠尖塔形,;一年生枝淡黃色或微帶褐色,表面常具薄蠟層,,無毛,,有光澤,二,、三年生枝灰紅褐色,,粗糙不平;冬芽淡黃褐色,,近卵圓形,,無樹脂。
針葉5針一束,,長5-14厘米,,徑約1毫米,微彎曲,,先端漸尖,,邊緣具細鋸齒,背面無氣孔線,,僅腹面每側(cè)有2-4條灰白色氣孔線,;橫切面三角形,皮下細胞一層,,背部有2個邊生樹脂道,,腹面無樹脂道;葉鞘早落,。
球果圓柱狀橢圓形,,長約14厘米,徑約4.5厘米(種鱗張開時,,徑約8厘米),,梗長0.7-1厘米;熟時種鱗張開,,中部種鱗近長方狀倒卵形,,上部較寬,下部漸窄,,長3-4厘米,,寬2-2.5厘米,;鱗盾淡黃色,斜方形,,有光澤,,上部寬三角狀圓形,先端圓鈍,,邊緣薄,,顯著地向外反卷,鱗臍不顯著,,下部底邊寬楔形,;種子淡褐色,倒卵狀橢圓形,,長1.4-1.8厘米,,徑8-9毫米,上部邊緣具極短的木質(zhì)翅,,種皮較薄,。
選地造林:造林地宜選擇土壤疏松濕潤、空氣濕度較大,、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或輕壤土,,造林地精細整理,清除地被雜草,,深翻挖大穴,,以提高土壤疏松度和肥力,株行距一般為2×2米,,或2×3米,,每畝定植111-166株,頭年冬季整地,,次年春季2月中旬至3月中旬栽植,。選用1年生壯苗,隨起隨栽,,防止失水,。栽植時,分層覆土,,做到根系舒展,、苗正為宜。
幼林管理:大別山五針松幼齡期容易受雜草危害,,需進行中耕除草,、林糧間作等撫育措施,特別是幼齡階段需要一定的庇蔭,,并保持濕潤,,才有利于生長,。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幼林地間種玉米等高稈作物。作物與幼林根基部距離不少于40厘米,,避免作物爭水,、爭肥,影響幼林生長,。
大別山五針松生長于陰坡,、半陰坡,很少結(jié)實,,且秕粒較多,。采種母樹宜選擇50-60年生的壯年樹,,每年10月左右球果成熟時采收球果,,堆放在陰濕處,澆透清水,,上覆稻草,,經(jīng)5-7天后,球果變成黑色,,即扒開球果堆攤曬2-3天,,使鱗片裂開,種子脫落,。種子收集后即進行水選,,收取下沉的飽滿種子,除去雜物并陰干,,裝入袋中,,放在通風(fēng)干燥處貯存,留待次年春季播種育苗,。
播種前,,種子用清水浸2-3天,每天換水一次,,進行催芽,。采用條播,行距20厘米,,播幅5-7厘米,,均勻?qū)⒎N子排放在播種溝內(nèi),然后覆土厚2-3厘米,,隨即蓋草或覆蓋地膜,。以保持土壤濕潤。幼苗出土后,,及時除去覆蓋物,。由于大別山五針松幼苗嫩弱,,怕強光曝曬,應(yīng)采取庇蔭措施,,并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噴水,,保持苗床濕潤,為促進幼苗生長,,5月中旬開始到7月底以前,,進行2-3次追肥,以氮肥為主,,生長后期停止追施氮肥,,增加鉀肥,促進苗木木質(zhì)化,。
選取2-3年生,、苗高40-50厘米、地徑1-1.5厘米的黃山松健壯苗木作砧木,,用大別山五針松15-20年生長勢旺盛的成齡樹樹冠外圍的1年生枝條作接穗,,于4月中旬樹液流動的旺盛期,溫度在15℃左右的氣候條件下,,采取短穗砧頂劈接法進行嫁接,。即在砧木頂端平削去頂芽。用刀片在砧頂橫切面中部向下直切一刀,,切口深度與接穗削面等長,,隨即在接穗長約5-6厘米的下端各削一刀,成300的楔形,,插入砧頂?shù)那锌p中,,并緊密對接,然后用寬塑料帶綁緊,。這種方法技術(shù)操作簡單,,成活率高達90%,生長較快,,2年生嫁接苗一般抽梢長20厘米以上,,平均單株高生長11.8厘米,粗生長0.78厘米,,生長健壯,,長勢良好。
部位 大別山五針松
一年生枝 一年生枝淡黃色或微帶褐色,,常被薄臘層
針葉 針葉常較細柔
球果 球果圓柱狀橢圓形,,種鱗的先端(即鱗盾的上部先端)向外反卷
種子 種子倒卵狀橢圓形,上端具木質(zhì)短翅,,種皮較薄,,褐色
部位 華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
一年生枝 一年生枝綠色或灰綠色(干后褐色),,無毛,微被白粉
針葉 針葉邊緣具細鋸齒
球果 球果圓錐狀長卵圓形,,種鱗的先端不反曲或微反曲
種子 種子倒卵圓形,,無翅或兩側(cè)及頂端具棱脊,稀具極短的木質(zhì)翅,,黃褐色,、暗褐色或黑色
材用:邊材淡黃色,心材淡紅褐色,,結(jié)構(gòu)微粗,,紋理直,材質(zhì)輕軟,,比重0.42,,樹脂較多,耐久用,??晒┙ㄖ?、枕木,、家具及木纖維工業(yè)原料等用材。
經(jīng)濟:樹干可割取樹脂,;樹皮可提取栲膠,;針葉可提煉芳香油;種子食用,,亦可榨油供食用或工業(yè)用油,。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一級。
瀕危種,。僅存大別山,,種子常受松鼠危害,林下幼苗多處于林下或灌木叢下,,生長緩慢,。
已設(shè)立林場,應(yīng)建立母樹林,,積極做好育苗造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