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1891年,入羅馬法國考古學校當研究生,,歸國后在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和巴黎大學講授藝術史,并從事文藝創(chuàng)作,。
1897年,在《巴黎雜志》上發(fā)表第一部作品《圣路易》及上演他最初創(chuàng)作的兩部悲劇《阿爾特》與《狼》,。
20世紀初,,他的創(chuàng)作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先后發(fā)表了《丹東》,、《七月十四日》。
1903年至1911年,,連續(xù)撰寫《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托爾斯泰傳》,合稱《名人傳》,。同時發(fā)表了他的長篇小說杰作《約翰·克利斯朵夫》,,被認為是法國當代最重要的作家,。
1914年,,發(fā)表了眾多反戰(zhàn)文章,。
1915年,,為了表彰“他的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繪各種不同類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1918年起,,先后發(fā)表了《阿格里讓特城的恩培多克勒》,、《哥拉·布勒尼翁》,,反戰(zhàn)小說《格萊昂波》和《皮埃爾和呂絲》等,。
1922年,發(fā)表《戰(zhàn)敗者》,。之后,,連續(xù)發(fā)表了《甘地傳》,、《向過去告別》。
1944年8月,他撰寫了回憶錄《內心旅程》以及《貝吉傳》等作品,。
1944年12月30日,羅曼·羅蘭去世,,享年78歲,。
《圣路易》《阿爾特》《狼》《丹東》《七月十四日》《名人傳》《約翰·克利斯朵夫》《阿格里讓特城的恩培多克勒》《格萊昂波》等
羅曼·羅蘭首創(chuàng)了長河小說(又稱江河小說)的體裁和音樂小說的形式,,引進了史詩,、悲劇,、抒情詩,、哲理小說等多種表述方式,。他的小說藝術不僅引領了風氣,,還成為了現(xiàn)實主義發(fā)展史上跨越世紀的里程碑,,而且對曾經風行一時的現(xiàn)實主義研究方式提出了挑戰(zhàn)。
羅曼·羅蘭熱衷表現(xiàn)自我精神探索的直接經驗,其小說創(chuàng)作的基本特征是以主人公人生遭際中的靈魂經歷構建情節(jié)框架,。盡管《約翰·克利斯朵夫》和《母與子》兩部長篇巨著都展現(xiàn)了當時社會歷史的廣闊畫面,但占著中心位置的都是主人公的情感律動和思想態(tài)勢,,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存在于主人公的意識里面并內化成他們精神日臻完善的動力,社會生活背景又總是隨著主人公內心活動的張弛起伏而時顯時隱,。他創(chuàng)作的小說不以故事為程序而以感情為程序”(《〈約翰·克利斯朵夫〉定本序言》),,講述“一個真摯、漫長,、富于悲歡苦樂的生命的內心故事”(《〈母與子〉初版序》),心理分析和心態(tài)描寫處于主導位置并進行直接強烈表現(xiàn),。
在正面性格的結構形式上,羅曼·羅蘭的經驗也是彌足珍貴的,?!懊總€人身上都有二十個不同的人”(羅曼·羅蘭《哥拉·布勒尼翁》),羅曼,、羅蘭筆下的正面人物都是多重性格的合成體。這種從多方面多角度描寫而成的正面性格,,不僅豐富生動,而且切合生活的本色形態(tài),,使正面典型具備了感人至深的藝術力量,。
羅曼·羅蘭一生為爭取人類自由、民主與光明進行了不屈的斗爭,。他的小說特點,,常常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
在茨威格心目中,,羅曼·羅蘭占據(jù)著崇高的地位,?!蹲蛉盏氖澜纭穼懙絻扇说谝淮我娒鏁r說:“我在他房間里感覺到一種人性的,、道義上的優(yōu)勢,;一種不帶驕傲情緒的,、內心的自由,這種自由對于一個堅強的人來說是不言而喻的,。我一眼就看出,他在關鍵性時刻將代表歐洲的良知,?!贝耐襁€評價說:“詩歌、音樂,、科學的三位一體與法,、德,、意文化三位一體的交融在羅蘭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xiàn)”,“成為時代精神的代言人,、世界的良心”,。
盧那察爾斯基稱贊羅蘭為:“和平主義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