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化石,。它是最早發(fā)現的直立人化石。分類名稱為直立人,,因發(fā)現于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而俗稱爪哇人,。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據鉀-氬法斷代,,距今約70萬至50萬年,。
東南亞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化石
爪哇人化石最初發(fā)現于19世紀,,自1890年起,荷蘭解剖學家尤金·杜巴斯(Professor Dr.Eugene Dubois)在中爪哇梭羅河邊的特里尼爾附近,,就陸續(xù)發(fā)現了一批人類化石,。其中以1891年發(fā)現的一個頭蓋骨和次年發(fā)現的一根股骨為最重要。但是,,由于傳統觀念的束縛,,加上沒有文化遺物共生,其進化地位直到同階段的北京人化石發(fā)現后才得到科學界公認,。20世紀30年代以來,,荷蘭古人類家G.H.R.von孔尼華和印度尼西亞人類學家T.雅各布等又在特里尼爾附近的桑義蘭發(fā)現了20多號標本。
爪哇人的頭蓋骨由額骨,、頂骨和枕骨組成,骨縫基本愈合,,石化程度很高,,沒有變形。它在形態(tài)上具有骨壁厚,,前額低平,,眶上圓枕發(fā)育并在顱內形成一對額竇,眉嵴后的額區(qū)急劇收縮,,有額嵴,,顳線清楚但彼此分隔很開等特征。不同的學者測得的這具頭蓋骨的腦量,,分別為900,、914、850和940毫升,,數值低于北京人,。通常認為,爪哇人比北京人更為原始些,。爪哇人的股骨在一般形態(tài)上和現代人的極為相似,,骨干直,有突起的骨嵴,,股骨頭渾圓,,股骨頸短粗并與骨干成角度相交,大,、小轉子發(fā)育良好,,表示臀關節(jié)周圍有強大的肌肉附著。這些特征表明,,爪哇人已具有直立行走的能力,。
爪哇人的腦子已經明顯增大,,早期成員的腦量就已經達到800毫升左右,晚期成員則上升為1200毫升左右,。而且,,腦子不僅僅是體積增大了,它的結構也變得更加復雜并進行了重新改組,,顯示出爪哇人已經有了相當復雜的文化行為,。大腦左右兩半球出現了不對稱性,顯示出爪哇人已經有了掌握有聲語言的能力,。
爪哇人的牙齒也發(fā)生了變化,。后部牙齒減小,應使相應的牙床和支持面部及下頜骨的骨結構減小,,這顯然與爪哇人更多地和更經常地以肉食代替若干植物性食物有關,。前部牙齒則擴大了,這似乎并不直接與詛嚼食物相關,,而似乎與用嘴來咬緊和銜住物品有關,,也可能與制備動物性食物有關,例如,,用牙撕扯肉食以便將其分割成小塊,,或是為了小孩食用而撕碎肉食等等。
爪哇人面部比較平扁,,身材明顯增大,,平均身高達到160厘米,體重達到約60公斤,。爪哇人是最早會用火的人類物種,;它們最早能夠按照心想的某種模式來制造石器。在非洲,,這種石器組合所代表的文化類型被稱為阿舍利文化,,它得名于也發(fā)現有這種類型石器文化的法國北部的圣阿舍利地點。阿舍利文化的代表工具是手斧,,它由燧石結核打制而成,,一端圓鈍,是用手抓握的部分,,另一端尖利,,可用來切割、砍砸和鉆孔,,也可對木料進行加工,。
1937年12月10日,美國華盛頓卡內基學院發(fā)表了關于“爪哇人”的發(fā)現,。
根據爪哇島上發(fā)現的顱骨推算,,人類大約有100萬年的歷史,。爪哇人是猿和人之間最早過渡生物。在這之前,,最早的人類標本是直立猿人的骨頭,,這些骨頭也是在爪哇島發(fā)現的。最近發(fā)現的爪哇人骨比直立猿人骨早50萬年,。這些爪哇人顱骨包括一個完整無損的下頜和幾顆牙齒,。這些牙齒具有原始人骨骼的特征,然而靠近耳部缺少很發(fā)達的乳突,,這一點被稱為猿的特征,。顱骨蓋已經嚴重地破碎了,難以復原,??茖W家們推測這個爪哇人頭可能被他的天敵將其中的腦漿當作精美的食物吃掉了。
在印尼爪哇島上發(fā)現的晚期猿人化石的統稱,。1890~1892年,,荷蘭解剖學家杜布瓦(E.Dubois)首先在中爪哇梭羅河邊的特里尼爾(Trinil)附近相繼發(fā)現了臼齒兩枚、頭蓋骨一具,、左側股骨一根。其特征為:顱骨低平,,額骨傾斜,,眉嵴顯著,腦量約900毫升,;股骨長直,,適于直立行走。杜布瓦認為其特征界于猿與人之間,,故命名為直立猿人(Pithecanthropus erectus),。由于無石器或其他文化遺物,且頭蓋骨與股骨位置相距15米,,當時有人懷疑這是猿的頭骨和人的股骨,,并非同一個體的骨骼化石;直到1929年與其類似的北京人化石(伴有石器和用火遺跡)發(fā)現后,,其晚期猿人的進化地位才被確認,,學名被訂為直立人(Homo erectus erectus);經鉀-氬法斷代,,知其生活在70萬至50萬年前,。1936年以來,荷蘭古生物學家孔尼華(G.H.R.von Koenigswald)等又在爪哇的莫佐克托(Modjokerto)和三吉嶺(Sangiran)等地不斷找到這類化石,,已有頭蓋骨9個,,下頜骨5塊,,股骨6根,其中在莫佐克托發(fā)現了一個幼童頭蓋骨,,經研究,,此幼童約生活在180萬年前,被定名為莫佐克托猿人(Pithecanthropus modjokertensis),。
根據爪哇發(fā)現的化石所確定的已絕滅的人科成員,。1891年迪布瓦(E.Dubois)在索羅(Solo)河畔的特里尼爾(Trinil)發(fā)現的頭蓋骨和大腿骨,是直立人(Homo erectus)這個種最早發(fā)現的化石,。但是杜布瓦當初把這些化石定名為直立猿人(Pithecanthropus erectus),。三吉嶺發(fā)現的化石以及1936年于莫佐克托(Modjokerto)發(fā)現的幼兒化石遺存,都說明在更新世早期和中期(約100萬~50萬年前),,直立人曾經居住在爪哇,。爪哇人的特徵是︰平均腦量900立方公分,低于后期直立人,,顱骨側視顯得低平,,額部小,頭頂有附著下腭骨強大肌群的矢狀嵴和枕外隆起嵴,,顱骨壁很厚實,,眉嵴粗隆,腭骨巨大,,下腭骨粗壯,,沒有頦隆凸。牙齒基本上為人齒,,但也具有猿齒的某些特徵,,例如犬齒較大,部分交錯,。爪哇人大腿骨的形態(tài)表明,,他們一如現代人,完全直立行走,,身高大約1.72公尺(5呎8吋),。莫佐克托出土的幼兒(死時約5歲)顱骨已經顯出粗隆的眉嵴和額部低平的特點。爪哇人的時代比北京人(Peking man)要早,,因此通常被認為更原始些,。
爪哇人進化論思想的影響,尤其是受當時德國的達爾文主義者??藸柕挠绊?,荷蘭的年輕醫(yī)生杜布哇堅信會在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當時是荷蘭的殖民地,叫做東印度群島)找到人類的遠祖,,因為那里地處熱帶,,盛產人類的現生近親猩猩和長臂猿。在公開宣布要到印尼去尋找人和猿之間的“缺環(huán)”之后,,杜布哇于19世紀80年代末出發(fā)來到了印尼,。他雇傭了50個犯人,順著爪哇島上的梭羅河沿岸努力尋找,,終于在1890年的一天,,在一個叫做凱登布魯伯斯的地方發(fā)現了一塊古人類的下頜骨。1891年,,他又在特里尼爾村找到了一個具有許多猿的性狀的頭蓋骨,;第二年,他又在相同地方發(fā)現了一根與現代人相似的大腿骨,,其形態(tài)表明大腿骨的主人已經能夠兩足直立行走,。杜布哇認為,先后發(fā)現的頭蓋骨和大腿骨實際上應該屬于同一個體,,它肯定是現代人的祖先,;于是他在1894年發(fā)表論文,將這些化石定名為直立猿人,,后人也經常將這些古人類俗稱為爪哇人,。
這一發(fā)現公布后立即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有人懷疑這些化石的地質時代有問題,,有人不相信一根象現代人的大腿骨會與一個象猿的頭骨配合在一起,,因而認為這些化石只不過是一種大長臂猿而已;甚至有人認為這些材料不過是現代人當中的白癡或畸形兒的遺骨,。這些懷疑與爭論一下子將杜布哇的發(fā)現埋沒了30多年。直到1928年,,中國著名古生物學家,、古人類學家和史前考古學家裴文中先生在北京郊區(qū)的周口店發(fā)現了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之后,古人類學界才又重新確定了爪哇人作為最先發(fā)現的直立人的地位,。
1996年歲末,,古人類學界暴出了爪哇人變年青的消息,一時在全世界新聞媒體炒得非?;馃?。過去通常認為猿人是在距今大約二、三十萬年前逐漸演化成智人的,。美國加州伯克利年代研究中心卡爾,,斯威軾(CarlSwlsher)博士在《科學》雜志上宣布:發(fā)現爪哇人頭骨化石的兩個遣址其年齡在27000和53000年之間。年齡是采用電子共振方法和鈾系方法測得的,。測年樣品因為不能直接從爪哇人頭骨化石上提取,,所以不得不利用與人頭骨化石同一土層中發(fā)現的水牛牙齒來代替,。科學家們認為爪哇猿人的新測年成果的確很有趣,,不僅爪哇人的年齡比原來年輕了很多,,而且竟然從不相連的兩個遺址中的動物牙齒測年得到了相互印證,,不能不令人感到驚奇,。
爪哇人年齡的重新確定,如果研究確實無誤,那么這一新研究成果對人類演化的傳統理論又是一次嚴峻的挑戰(zhàn)。
曾記得,,不久以前美國科學家根據基因判斷:人都是來自于非洲大約二十萬年前的一個女人,,盡管后來有人對其實驗方法產生過質疑,。但有一個老祖奶奶的論斷如果是真實的話,,就意味著二十萬年前生存在歐亞大陸上的古人類沒有留下后裔,,他們創(chuàng)造的物質文化也就沒有再繼續(xù)往前發(fā)展,。這樣,元謀猿人和北京猿人就不是中國人的老祖先了,,中國歷史的第一篇章就得改寫。新的研究成果顯示:猿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現代人(晚期智人)曾經在地球上同時生存過,。由此,,令人不能不再一次反思:亞洲現代人的祖先究竟是誰?
生物進化線是由越來越多形形色色的物種裂變和新老物種重疊編織而成的,。物種并存的化石證據在古人類時期就有不少發(fā)現,例如三趾馬和真馬、野馬和野驢的并存等,。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也同時生活過,。因此,,出現猿人和智人的重疊現象在生物進化理論上是合情合理的,。實際上早在十多年前,,中國古人類學家張銀運教授研究了華南分布于長江左岸相距僅有近50公里的安徽省巢縣和和縣兩地的古人類化石地點,發(fā)現和縣猿人和巢縣智人曾經在同一時期共存于同一地區(qū)的同一自然環(huán)境里,明確揭示了猿人和智人并存的人類社會現象,。無疑,,這是當代古人類研究的一項重大突破,。爪哇人頭骨化石所在地層的年齡是勿庸置疑的,。但問題是,,發(fā)現化石的地層是否是爪哇人頭骨真正的原始埋藏地?因為老地層里的化石常??梢员恢匦掳徇\堆積到較新的地層里,。在中國,化石和地層不一致的現象時有發(fā)現,,例如匼河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薩拉烏蘇和泥河灣盆地等,。因此,闡明爪哇猿人與所在地層的年齡是否一致,,乃需動態(tài)地貌學,、第四紀地質學、古生物埋藏學等學科的驗證,。所以,,肯定爪哇人生存到27000年前尚需更多的研究。
東南亞印度尼西亞主體民族,。主要分布在爪哇島,,以中部人口最密,部分居住在蘇門答臘,、加里曼丹等島嶼,。另有部分居住在南美洲的蘇里南。屬蒙古人種馬來類型,。使用爪哇語,,分直葛、井里汶,、南安由,、外南夢、瑪瑯,、泗水,、滕格爾等方言。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使用古體文字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F通用印度尼西亞語。原信印度教和佛教,,15世紀下半葉后多改信伊斯蘭教,,屬遜尼派。20世紀中葉起部分人信奉基督教?,F仍保留萬物有靈信仰,。每年各村均舉行一次驅逐惡靈的儀式。爪哇人的祖先約在公元前5世紀即出現在爪哇島上,。2~3世紀時,,形成早期封建制國家。當時與中國有友好往來,,唐代史籍稱其地為訶陵,、阇婆、爪哇,。中世紀建滿者伯夷王國(1293~1451),,元代史籍稱麻喏巴歇國,。歷史上受中國和印度文化的影響。爪哇人各村都有共同的祠堂和墓地,。村中土地多為公共所有,,鄰里間重視互助合作,。親屬組織為雙系制。男女均行割禮,,都有繼承權。文化藝術比較發(fā)達,,有古典舞劇、音樂,、雕刻,、帛畫。主要從事農業(yè),,修筑梯田,種植水稻,、玉米、甘蔗,、咖啡和橡膠等,;也從事捕魚,,飼養(yǎng)家畜,、家禽,。
大約700萬年前,,非洲南方古猿出現,,在以后的400多萬年里,,它們成為世界占主導地位的人科動物。非洲南方古猿形成了幾個分支,,但全都能直立行走。之間還有6種別的人屬,,取決于贊成哪種意見:匠人,、尼安德特人,、魯道夫人,、海德堡人、直立人和先驅人,。整個現代人類學建立在這樣的觀點之上:人類分兩批走出非洲——第一批是直立人,,后來他們變成了爪哇人、北京人等,。另一批是較晚的更為先進的智人,,他們取代了直立人。
在一段時期內,,直立人似乎是地球上唯一的人屬,。他們特別敢于冒險,似乎以極快的速度遷移到世界各地,??梢钥隙ǖ氖牵蠹s100多萬年前的某個時候,,一些比較新的比較現代的直立人離開了非洲,,以平均每年40公里的速度,向世界的其他地方遷移,,在其他大陸上繁衍生息下來,。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被認為是歐洲的直立人進化的結果,,而北京人、爪哇人則是亞洲直立人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