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成立縣級保靖白云山自然保護區(qū);
2005年9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保靖白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
2013年6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湖南白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地處中國十七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qū)之一——武陵山區(qū),位于湘西北保靖縣境內,,東經109°16′35″~109°30′52″,;北緯28°37′42″~28°50′58″。
白云山自然保護區(qū)內山高谷深,,溪河縱橫,,有大小溪流49條,主要河流有巴科河,、馬塘河,,兩側大多懸崖峭壁,深度300~700m,,所有溪河匯入酉水,,是沅水源頭一級支流。區(qū)內河流具有徑流量大,,冬不結冰,,水質優(yōu)良等特點。季節(jié)性降水是本區(qū)河水的主要來源,。由于降水分配不均,,導致河流年內水位差異大,高水位一般出現(xiàn)在4-7月,,在此期間暴雨頻繁,,7月以后降水較少,河流流量小,,水位低,,為枯水季節(jié)。保護區(qū)是沅水上游的重要水源涵養(yǎng)地區(qū),,也是湖南省湘西北降雨較多的區(qū)域,。
白云山自然保護區(qū)地處中亞熱帶北緣部分,,屬中亞熱帶山地季風濕潤氣候。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高濕多霧,、垂直差異顯著等特點,。區(qū)內年平均氣溫為10.8—14.1℃,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0.6—2.4℃,,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1—25℃,,≥10℃的天數(shù)180—220天,年有效積溫3000—4300℃,,年無霜期239天,。年均降雨量1530—1710mm,7—9月最多達520—560mm,;降雨日210多天,,年平均相對濕度84%以上,全年有霧日145天,,年輻射量較低,。
白云山自然保護區(qū)的土壤可劃分為黃紅壤、黃壤,、黃棕壤三大類,。其中海拔900m以上為黃棕壤,海拔600—900m為黃壤,,是區(qū)內分布面積廣的土壤類型,,海拔600m以下為黃紅壤,。土層深度大多數(shù)在40—2000px之間,。土壤缺磷,呈酸性,,pH值在5~6之間,。成土母質主要有砂巖、砂頁巖風化物,、石灰?guī)r風化物,。溫暖多雨的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促使母質礦物質發(fā)生分解和轉化,由砂巖,、砂頁巖風化物形成的土壤,,土層較薄,質地粗松,,多為砂土或砂質壤土,,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的植被條件為生物多樣性創(chuàng)造了優(yōu)越的條件,。
湖南白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總面積20158.6公頃,其中核心區(qū)6605.8公頃,,緩沖區(qū)6007.5公頃,,實驗區(qū)7545.3公頃。
湖南白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以珍稀雉類為主要保護對象的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qū),。
①白云山自然保護區(qū)是湖南湘西自治州植被保護較完整的地區(qū)之一,,保存有豐富的植物資源。截止到2005年,,保護區(qū)有維管束植物198科938屬2494種,,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8種。
②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伯樂樹,、珙桐,、紅豆杉、南方紅豆杉4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金毛狗,、黃杉、閩楠,、花櫚木,、任木、香果樹,、櫸木等24種,。省級重點保護植物44種,以及多花蘭,、斑葉蘭,、篼被蘭、大花杓蘭,、綠花杓蘭,、銀蘭、金蘭,、獨蒜蘭,、春蘭等42種蘭科植物。
據(jù)1984年應俊生的研究,,白云山位于中國三個特有現(xiàn)象中心之一的川東—鄂西特有現(xiàn)象中心的范圍,,該中心共59個中國特有屬,白云山就有39屬,,占整個中國特有屬的15.18%,。另外,蕨類植物有中國特有屬3個,其中黔蕨屬的分布中心就在白云山所處的武陵山區(qū)一帶,。
①截止到2005年,,保護區(qū)已查明的陸生脊椎動物有4綱29目87科323種,魚類4目8科38種,,森林昆蟲18目137科695種,。保護區(qū)分布有9種雉類,分別是白頸長尾雉,、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黃腹角雉,、紅腹角雉,、勺雞、灰胸竹雞,、雉雞和鵪鶉,,其中5種屬于中國特有雉類(包括白頸長尾雉、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黃腹角雉、灰胸竹雞),,占中國特有雉類總數(shù)(20種)的25%,。
②被列為國家Ⅰ級保護動物有云豹、金錢豹,、林麝,、白頸長尾雉、黃腹角雉,、金雕共6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穿山甲、大靈貓,、小靈貓,、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等51種,。根據(jù)多次調查結果估算,,保護區(qū)擁有白頸長尾雉300只~500只,,黃腹角雉30只~50只,,白冠長尾雉60只~80只,紅腹角雉30只~50只,,紅腹錦雞1200只~1500只,,勺雞500只~700只。
保護區(qū)設有白云山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由縣人民政府管轄,,業(yè)務歸縣林業(yè)局管理,,有工作人員10人,其中局長1人,,其他管理人員9人,,管理局設有科研所、資源管理站,、辦公室和公安執(zhí)勤室等4個職能股室(詳見人員一覽表9-1),,聘請12位專職巡護員用于核心區(qū)、緩沖區(qū)巡護(見表9-2),,社區(qū)有護林人員50多人,,是一支素質較高、事業(yè)心強的管護隊伍,,且積累了一定的管理經驗,。管理站與林業(yè)站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管理體制,管理局日常運行經費由縣林業(yè)局負責,,從09年開始工作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