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樓長官司署位于云南省南部建水縣臨安鎮(zhèn)南40公里坡頭鄉(xiāng),,明清時有彝族納樓茶甸長官司,。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因內(nèi)部爭議分為四土舍,民國初改為土知州,,為納樓茶甸長官司副長官普氏衙門之一,。
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建于村制高點,占地2.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951平方米,,有照壁、操場,、大門,、大堂、前院、后院,,依山而升,。廂房、耳房,、書齋左右對稱,。三進(jìn)四合院有房70余間。大堂高大,,雕刻精細(xì),,四周有土、石墻二道,,四角設(shè)有碉堡樣角樓,。
從建水古城南行40公里,便到了位于建水至元陽路邊的哈尼族村寨——黃草壩,。從黃草壩再西行18公里,,就是彝族村落——回新。村落中凸現(xiàn)著一處別具特色的古建筑,,那就是納樓長官司署,,它既莊
嚴(yán)又華偉,著實讓人望而驚嘆:地處偏僻的深山老林中能出現(xiàn)如此大觀建筑,,可想主人之富有,,工匠之技藝超前。
納樓長官司署現(xiàn)為國家級文物保護(hù)單位,,是明清時期世代統(tǒng)治紅河兩岸地區(qū)的納樓茶甸副長官司 (彝族土司)的衙門,。它雄踞紅河北岸山腰上,地勢險要,,造型奇特,。建筑占地面積2895平方米,以大門,、前廳,、正廳、后院為中軸線,,由南往北一字排列,,廂房、書房,、耳房左右對稱,,為三進(jìn)四合院,大小房舍共70余間,。大門為坊式,屹立在3米的高臺上,前有操場,、照壁,。更奇特的是納樓司署的四角各建有用于防御的炮樓一座,上面至今還可以看出斑斑點點的彈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