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摩崖題記,,在浙江省縉云縣仙都景區(qū)。仙都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唐代以來,,游人不絕,留下100多處摩崖題記,。主要分布在初碭山,、鼎湖峰、小赤壁,、鐵城等地,。其中唐代摩崖2處,包括曾任縉云縣令的著名唐代書法家李陽冰的“倪翁洞”題記。其中不乏名人之作,,如宋代蘇舜元,、楊杰等人的作品。
仙都摩崖題記在浙江省縉云縣仙都風(fēng)景管理區(qū)初陽山,、鼎湖峰,、仙水洞,、鐵城,、小赤壁五景點,從唐代延續(xù)到近代,。
現(xiàn)存摩崖石刻和題記120余處,。最早的摩崖石刻為唐代乾元年(公元758年)間篆書名家李陽冰的“倪翁洞”三字篆書和建中元年的一條游記,。宋代摩崖題記有55處。明清題記有32處,。民國(公元1912-1949年)時期的題記有15處,。當(dāng)代題記有10處。仙都山是中國道教名山,,所以題記內(nèi)容有不少是和道教有關(guān)的,。也有游人的題詞,體裁包括詩賦和散文,。書體有篆,、隸、行,、楷,、草等體。題記作者較出名的有唐代的李陽冰,、宋代的沈括,、明代的李健、清代的袁枚,、民國的樓村和現(xiàn)代的沙孟海等人,。
仙都摩崖題記延續(xù)一千多年,書法品類眾多,,風(fēng)格各異,而且有很多精品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因而在中國書法史上是不多見的,。題記中多次記錄了仙都山的道教以及儒家的活動情況,是不可多得的文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