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趙縣柏林寺塔被國務院,、國家文物局認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此,,趙縣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增至五處,。
柏林寺塔,又名從諗禪師舍利塔,,塔高三十三米,,共七層,是為紀念唐代高僧從諗真際禪師于元代天歷三年建造的,,距今已有六百七十馀年的歷史,。
趙州從諗禪師是中國禪宗史上一位震古爍今的法師,人稱“趙州古佛”,,他在該寺傳法長達四十年,,傳禪中的公案“庭前柏樹子”、“吃茶去”,、“狗子無佛性”等至今仍在中國,、日本、歐美等地的禪僧中流傳,,被世人稱為“趙州門風”或“趙州禪”,。
柏林寺塔建于元代天歷三年(公元1330年),為磚木結(jié)構(gòu)的密檐式塔,,平面呈八角形,,七級,。舉高39.5米,,坐落在高達2.5米的方形臺基上。
臺基分上下兩層,,下層石砌,、上層磚砌。塔的下部為磚制須彌座,。須彌座上部用磚仿木構(gòu),,做出斗拱、平座,。
平座上浮雕圍攔,、格子柵欄和花卉等裝飾圖案。以四層仰蓮承托塔身的第一層。
塔身第一層的高度約占全塔總高的三分之一,。東西南北四面以磚刻壺門,,另外四面以磚刻格子棱窗。
正面有石匾,,上用楷書陰刻“特賜大元趙州古佛真際光祖國師之塔”十六個大字,,左側(cè)楷書陰刻“天歷三年孟春上旬吉建”十個小字。
塔一層飛檐用木制,,二層至第七層改用磚雕,。出檐長度逐層收斂,各層檐角均系木制,,其脊上立一尊鐵質(zhì)羅漢像,,下吊風鐸。
塔曾遭遇邢臺地震造成塔剎震落,。1997年,,新加坡高家仁居士捐資百萬元,將塔修整一新,。而今之塔,,已然是大修之后的樣貌。
只能說,,相對其他地方,,這塔修得還算成功吧。柏林寺塔于1956年被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后升為第六批國保,。寺門口有凈慧法師所撰寫的對聯(lián):“寺藏真際千秋塔;門對趙州萬里橋,?!?/p>
柏林寺塔所在地柏林禪寺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縣城(古稱趙州)東南角,與“天下第一橋”趙州橋遙遙相望,。
它早建于漢獻帝建安年間(196~220),,古稱觀音院,南宋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禪院,,自元代起即稱柏林禪寺。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座古剎雖幾經(jīng)興衰,,卻仍然香火綿延、高僧輩出,。
據(jù)僧傳記載,,譯經(jīng)大師玄奘在西行印度取經(jīng)之前,曾來此從道深法師研習《成實論》。
晚唐時,,禪宗巨匠從諗禪師在此駐錫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響深遠的“趙州門風”,,柏林禪寺因此成為中國禪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
金代,這里一度改為律宗道場,,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揚戒律達五十年,。
金朝末年,法傳臨濟正宗的歸云志宣禪師主持法席,,柏林寺由此革律為禪,,宗風大振。
歸云禪師平生主持七所名剎,,望重當時,,現(xiàn)在北京西郊潭柘寺尚存其舍利塔;元代,,這里先后有圓明月溪禪師,、魯云行興禪師,都是宗門大德,,柏林寺由茲氣象恢宏,,成為燕趙一帶的佛教中心;明清兩朝,,中央朝廷管理趙州地區(qū)佛教事務的機構(gòu)——僧正司設在柏林寺,。
當時柏林寺的住持往往同時兼任僧正司僧正。近百年來,,柏林禪寺屢遭劫難,,經(jīng)像蕩然無存。到1988年這里重新進駐僧人時,,只有趙州禪師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古柏,,很難使人想到這里曾是一處佛教古剎。
柏林寺塔歷近千年的風雨侵蝕,、地震戰(zhàn)火,至今仍保存完好,,除其塔基牢固,,結(jié)構(gòu)謹嚴外,,歷代不斷維修也是重要原因,, 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進行了系統(tǒng)的修繕和管理,。
1953成立了文物保管所,,1974年至1981年,,國家撥大量??睿{(diào)撥優(yōu)質(zhì)木材塔進行搶修,,使這座當今世界上保護完整、結(jié)構(gòu)奇巧,,外形壯觀的古代高層塔。柏林寺塔建筑煥然一新,,巍然屹立,。并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和高超的建筑技術(shù),吸引著國內(nèi)外游客。從某種程度上講,,已經(jīng)成為趙縣的標志性建筑之一,。二,、三,、四層的護欄為累疊的八角形制,,頂部同樣使用了八角攢尖式作為自然采光,。佛宮寺釋迦木塔與現(xiàn)代建筑藝術(shù)融合在一起,虛懷若谷,將柏林寺千百萬年來的文明展示于世界人面前,。
柏林寺塔特點有五:一是歷史古老,;有近千年的歷史,,巍然壯觀,國內(nèi)罕見;二是根深蒂固,,經(jīng)歷過郯城1668年8.5級大地震的洗禮,至今不歪不斜;和新塔一般,;三是塔形壯麗,,水色山光,,白云塔影,使游人贊嘆不已,;再經(jīng)山光水色的映襯,,相得益彰;四是既能看又能爬,,游客有參與的機會,;五是有動人的神話傳說,倍增游興,。柏林寺塔是趙縣風景名勝區(qū)的主要景點之一,。明代顧乾《三十六景圖》中稱之為“古塔穿云”;清代黃申瑾《二十四景圖》中稱之為“塔影團圓”,??梢灾隋谙搿5巧纤?,能看到四周群山都變矮了,,連山頂?shù)陌自埔彩幯谀_下,。再登山一看,寶塔如同一根春筍,。這種景象當?shù)厝私凶觥吧桨菟?、塔拜山”,,也有叫做“山不壓塔,、塔不壓山”,。它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游客,,無愧于“九級云梯攀到頂,一天星斗喜垂肩,關心海島千山雨,,放眼齊州幾點煙”的詩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