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瀾滄江梅里大峽谷,,位于中國云南迪慶德欽縣,中國最美大峽谷之一,,中國最大最重要的自然保護區(qū)之一,,以保護滇金絲猴等珍稀物種,以及橫斷山典型山地森林垂直帶自然景觀為主,。
瀾滄江梅里大峽谷位于中國云南迪慶德欽縣境內,,北起佛山鄉(xiāng),南至燕門鄉(xiāng),,長150公里,,是云南省高差最大的地方。峽谷江面海拔2006米,,左岸的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右岸的白馬雪山扎拉雀尼峰海拔5460米,峽谷最大高差4734米,,從江面到頂峰的坡面距離為14公里,。每千米平均上升337米,峽谷有一個近于垂直的坡面,。
自然資源
瀾滄江梅里大峽谷不僅以谷深及長聞名,,且以江流湍急而著稱。冬日清澈而流急,夏季混濁而澎湃,該江年徑流量8.38億立方米,。在l50km的流長里落差為504米,比降3.4%,。狹窄江面狂濤擊岸,水聲如雷,,十分壯觀,。如此陡峭的高山縱谷地形,,如此奇異絕妙的地理構造,,實為舉世罕見。面對這滔滔的洪流,,千百年來人類設法在這段江上開辟舟楫之便,,人們跨越這條洶涌深邃的大江靠的是篾索橋,新中國成立后,在該段江面架設了“紅星橋”和“向陽橋”,。
1974年滇藏公路通車穿越梅里大峽谷,當你站在海拔4292米的白馬雪山埡口,,俯視雄險如削的深峽幽谷,,眺望晶瑩峻峭的梅里雪山群峰,才能深切地感受到那種親歷親見的巨大震撼,!
旅游資源
普橋
瀾滄江由西藏入梅里峽谷后,,江面束窄,水流湍急,,無以為渡,,歷史上全靠竹篾溜索過江。雖如此險危之處,,歷史上人馬財物墜江損失不計其數,,但實為滇藏交通之咽喉(茶馬古道),竟有“溜筒鎖鑰”之稱,。茶馬古道的風險在許多人心里成了生計的一大難題,。這種狀況也在迫使人們想方設法去改變。1946年,,做滇藏印度生意的麗江籍商人賴耀彩出資建起一座鐵索橋,,命名為普橋。從此,,人馬可順利渡橋,。
溜筒江渡
瀾滄江梅里大峽谷內的各種自然景觀,使游歷之人大開眼界,。德欽縣佛山鄉(xiāng)溜筒江村的溜筒江渡,,是瀾滄江艱險的古渡口,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建國前漫長的年代里,,人們靠蔑索橋過往這兇險之江。過橋的工具為一個大竹筒,,倚此在蔑索上滑過,,江流因此又稱“溜筒江”。
陰風口巖墻
瀾滄江上游的陰風口巖墻也是瀾滄江一個撼人心魄的景觀,。瀾滄江流經洛馬河入江口,,遇到山巖阻攔,江面陡然變窄,。不知經歷了多少世紀,,江水像一把鋒利的寶劍,把山巖劈成兩半,,奔流而下,。江兩岸的巖石平直如墻,,長約100米。從水面垂直而上,,高200余米,。江面寬不到50米,可謂“抬頭一線天”,,這一線天里還不時有蒼鷹飛來,,盤旋于巖壁之間。這里的江水如萬馬奔騰,,掀起徘排巨浪,。浪卷起風,風推著浪,,猛力向巖墻撞擊,,發(fā)出巨大的轟鳴。過去,,人們在東巖的巖墻上鑿石穿木,,修成棧道,北通西藏及印度,。不知有多少的馬隊和商人滾巖落江,,葬身魚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