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創(chuàng)作的《桃花扇》與洪升創(chuàng)作的《長生殿》被譽為明清傳奇的壓卷之作,,也是中國昆曲鼎盛期最后的兩座巔峰,。《桃花扇》圍繞李香君與侯朝宗的愛情主線狀寫了眾多人物,,有名有姓的就有二三十個,,呈現(xiàn)一幅駁雜的社會斷面。這些人物有的濃墨重彩,,有的稍加點染,,但各有不同的面貌神態(tài),各自“面目精神,,跳躍紙上,,勃勃欲生”。其手法,,一是同類人物的對比,,如同為妓女的李香君與李貞麗,同為文人的侯朝宗,、陳定生,、吳次尾,同為將帥的史可法,、左良玉……各有不同的音容笑貌,、待人處世。二是不將人物單一化,、臉譜化,,而是多層面地寫出人物性格的豐富性,。劇中既濃墨重彩地贊頌了李香君的忠于愛情、忠奸分明,,也寫了她對國家大勢的朦朧,;既寫了侯朝宗不與馬士英、阮大鋮奸黨同流合污,,也寫了他的猶豫彷徨,;既寫了史可法的忠烈,也寫了他對奸黨的忍讓,;既寫了楊龍友游走于忠奸兩黨之間,,左右逢源,也寫了他的尷尬和無奈……寫出了人物的階級屬性,、本真人性、先天秉性,,寫出了活躍于社會的“真的人”的鮮明性格,。
昆曲是我國傳統(tǒng)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行腔優(yōu)美,,以纏綿婉轉,、柔曼悠遠見長,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批世界文化遺產(chǎn),。昆曲代表作《桃花扇》,,名列中國古典戲曲五大名著之一,作者孔尚任為孔子六十四代孫,,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以明末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為線索,,深刻描寫南明王朝的興亡與明朝的覆滅,。
《桃花扇》有“末世百象圖”之說,內(nèi)容龐雜,,人物眾多,,場景斑駁。經(jīng)孔尚任十余年苦心經(jīng)營,,三易其稿,,劇本寫成后,王公顯貴爭相傳抄,,金斗班首演于京中舞臺,,一時轟動。
在《1699 · 桃花扇》的演出中,,素有“明代清明上河圖”之稱的國寶級畫卷《南都繁會景物圖卷》破天荒以舞臺布景的形式首度全景亮相,,淋漓盡致地重現(xiàn)明朝永樂年間南京舊都繁華奢靡的景象,。此外,舞臺上將有眾多價值不菲的寶物,,譬如三百件蘇繡精品──包括當代刺繡皇后姚建萍親手繡出的主角戲服,、昆曲大師俞振飛題寫的折扇、名師祖?zhèn)鞯念^飾,、明代家具等等,。今次的制作集昆曲四代傳人之心力,名師高徒薈萃,,而且更連接起中,、日、韓,、臺各地優(yōu)秀藝術家共同打造,,基本恢復了三百年前文武并重的演出規(guī)模,從秦淮風情中再現(xiàn)昆曲盛世之美,。這出巨構稍后將巡回南韓,、瑞士、意大利等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