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曼飛龍塔建于傣歷565年即1203年(實際始建于18世紀),。傣語“塔糯莊龍”,,意為大頭筍塔。這組群塔是由3個印度籍佛教徒設(shè)計,、大勐龍頭人古巴南批等人主持建造的,,近代曾兩次進行修復(fù),現(xiàn)在已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佛塔正南向龕下的原生巖石上,,有一人裸足印,被傳為釋迦牟尼腳跡,。當?shù)胤鸾虃髡f釋迦牟尼來到大勐龍那一年,,孔雀飛滿了壩子,當時正在籌建這組群塔,,但卻不知建在哪里好,,釋迦牟尼知道后,就用他的左腳在大青石上一踩,,那里就留下了一個深深的腳印,,人們就在他的腳印邊建了這群塔。在腳印前還有眼泉井,,傳說釋迦牟尼講經(jīng)時,,天氣很熱,,講得口干舌燥,打發(fā)7個小伙子下山到寨子里挑水,,一下把33口井都挑干了,,釋迦牟尼就大顯佛法,用他的禪仗在地上戳了一個3尺深的洞,,這個洞就成了井泉,,徐徐淌出水來,至今那里還有一眼泉水井,。因此,,過去東南亞一帶佛教信徒們,來到曼飛龍群塔,,總要向著那個填不滿的腳印里丟上幾個銀幣,,每人還要帶一葫蘆泉水回去呢。
曼飛龍群塔屬磚石結(jié)構(gòu),,塔基為一圓形的須彌座,,周長42.6米,在塔基上面建有由大小9座塔組成的塔群,。主塔的基座直徑3.9米,,高12.9米,圍繞主塔的8座小塔高9.1米,,為多層圓形盒狀體疊壓而成的塔身,,層與層之間有環(huán)形仰蓮浮雕。塔剎是喇叭形的蓮瓣立雕,。每座小塔的塔座都有一個屋脊外延的佛龕,,里面安放著一尊佛像,內(nèi)壁則排列著整齊的佛像浮雕,。佛龕正脊和垂脊上均飾有龍,、鳳、孔雀等陶塑,,佛龕券門沿面有花草,、卷云紋飾。剎桿上裝置著上下串連的華蓋和風鐸,,微風拂來,,叮鐺作響,悠遠肅穆,。在西雙版納地區(qū),,曼龍飛塔是一座歷史悠久,規(guī)模宏大雄偉的宗教建筑,。不但在國內(nèi)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各族人民群眾中有很大的影響,,而且在緬甸,、老撾、泰國的小乘佛教的信徒中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每年均有成百上千的信徒不遠千里前來朝拜,,虔誠地敬獻上自己心愛的禮物,表達對佛祖的崇拜和敬仰,。
曼飛龍塔距景洪城約60公里,,在景洪城的西南方向,有景(景洪)龍(勐龍)公路直達曼飛龍村,。沿途路經(jīng)傣寨,、田野、膠林,,傣鄉(xiāng)的美景盡收眼底,。特別是路旁一座座干欄式傣家民居,被葉子花,、炮掌花,、吊蘭、一品紅等等鮮花簇擁著,,俊俏婀娜的傣家女站在陽臺上向你招手致意,,你一定會感受到無盡的情趣和心靈的享受。
曼飛龍塔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景洪縣大勁籠的曼飛龍后山上,,曼飛龍塔距景洪城約60公里,,在景洪城的西南方向,。
曼飛龍塔從曼飛龍寨邊跨過小河,,便是200余級石階,左邊是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右邊是蔥蔥郁郁的橡膠樹林,,塔群建在山頂,共9座,,塔基呈多瓣形的梅花狀,,周長42.6米。其中主塔高16.29米,,四周環(huán)抱著8個小塔,,分布8角,每座小塔高9.1米,,塔身為多層葫蘆形,。一座母塔,8座子塔,,乍看起來很像是一叢剛勁挺拔的大竹,,又像是拔地而起的粗壯竹筍,,雄偉壯觀。每座小塔塔座里都有一個佛龕,,佛龕里有一尊佛雕和一個佛像,,佛龕上還有泥塑的鳳凰,凌空飛翔,,門口是兩條泥塑的大龍,。8個金色小塔頂上,每座掛有一具銅佛標,,母塔尖上還有銅質(zhì)的“天笛”,,山風吹來發(fā)現(xiàn)叮叮當當?shù)捻懧暋K细鞣N各樣的彩繪,、雕塑,、秀麗優(yōu)美。
曼飛龍塔,,獨具一格的古塔,,表現(xiàn)了傣族人民在建筑技術(shù)上的成就,同時,,由于飛龍白塔具有緬甸佛塔的風格,,所以還體現(xiàn)了中外建筑技術(shù)和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