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qū)內(nèi)河流,、湖泊深秀,高山,、峽谷險峻,,懸崖、溶洞遍布,,奇峰,、怪石林立。主要景點有小孤山,、天然毛主席像,、大壩、老君灘,、葫蘆島,、天王巖、睡美人,、三潭映月等,,可謂“群英薈萃”。小孤山高10余米,,長30余米,,寬10米,相傳玉帝命二郎神帶領(lǐng)天兵擔(dān)山填海,,路過此地,,腳下不適,,乃脫鞋倒石,石子落在河中形成“小孤山”,。天然毛主席像是1993年紀(jì)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時發(fā)現(xiàn)的純天然側(cè)面石像,,高12米,輪廓清晰,,形體逼真,,堪稱華夏一絕。峰林峽大壩高聳于“窄山”峽谷之中,,大壩建造于1971年,,壩高100.5米,為中國第一高砌石拱壩,。整個大壩氣勢恢宏,,線條流暢,似巨龍橫臥,,壩頂瀑布如白練下濺,,擊石拍岸,霧氣迷漫,,猶如長虹空架,,神奇壯觀。老君灘充滿神話色彩,,這里四周峰巒環(huán)抱,,峽光倒映,幽深莫測,,相傳老君李耳曾在此修行,,泛舟至此,恍入世外桃源,。天王巖高數(shù)十丈,,酷似一尊天王神像豎立,莊嚴(yán)雄偉,。睡美人形成實為山體的走勢所致,,由于蜿蜒起伏的山體酷似一美麗的少女,頭枕太行,,仰面藍(lán)天,,沐浴陽光,含情脈脈,,故此人們給她起了一個非常動聽的名字——睡美人。三潭映月景點集線瀑,、簾瀑,、潭水于一景,,呈階梯形分布,潭與潭之間瀑溪相連,,美輪美奐,。
饅頭山 饅頭山位于壩前峽谷右側(cè),高28米,,因其形狀酷似饅頭而得名,。山體巖石層層疊疊,構(gòu)造奇特,,翠柏崢嶸,,當(dāng)?shù)卮迕衩嫔蕉樱腋0部?,是遠(yuǎn)近聞名的一座寶山,。
天然毛主席像 1993年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時,在黃塘村外200米處發(fā)現(xiàn)了純天然毛主席側(cè)面頭像,,石像高12米,,輪廊清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為華夏一絕。
小孤山 小孤山位于壩前峽谷下游,,高10米,,長30米,寬10米,。相傳玉帝命二郎神帶領(lǐng)天兵擔(dān)山填海,,路過此地,腳下不適,,乃脫鞋倒石,,石子落在河中形成“小孤山”。山頂上有龍王廟一座,,修建時期不詳,,但卻有一段傳奇故事。相傳很早以前,,這一帶經(jīng)常突發(fā)山洪,,山民深受其害,意欲建廟求神祈禱消災(zāi),,但廟建于何處為好,,議論不休,恰巧這時有一位腰系數(shù)只葫蘆的白發(fā)道長化緣路過,山民遂上前請教,。道長就從身上取下一只葫蘆對眾山民說:“在發(fā)水時你們可將此葫蘆從上游拋入河中,,看葫蘆沖到什么地方停住,就在那里修廟,,定可免災(zāi),。”說罷,,飄然而去,。后來,山民照此行事,,結(jié)果葫蘆沖至小孤山頂處停止,,于是山民們便遵照道長之意在此山頂建了龍王廟。
和尚頭 在普陀巖與小孤山之間,,有一處懸崖絕壁,,高幾十丈,壁頂上有一圓形孤石,,狀似一人頭,被當(dāng)?shù)厝朔Q作“和尚頭”。關(guān)于它的來歷,這里面還有一段傳奇故事。相傳,,宋朝年間,影寺和尚不行正道,,把朝中皇姑搶走,,宋兵多次征剿未成,,最后宋王下旨,,命穆桂英前往圍剿,,并請各路仙人協(xié)助,,布下天羅地網(wǎng)。交戰(zhàn)中,和尚人少不敵,紛紛遁入土中逃跑,,但法術(shù)不靈,土只埋到脖子,,不能再入,,頭部外露,官兵奉令將所有小和尚頭顱砍下,,老和尚施法術(shù),,前砍后長,結(jié)果落得遍地人頭,。穆桂英氣急敗壞,下令套牲口,,前砍后耙,。老和尚法術(shù)用盡,自知性命難保,,乃自盡,但怕頭顱為官兵所得,,自施法術(shù)將頭運(yùn)至懸崖頂上安放,,后成此山故稱“和尚頭”,。
天官石 在水庫下游5公里河西岸半山腰有一突出石柱,,高5米,,面目清晰,,其右手穩(wěn)托金寶塔,,形似天官,,故名“天官石”,。
峰林峽大壩 高聳于凈影峽大峽谷中,橫斷凈影河,,建成于1971年7月,。壩高100.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漿砌石重力拱壩,素有“天下第一壩”之美稱,。壩呈圓弧形,,這不僅能夠增強(qiáng)大壩的抗沖擊力,而且還能使大壩線條顯得更加流暢,,氣勢更加恢弘,。峰林峽大壩是20世紀(jì)中國大壩建設(shè)史上的一朵奇葩,已躋身于世界名壩的行列,,也是焦作人民改造自然的一座歷史豐碑,。壩頂中部有7孔曲線形溢流堰,上有拱形桁架橋,,壩下方正面有“焦作市群英水庫”七個紅色大字,,光耀奪目。汛期洪水暴滿時,,洪水從壩頂飛流而下,,落入100多米深的谷底,,形成氣勢磅礴的瀑布景觀。飛瀑如銀龍疾下,,頗有“殷雷鳴空谷,,天河落九霄”之勢,當(dāng)萬道陽光直射時,,飄落的水珠折射出五彩斑斕的彩虹,,似長龍臥波,神奇壯觀,。
太行獼猴園
峰林峽這里常見的動物種類有:金錢豹,、狼、野豬,、太行獼猴,、青羊、紅尾錦雞,、松鼠,、野兔、蛇,、獾,、獐子等。其中,,太行獼猴,、金錢豹、獐子,、青羊、紅尾錦雞已被列入國家動物保護(hù)紅皮書之中,,屬珍稀瀕危保護(hù)動物,。然而在這其中,,數(shù)量最多的卻要屬太行獼猴,。太行獼猴園區(qū)經(jīng)常有三四百只太行獼猴在此打鬧嬉戲,游人至此都忍不住加入到面猴而戲的行列之中,,其樂融融,。目前,整個景區(qū)有近700只太行獼猴,,其中人工馴化喂養(yǎng)的已達(dá)200多只,。據(jù)專家介紹這些獼猴是地球最北端的獼猴群落,同時也是太行山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hù)區(qū)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具有很高的學(xué)術(shù)研究和開發(fā)價值,。每天上午和下午,,景區(qū)的工作人員都要按時給人工馴養(yǎng)的猴子喂食,每逢此時,,散布在整個景區(qū)青山綠水間的近500只野生猴子都要前去爭搶飯食,,觀看其“戰(zhàn)斗場面”不亞于觀看一場世界標(biāo)足球賽。
老君灘
老君灘位于大壩上游2公里處,,是河谷中一片由洪水沖淤而成的臺地,。相傳道教始祖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曾在此修行煉丹。灘東高崗上有老君廟遺址,,灘西北角有仙人島,,與老君廟隔山相對。灘南側(cè)懸崖半腰有八卦洞,,洞高7米余,,相傳老君就在此煉丹。八卦洞也是老君的藏寶洞,,仙人島則是眾神仙拜見老君,,索要仙丹的駐足之地。老君灘一帶地勢開闊,,湖面寬廣,,四周峰巒環(huán)抱,林木茂密,,湖光山色,,美景醉人,有如仙境,。
葫蘆島
葫蘆島在老君灘上游1公里處,,原為河道旁的小山,水庫蓄水后,,小山四周受水包圍,,形成湖中小島。島上有兩個突兀山峰,,狀似葫蘆,。高水位時,兩山峰被湖水隔離,,駕舟可從峰間通過,。島上怪石參差,灌木茂密,,乘舟至此,,可攀登上岸,飽覽四周湖光山色。
天王巖在葫蘆島對岸有一高30多米的柱狀山峰直豎湖邊,,氣勢雄偉,,酷似一尊莊嚴(yán)天王,故名“天王巖”,。在天王巖東面的山脊上,,還有一座圓形孤峰,叫“天王峰”,。峰下懸崖峭壁,,幽深險峻。天王峰北面一段山體,,像一位美麗的少女,,她頭枕大山,面向藍(lán)天,,白天沐浴陽光,,晚上直對一輪明月,當(dāng)?shù)厝朔Q“望月睡美人”,。
駱駝峰
位于水庫上游,,天王峰東,是這一帶最高的山峰,,形似駱駝,。其西南地勢開闊,坡度平緩,,原始次生林茂密,,林陰夾道,曲折回旋,,似龍蛇蜿蜒,,真乃“山秀石多怪,林深路傳奇”,,給人以幽靜,、清爽、雄曠,、奇秀之感。登上峰巔,,可俯瞰峰林峽谷,,一泓碧水,如鑲嵌在群峰中的一串翡翠碧玉,;抬眼遠(yuǎn)眺,,巍巍太行,層巒疊嶂,溪泉湖瀑,,綺麗多姿,,奇樹古木,爭奇斗妍,,它出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體現(xiàn)了原始的生態(tài)美,是久居都市的人們回歸自然,、感受自然的絕妙佳境,。
望月睡美人
峰林峽最為奇特、最為秀麗的一個景觀了,。V字形山谷中那一片連綿起伏的山脈,,中間凹的地方是她的脖子,往左依次有尖尖的下巴,、挺拔的鼻子,,那一排稍微高些的樹木是她的睫毛,你看她含情脈脈真的很動人喲,。據(jù)說她是玉皇大帝的第八個女兒,,因迷戀峰林峽秀美景色,便私下凡塵投身于此,,玉皇大帝雖然不悅,,但見這里確實風(fēng)光秀美,有如天池仙境,,也就依從了女兒,,并送了兩只小寵物與女兒作伴,這就是“睡美人”左側(cè)山峰上的小鴨子和右側(cè)山峰上的石猴,。
絕壁虎嘴崖 它是溶洞中突起的一塊狀似老虎頭的石塊,,是經(jīng)過長時間的風(fēng)化形成的。它張口咆哮的樣子,,似乎是在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王者之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