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蓮鶴方壺,,春秋中期青銅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一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青銅館,,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壺主體部分為西周后期以來流行的方壺造型,,有蓋,、雙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飾于器身上下的各種附加裝飾,不僅造成異常瑰麗的裝飾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時期青銅器藝術審美觀念的重要變化,。2015年12月,蓮鶴方壺被運送至北京參展,。
蓮鶴方壺1923年在河南新鄭李家樓春秋鄭國國君大墓出土,。
經(jīng)過發(fā)掘,“鄭公大墓”出土了完整的青銅器近百件,,另外還有玉器,、陶器等數(shù)百件文物,史稱“新鄭彝器”,。專家們認為,,這批文物是鄭國王室的祭祀重器,其主人可能是鄭國國君子嬰,。
1927年,,河南省成立了河南省博物館籌委會,這批歷經(jīng)周折輾轉(zhuǎn)的青銅器文物成了河南省博物館的首批“鎮(zhèn)館之寶”,,開啟了河南文物事業(yè)之路,。有人這樣說,“先有鄭公大墓,,后有河南博物館”,。
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為保護國寶免遭劫掠,、破壞,,“新鄭彝器”又幾經(jīng)輾轉(zhuǎn),,費盡周折得以保存。
1949年冬,,國民黨政府指示“速將河南存渝古物運存臺灣,,行政院分令教育部,、河南省政府遵照辦理”,。倉促之中,蓮鶴方壺等河南古物被打箱運抵重慶機場,,馬上就要登機飛往臺灣,。中國人民解放軍,救下了蓮鶴方壺,。今“中國人民解放軍重慶軍事管制委員會”的打箱封條,,還完好地保存在河南博物院里。但是還有部分“新鄭彝器”被運到了臺灣,。
1950年8月,,河南省代表會同文化部代表共赴重慶接收河南存渝古物。文化部代表挑取一尊底部稍有殘缺,、高近126厘米的蓮鶴方壺調(diào)到北京故宮博物院,。自此,兩尊蓮鶴方壺分置兩處,。
1999年鐘鼎青銅器復仿制的蓮鶴方壺被國務院指定為外交禮品,,贈送給國家領導人和國外總統(tǒng)、首相,,其中有南韓前總統(tǒng),。出土于河南新鄭李家樓村的蓮鶴方壺,系河南博物院的鎮(zhèn)館之寶,,也是全國已出土青銅器的稀世珍寶,。共出土一對,另一件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學者郭沫若為其定名“蓮鶴方壺”,。
蓮鶴方壺為一對兩件,只是在高度上有細微的差別,,故宮藏高125.7厘米,,稱“立鶴方壺”,河南博物院藏高126.5厘米,,稱“蓮鶴方壺”,。兩件方壺的重量相同,均為64.28公斤,,口為方形,,長30.5厘米,寬54厘米。壺身為扁方體,,壺的腹部裝飾著蟠龍紋,,龍角豎立。壺體四面還各裝飾有一只神獸,,獸角彎曲,,肩生雙翼,長尾上卷,。圈足下有兩條卷尾獸,,身作鱗紋,頭轉(zhuǎn)向外側(cè),,有枝形角,。承托壺身的卷尾獸和壺體上裝飾的龍、獸向上攀援的動勢,,互相呼應,。壺蓋被鑄造成蓮花瓣的形狀,一圈肥碩的雙層花瓣向四周張開,,花瓣上布滿鏤空的小孔,。蓮瓣的中央有一個可以
活動的小蓋,上面有一只仙鶴站在花瓣中央,,仙鶴似乎在昂首振翅,,正在翹首望著遠方,造型靈動,。
從制作工藝上看,,蓮鶴方壺的鑄造采用了圓雕、淺浮雕,、細刻,、焊接等多種技法,工藝精湛,,反映了春秋時期的整體風貌,,與商周時期的厚重莊嚴的青銅器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蓮鶴方壺不僅紋飾細膩新穎,,而且結(jié)構復雜,、鑄造精美,堪稱是春秋時期青銅工藝的典范之作,。在通高為116厘米,、重65公斤的器身上下,裝飾了各種紋樣以及附加的配件,,設計極其復雜:最上面的壺蓋由10組雙層并列的青銅蓮花瓣構成,,每一片蓮瓣還是鏤空的形式,;壺身上的紋飾制作為淺浮雕工藝,并且還裝飾了陰線鏤刻的龍,、鳳,、虎等紋飾。在蓮鶴方壺的整個裝飾工藝中采用了圓雕,、淺浮雕,、細刻、焊接等多種技法,。蓮鶴方壺精湛的工藝,,反映了春秋大變革時期的時代風貌,同時也展現(xiàn)了春秋時期鄭國工業(yè)科技水平特別是青銅鑄造水平在當時獨領風騷的一面,。
此壺(蓮鶴方壺)全身均濃重奇詭之傳統(tǒng)花紋,予人以無名之壓迫,,幾可窒息,。乃于壺蓋之周駢列蓮瓣二層,以植物為圖案,,器在秦漢以前者,,已為余所僅見之一例。而在蓮瓣之中央復立一清新俊逸之白鶴(仙鶴),,翔其雙翅,,單其一足(郭沫若先生觀看蓮鶴方壺照片,寫下此語,,照片上蓮瓣遮擋鶴之一足,,故有“單其一足”,此鶴實乃雙足而立也),,微隙其喙作欲鳴之狀,,余謂此乃時代精神之一象征也。此鶴初突破上古時代之鴻蒙,,正躊躇滿志,,睥睨一切,踐踏傳統(tǒng)于其腳下,,而欲作更高更遠之飛翔,。此正春秋初年由殷周半神話時代脫出時,一切社會情形及精神文化之一如實表現(xiàn),。
蓋頂一鳥聳立,,張翅欲飛,壺側(cè)雙龍旁顧,,奪器欲出,,壺底兩螭抗拒,,躍躍欲試,全部格局,,在龐然大器的附著上,,有離心前進動向,最足象征爭求解放,、迎接曙光的時代精神,。
2002年,國家文物局發(fā)布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國寶蓮鶴方壺名列其中,,成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
壺,。盛酒器,,亦可盛水?!秲x禮·聘禮》:“八壺設于西序”,。注:“酒尊也?!薄吨芏Y·挈壺氏》:“掌挈壺以令軍井”,。注:“盛水器也?!膘玖几笁劂懀骸坝檬⒅季?。”伯陭壺銘:“用自作醴壺,?!倍际智宄卣f明了壺在青銅禮器組合中的用途。青銅壺的制作上起殷商,,下至秦漢,,商代前期方壺較少見,隨著時代的變遷,,形制也不斷變化,,大多為圓形。
亦為瓷器主要品種之一,。瓷制壺自漢代開始流行,,器型多樣,用途有多種,。常見的有西晉的扁壺,,三國至隋的盤口壺、唾壺,、雞首壺,,遼的雞冠壺,,元、明的多穆壺,、僧帽壺以及沿用至今的酒壺,、水壺、茶壺,、鹵壺等,。