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蘇省東??h(今連云港市東??h平明鎮(zhèn)),。六歲隨家人遷居揚州。在那里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他自幼繼承父輩的家學淵源,,受到士大夫家庭的影響,,逐漸養(yǎng)成“整飭而溫和,、莊重而矜持”的文人氣質(zhì)。
1912年進入江蘇省立第八中學(今揚州中學)學習,。
1916年中學畢業(yè)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7年升入本科哲學系。在北大期間,,朱自清積極參加五四愛國運動,,嗣后又參加北大學生為傳播新思想而組織的平民教育講演團。并與武仲謙結(jié)婚,。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報考北京大學時改用的,,典出《楚辭·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潔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選“自清”作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勵自己在困境中不喪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時還取字“佩弦”,。“佩弦”出自《韓非子·觀行》“董安于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意為弓弦常緊張,性緩者佩弦以自警,。
1919年開始發(fā)表詩歌,,作為新文學運動初期的詩人之一,他以清新明快的詩作,,在詩壇上顯出自己的特色,。1919年2月出版他的處女作詩集《睡吧,小小的人》,。
1920年修完課程,,北京大學哲學系提前畢業(yè)。畢業(yè)后,,先在杭州第一師范,,后回到母校江蘇省立第八中學(今揚州中學)教授國文、哲學,,并任教學主任,。繼續(xù)參加新文學運動,成為文學研究會的早期會員,。還參與發(fā)起新文學史上第一個詩歌團體“中國新詩社”和創(chuàng)辦第一個詩歌雜志《詩》月刊等工作,,支持由青年學生組成的湖畔詩社及晨光文學社的活動,為開拓新詩的道路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1921年參加文學研究會,,是“五四”時期重要的作家之一。
1922年,,他只身一人來到浙江臺州第六師范學校任教,,與俞平伯等人創(chuàng)辦《詩》月刊,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1925年8月到清華大學任教,,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創(chuàng)作則以散文為主,。
1923年朱自清發(fā)表了近300行的抒情長詩《毀滅》,,表明自己對生活的嚴肅思考和“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腳印”,,這種進取不懈的人生態(tài)度,,在當時有較大影響。
1924年,詩和散文集《蹤跡》出版,。1925年,,朱自清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開始從事文學研究,,創(chuàng)作方面則轉(zhuǎn)為以散文為主,。
1927年大革命失敗,中國的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八摹ひ欢闭兘o朱自清思想帶來極大的震撼,其思想和創(chuàng)作發(fā)生很大轉(zhuǎn)折,。他的作品不再限于日常生活的抒情小品,,轉(zhuǎn)向抨擊現(xiàn)實丑惡的雜文。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集中所作,,均為個人真切的見聞和獨到的感受,并以平淡樸素而又清新秀麗的優(yōu)美文筆獨樹一幟,。
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學英國,進修語言學和英國文學,;后又漫游歐洲五國,;1932年7月回國,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與聞一多同事一起論學,。
1932年8月20日,,朱自清攜陳竹隱回揚州省親,。朱自清和他的妻子在上海舉辦婚禮。1932年8月底,,朱自清赴歐洲游學,。
1934年,出版《歐游雜記》和《倫敦雜記》,,是用印象的筆法寫成的兩部游記,。
1935年編輯《〈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并撰寫《導言》。翌年出版散文集《你我》,,其中,,《給亡婦》娓娓追憶亡妻武鐘謙生前種種往事,情意真摯,,凄婉動人,。這一時期,朱自清散文的情致雖稍遜于早期,但構(gòu)思的精巧,、態(tài)度的誠懇仍一如既往,,文學的口語化則更為自然、洗練,。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朱自清隨清華大學南下長沙,1938年3月到昆明,,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合并的西南聯(lián)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并當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理事,。抗日戰(zhàn)爭的艱苦歲月里,,他以認真嚴謹?shù)膽B(tài)度從事教學和文學研究,,曾與葉圣陶合著《國文教學》等書。
1940年,,朱自清在成都目睹饑民哄搶米倉,,憤然寫下《論吃飯》一文,犀利地指責當權(quán)者無視人民溫飽,,支持人們?yōu)榫S護自己的天賦人權(quán)而斗爭,。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黨政府發(fā)動內(nèi)戰(zhàn),,鎮(zhèn)壓民主運動,。特別是1946年7月,朱自清的好友李公樸,、聞一多的先后遇害,,都使他震動和悲憤。于是他出席成都各界舉行的李,、聞慘案追悼大會,,并報告聞一多生平事跡。
1946年10月,,他從四川回到北平,,于11月?lián)巍罢砺勔欢嘞壬z著委員會”召集人。
1946年10月,,經(jīng)過漫長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現(xiàn)實的教育和愛國民主運動的推動下,他成為革命民主主義戰(zhàn)士,。在反饑餓,、反內(nèi)戰(zhàn)的實際斗爭中,,他身患重病,簽名于《抗議美國扶日政策并拒絕領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囑告家人不買配售面粉,,始終保持著一個正直的愛國知識分子的氣節(jié)和情操。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嚴重的胃?。▏乐氐奈笣儗е碌奈复┛祝┦攀溃砟?0歲,。
1922年《雪朝》詩集
1923年《毀滅》長詩
1924年《蹤跡》集詩和散文
1928年《背影》散文
1933年《春》散文
1934年《歐游雜記》散文
1936年《你我》散文
1943年《匆匆》散文
1944年《倫敦雜記》散文
1945年《國文教學》論文集
1946年《經(jīng)典常談》論文集
1947年《詩言志辨》詩論
1947年《新詩雜談》詩論
1948年《標準與尺度》雜文集
1948年《語文拾零》論文集
1948年《論雅俗共賞》雜文集
朱自清的作品《比興》篇對“比”和“興”的涵義,,尤其“興”的內(nèi)涵進行了追根溯源的推理與探尋,并得出了鮮明的結(jié)論,,指出“興”為發(fā)端和譬喻,。朱自清的研究成果對“興”的研究規(guī)劃了研究方向,奠定了理論基礎,,對后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縱觀中國現(xiàn)代散文的發(fā)展史,“五四”時期的散文成就對現(xiàn)當代散文的創(chuàng)作影響最大,。而這一時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則要首推朱自清,。朱自清散文中備受推崇的是那些寫景打情的篇章,其中描繪自然風光的部分,,以真摯的情意,、細致的觀察、豐富的想象構(gòu)成了濃郁詩情及漂亮繽密的藝術(shù)風格,。秦淮河的燈月交輝,,畫舫凌波,與游覽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諧調(diào),,而山歌妓賣唱引起的悵惘、矛盾,、幻滅等情思,,意使“清艷的夜景也為之減色”,。寫景則融情于景,,敘事則化意入事,這正是朱自清散文的動人之所在,。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學的基礎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創(chuàng)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性的散文體制與風格。
“朱自清的散文,,能夠貯滿一種詩意,?!保ń娙擞暨_夫評)
“朱自清的作品一開始就建立了一種純正樸實的新鮮作風?!保ń⑽募依顝V田評)
“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薄拔覀儜攲懧勔欢囗灒瑢懼熳郧屙?,他們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毛澤東評)
“同朱自清談話處事或讀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么誠懇,、謙虛、溫存,、樸素……他文如其人,,風華從樸素中來,幽默從忠厚中來,,腆厚從平淡中來,。”(現(xiàn)代教育家,、作家楊振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