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人魚
小美人魚,,不像其它童話中的女主角那么幸運,,在兒童文學中,她是一個悲劇形象,,也是安徒生在童話中樹立的一個尖銳,,生動的形象。亞里士多德認為理想的悲劇人物應該是本身具有某種缺陷或者是犯過失的人,。作為童話中的女主人公,,小美人魚是一個近乎完美的角色,她有著別人無法比擬的美妙聲音——同樣在現實中安徒生也曾經有過一副好噪音,。此外,,小美人魚是海底世界中最小的公主.也是最受寵愛的公主,她的魚尾在海底世界中是最漂亮的,,但對于岸上世界來說,,魚尾是丑陋的不被世人所接受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小美人魚的魚尾叫做缺陷,,為了克服這個缺陷,,小美人魚找了可怕的海巫婆求助,,并最終用她的美妙聲音換了兩條漂亮的腿,同時她又有了另外一個缺陷——啞,。小美人魚擁有自己的花園,,其他公主都種上了自己收集的奇異的珍寶,但小美人魚的花園里面只有一座王子的雕像,。由此可見,,小美人魚渴望被愛,她想同真正的人類戀愛,,喜歡聽所有人類的故事,。
王子
童話中的王子代表著安徒生的理想世界,他不到16歲,,英俊,,就像美人魚花園中的雕像。故事情節(jié)中提到王子讓小美人魚永不離開他,,這祥的情節(jié),,代表著忠誠,。
在浩瀚的大海深處,有個魚兒的王國,。海王有6個美麗的女兒,,尤其是小女兒比姐姐們更美麗,她善良純潔,,有著美妙動聽的聲音,。她們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生活在大海里,。老祖母有時會給她們講些海上面的新奇故事,,使最小的公主的心中充滿了對海上面世界的憧憬和渴望。
終于盼到了15歲,,小公主被允許浮上海面,。她興奮地東張西望,想把一切都收在眼里,。這時一艘大船駛近她身旁,,船里有許多穿著華麗的人正在為王子慶賀生日。當小人魚看到英俊的王子時,,深深被他吸引住了,。忽然一陣狂風暴雨,風浪摧毀了大船,,人們落入水中,,向海底沉下去。小人魚冒著生命危險,,奮力托起王子的頭,,把他推到沙灘上,她輕輕吻了王子的額頭,,躲到遠處的水中,。等著有人來救他。這時教堂里走出許多人,,一位年輕姑娘發(fā)現了王子,,她叫來一些人,救了王子,。王子醒了,,他以為是姑娘救了他,一點也不知道小人魚,?;氐胶@铮∪唆~把自己的心事告訴姐姐們,,姐姐們告訴她這王子是誰,,并指給她王子的住處,。于是小人魚決心去找心愛的王子。
她先找到海巫婆,,求她幫助自己實現變成人的愿望,。海巫婆為她配制了一種藥,告訴她在黎明前喝下它,,魚尾就可變成人的腿,,當然,這非常痛苦,,如同尖刀劈開身體,;而且,每走一步路,,腳都會像刀割一樣疼,。一旦變?yōu)槿耍驮僖膊荒茏兂婶~兒回到大海了,。海巫婆還告訴她:如若王子因愛她而忘掉自己的父母并與她結為夫婦,,那她將會得到不滅的靈魂;如若王子與其他女子結婚,,那小人魚將會在王子婚禮的前一天早上死去,,變?yōu)楹@锏呐菽P∪唆~臉色蒼白,,但她毫不畏懼,,勇敢地向海巫婆要了藥水。作為報酬,,海巫婆割去了她的舌頭,,拿走了她動聽的聲音。深夜,,小人魚向著熟睡的親人拋了1000個吻,,心痛得似乎要裂成碎片,她悄悄地離去了,。
她來到王子的宮殿,在石階上喝了海巫婆給的藥,,一陣劇疼使她昏死了過去,。醒來時,她見到了王子,。對王子的問話,,她不能回答,因為她成了啞巴,。她為王子跳舞,,舞姿輕柔飄逸,,人們都看得入了迷,誰也不知她忍受著怎樣的疼痛,。王子非常愛她,,一會兒也不想和她分開,,但王子心中還愛著那個救過他的姑娘,王子不知道,,正是小人魚救了他,。
國王,、王后為王子選中了新娘,,她是鄰國的公主。王子乘船去接她,,發(fā)現公主正是救他的姑娘,。王子就要與心愛的姑娘結婚了,小人魚不顧劇烈的疼痛,,為他們跳起舞來,,這將是她與王子在一起的最后一天了。夜降臨了,,可憐的小人魚獨自站在船舷,,想起了海里的親人和家鄉(xiāng)。忽然,,姐姐們出現了,,原來,她們?yōu)榱司让妹?,去求海巫婆,,海巫婆要去了她們的頭發(fā),給了她們一把尖刀,,讓小人魚刺中王子的胸口中,,這是最后的機會了。她看見王子在睡夢中還叫著新娘的名字,,他心中只有她的存在,。小人魚又吻了王子的額頭一下,用顫抖的手把刀子扔到海里,,自己也跳到大海里去了,。天亮了,人們找不到小人魚,,船邊的海浪上跳動著一片白色的泡沫,。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是一個將民間傳說、道德說教和幽默詼諧與他自己的非凡想象力結合起來的丹麥作家,,他創(chuàng)作的童話故事不僅對兒童而且對成年人同樣具有重要意義,。他出生在Odense城的貧民窟。他的父親是一名鞋匠,,但受過良好的教育,。
1837年印刷的第三卷童話故事包括了《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和《皇帝的新裝》(The Emperor's New Clothes)。安徒生其它著名的童話故事有《丑小鴨》,、《打火匣》(The Tinderbox),、《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Little Clausand Big Claus)、《豌豆公主》,、《白雪公主》(The Snow Queen)、《夜鶯》(The Nightingale),、《堅定的錫兵》(TheSteadfast TinSoldier),。
學者對《海的女兒》中小人魚追求愛情的執(zhí)著精神評價很高,,認為“(讀者)從她犧牲自我的行為方式,從倫理學的角度敬佩她對愛的奉獻”,?!睂嶋H上,從愛情倫理的角度看,,小人魚追求愛情的做法并不值得過分褒揚,。小人魚在獲悉擁有人類愛情便可“靈魂不朽”后,便對人類世界充滿了向往,。盡管老祖母反復提醒她“比起上面的人類來,,我們在這兒的生活要幸福和美好得多”,”告誡她不要作不切實際的幻想,,巫婆也警告她追求人類愛情是一種危險行為,,但小人魚無法冷靜思考別人的建議,依然對人類的愛情癡迷不悟,。這里的老祖母和巫婆系小人魚海底同類或長輩,,她們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人生智慧,一再提醒小人魚要珍惜海底幸福生活,,以免將來落得悲慘的人生結局,,然而小人魚對這些勸誡置若惘聞。由此可見,,小人魚一味按照自己的主觀愿望行事,,是她陷于絕望痛苦命運的根源。小人魚的人生悲劇也可以視為性格悲劇,。
小人魚短暫一生經歷了四個階段,,即在祖母啟蒙下向往愛情,遇到王子后萌生愛情,,與女巫交易后來到人間——為愛情受苦.最后心甘情愿淪為泡沫——為愛情犧牲,。在不同人生階段,愛情一直是她魂牽夢繞,、苦苦追尋的目標,。甚至可以說.小人魚已將愛情演化為一種迷信,愛情對她而言即意味著一切,,她所做一切都是為了獲得愛情,,為了愛情可以放棄一切,即便失去人格,、受難和犧牲也在所不惜,。然而小人魚與女巫做完交易以后,她卻陷入一個“愛而不能成其愛”的悖論:原本她是為了愛情來到人類世界,卻要為獲得愛情付出失去聲音的高昂代價,,而一旦失去聲音她又無法向王子示愛,,最終又因無法表明心意而失去愛情。愛情對小人魚而言猶如一度米諾斯迷宮,,她身陷其中卻一直找不到出口,。
在上述四個階段,小人魚“失聲”是導致其悲劇命運的關鍵,。有學者認為,,這里的“失聲”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預示著女性失去了表達的權利與自由,。在他們看來,,“要接近王子就必須失去聲音的寓意為,女性在男性面前的沉默是男權世界中的第一法則”,?!斑@是從女權批評視角探討“失聲”意義的,固然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見性,,但其中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視,。實際上,小人魚的聲音不僅代表女性的話語權,,還可以理解為人之所以為人的主體意識,。從海德格爾“語言是存在的家園”的觀點看,話語也是界定人類本質屬性的重要標志,,小人魚失去聲音即意味著她失去自我和人格,。這是導致其愛情悲劇的另一重要因素。眾所周知,,男女雙方在愛情交往中必須處于對等地位,,如果一方一味遷就或迎合另一方,甚至為愛情放棄自己做人的原則和立場,,那么這樣的愛情即使能夠開花結果,,也大都結出令人遺憾的苦果和惡果。童話中的王子舉止優(yōu)雅,、儀表非凡,,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巨大財富,的確是許多女性心儀的理想伴侶,,然而小人魚在無原則的自我犧牲之后,,她與王子之間卻變成“主人”與“寵物”的關系。她由于喪失獨立的人格和話語表達權,,最終與她夢寐以求的愛情失之交臂,。愛情原本是男女之間的和諧人際關系,,但小人魚卻將其視為自己生命的全部,這時愛情便成為壓抑其主體意志的精神重負,。小人魚將全部人生希望都投注到愛情上,,而一旦愛情遭遇不測風云,,她的整個天空就會在頃刻間崩塌,。
小人魚雖有人的部分外形特征,但她仍是生活在海底的人魚而非真正意義上的人類,,“魚”的自然屬性仍是她愛情道路上的一道障礙,。小人魚也清楚自己與人類的差別主要在于尾部,因此她對自己的尾巴極不滿意,。盡管尾巴在海底生物看來可能是美的,,但它并不符合人類的審美標準,小人魚便千方百計要除掉這個“丑陋的東西”,。小人魚渴望擺脫層蠟其實是要擺脫自然后性,。她用美妙聲音換取“呆笨支柱”似的腿,因為“腿”是她由魚變成人的重要標識,。小人魚擁有“呆笨支柱”的雙腿,,即意味著她獲得了進入人類世界的許可證。推其如此,,她才會覺得自己不是低等的海底動物“魚”——人類眼中的一個異類,,而是一個與王子有著相同外形的人,她才能獲得與王子談情說愛的資本,。安徒生深入到小人魚的內心世界,,全面揭示她在求愛過程中的焦灼心理,有學者由此斷定安徒生“超越了人類中心主義意識,,深入到自然萬物的‘內心’層面,,讓他們在童話里擁有按照自己的天生察賦喜怒哀樂的生存權利”?!叭欢聦嵣?,小人魚渴望進人人類世界的種種努力,恰恰反映了作者的人類中心主義意識,。
首先,,小人魚作為一種生活在海底的魚類,她追求的不是同類而是異類的情感,,這顯然違背了生物圈物種繁衍的規(guī)律,。眾所周知,不同生物種族在生理習性和審美認知上存在差異,,魚類只有與同類在一起才有共同語言,,小人色追求魚類感情才是一種本能反應,,然而她卻將人類愛情視為自己的理想,并按照人類價值觀念和審美標準要求自己,。小人魚這種極端的求愛經歷可以概括為:人類擁有的東西她必須擁有(如腳),,以人類作為自己活動的中心和參照,一切要向人類世界看齊,。然而小人魚作為一個人類的異類,,并末被人類社會真正接納,客觀上她仍是王子的一個“寵物”,。其次,,小人魚對自己作為一個異類而感到自卑。小人魚渴望擺脫“不倫不類”的尾巴,,用優(yōu)美的聲音換來可以行走的人腿,,為此她付出了血淋淋的代價。這也可以理解為,,小人魚不僅認同人類世界的價值標準,,還否定自己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小人魚這種看法與文藝復興以來歐洲對人的理解基本一致,。文藝復興時代,,西方人普遍認識到自身的存在價值,在文藝作品中不斷謳歌人和人性,,宜稱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由此轟轟烈烈地拉開現代人意識覺醒的大幕,。啟蒙運動時代,,思想家們高擎“自由、平等和博愛”的旗幟,,提倡尊重人權并讓人自由發(fā)展,,更是將人抬升到極為神圣的地位。
基于此,,西方人在處理人類與自然界的關系時,,極少能夠擺脫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他們認為人類在宇宙中處于至高無上的主體地位,,自然界作為人類活動的對象和客體,,與人相比處于受支配的從屬地位。正如學者所言,,“將人視為唯一有價值的存在和自然界至高無上,,可以無法無天的統(tǒng)治者,為滿足人自身的貪欲,,無限度地向自然界掠奪,,完全忽視生態(tài)規(guī)律和其它生物的生存權利”,。小人魚否定自己自然屬性而向人類世界靠攏,也即變相認同人類崇高,、人魚低等這一傳統(tǒng)觀點,,這顯然也是人類中心主義思維模式的反映。
在小人魚身上,,充分體現了耶酥基督的受難精神,。道成肉身的基督是神、人之子,,具有神和人的雙重特性,,他遭受各種磨難仍堅持向世人傳播福音.直至舍命以完成救贖。小人魚的身份也像耶穌一樣復雜,,她曾經有著魚類的外形和人類的思想,既是魚又是人,,或既不是魚又不是人,,在愛的召喚下,變成泡沫一步步飛向天堂.此時她既是人又是神,。小人魚“魚—人—神”的角色轉化,,與基督教文化中三位一體的定位是對應的。長期以來,,西方倫理學對人一直持有三種理解:一種觀點認為人是源于自然的感性的人,,一種觀點認為人是源于自由的理性的人;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人是超越自然的神性的人,?!靶∪唆~追求愛情時是受到情感的驅使,那時純粹是感性的存在,,但她最終以自我犧牲精神忍受人生的痛苦,,并獲得上帝的救贖而進入天堂,實現了從感性的人到理性的人的轉化.更是超越自然屬性而成為一種神性的存在,。
《海的女兒》在愛情,、生態(tài)和生命等層面擁有復雜的倫理內涵,絕非一般意義上的浪漫主義作品,。作品從反面告訴讀者,,年輕人在戀愛時不能全憑感覺追求虛幻的愛情;以失去自我和人格為代價追逐愛情,,勢必會與愛情失之交臂,。人類活動不應違背生態(tài)規(guī)律,否則,,人類不僅無法實現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想,,還可能釀成嚴重的社會悲劇,。人類應該摒棄狹隘的利己主義計較,懷著利他的博愛精神積極追求,,才能實現人生價值和生命境界的升華,。
從象征意義來寫人,人是宇宙間最美好的,,因為他能夠進行種種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出最美好的東西。小人魚第一次接觸到“人”時,,她還只有15歲,。這個“人”是一位王子。
安徒生是將人,、人的靈魂故到了一個崇高的地位,,她不僅懷著堅貞信念,而且還懷著浪漫主義的強烈激情,。小人魚苦苦追求的“不滅的靈魂”其實就是安徒生理想中人的生命價值所在,,有了這個不滅的靈魂。才能進入人生命的高級境界,,而人的生命是只有追求與奮斗才能獲得不朽的價值,。從本質上說,她憑她堅強的意志,、善良的心靈,、細膩的情感、行為的勇敢和高尚的品格一定能夠實現她的理想,,只是有待時日而已,。安徒生通過她的形象,提示應該如何正視這種“人”的地位,,應該如何擺脫低級趣味,,而真正具有值得“人”的稱號的高尚的靈魂。
安徒生用藝術筆觸成就了人魚公主典范性的愛情悲劇,,它浪漫,,它精致,它優(yōu)雅,,它美麗,。“安徒生童話特有的藝術魅力也就在這優(yōu)雅與高貴之中顯現出來:極盡凄婉動人之措寫,,但絕不呼天搶地,,而是內斂地、沉穩(wěn)地,,甚至帶著一抹淡淡的憂郁的微笑,,卻把一份精致的憂傷悄悄地不絕如縷地纏繞在讀者的心上,。這是一種安徒生式的藝術趣味,堪稱經典”,。
安徒生出身貧寒,,地位低微,于少年的時候,,便展露出不凡的才華,,為丹麥有錢的紳士所收養(yǎng),供他教育,,小人魚對人類的向往,,便是安徒生對貴族權勢的羨慕,為了進入高等社會,,他像人魚一樣每一步都如行走在刀刃上,,安徒生置身權貴卻格格不入。他抵擋著嘲笑,、誹謗和侮辱,,忍受內在的痛楚,寂寞與失敗等精神痛苦,,像小人魚一樣為世間所不容。
更具自我寫照色彩的還是愛情描寫,,安徒生賦予小人魚勇敢追求愛情卻最后以自我犧牲的方式毀滅,,這與他一生的愛情悲劇有關,安徒生終生末娶,,把自己對意中人愛而不得的情感深深埋藏在心里,,正因為這種感情埋藏很深,最后起了突變,,終于以海的女兒的形象展露出來,,所以小人魚不是一個憑空幻想出來的,而是有真實感情做基礎,,小人魚對愛的執(zhí)著,,可以看作為理想而自強不息,在艱難中奮起的精神動力,,也正是安徒生的自身寫照,。
翻譯家葉君健:“海的女兒”其實是安徒生理想中的人的縮影,。他相信擁有人魚品質的“人”一定能走向光明并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由此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海的女兒》是一部贊美和歌頌人的作品。 “‘海的女兒’對高級生命的追求,,她的堅強毅力和犧牲精神,,打動了成千上萬的讀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